探讨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

2014-03-23 17:53:18刘红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嫌色肾癌低密度

刘红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放射线科 辽宁沈阳 110101)

探讨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

刘红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放射线科 辽宁沈阳 110101)

目的:对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癌患者的CT平扫及动态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对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0例肾癌患者中透明细胞癌20例,乳头状癌53例,嫌色细胞癌5例,透明细胞癌的囊变坏死率90%,且强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亚型,属富血供肿瘤,而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为相对乏血供肿瘤,呈轻中度均匀不均匀强化。结论:肾癌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分型呈相关性分布状态,且通过CT扫描可以为不同亚型肾癌的治疗提高可靠的依据。

肾癌;病理亚型;CT表现

肾癌是较为常见且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发于50-70岁中老年人群,男女患病比例为2.5:1。由于不同肾癌患者的病理亚型不同,导致其影像学、手术方法和预后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术前的CT诊断非常重要[1.2]。本文对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具体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的30例肾癌患者均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癌患者。其中男24例,占80%,女6例,占20%,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0.5±2.0)岁,其中15例为右肾患者,15例最左肾患者。其中20例患者肿瘤直径在3cm以下,10例患者肿瘤直径在3cm以上。肿块最大直径为9.1cm×7.0cm×8.0cm,最小直径为1.0cm×1.3cm×1.8cm且其中有22例患者肿瘤在轮廓内,8例患者突出在轮廓外。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腰痛、尿血、无痛性肉眼血尿等症状。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SIEMENS16层螺旋CT机进行从肾上极至肾下极的扫描,且在检查前4h应处于空腹状态,对患者进行常规平扫加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具体的操作参数为扫描螺距为1.0或0.75,层厚及层间距为6mm,较小病灶取3-5mm层厚及间隔。平扫后,用高压注射器将80-100ml碘海醇经肘静脉团注射,速率2.5-3.0ml/s,注射开始后分别于22 -30s、50-60s、3-5min行皮髓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行多方位的MPR重建。

2 结果

30例肾癌患者20例为透明细胞癌患者,其中等密度4例,略高密度4例,稍低密度10例且其中有2例患者伴点状钙化,不均混杂密度2例;其中18例患者伴有坏死、囊变等症状。20例透明细胞癌中,11例肿瘤与肾实质间可见低密度带,其中完整者6例,不完整者5例,其中5例患者边界较模糊,肾周脂肪囊浑浊。此外,29例患者中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均未见充盈缺损。

30例肾癌患者乳头状癌5例,等密度3例,略低密度伴条状稍高密度出血灶2例,4例患者的肿瘤边界均清晰,其内均未见钙化灶,增强扫描后2例皮髓期瘤体实质呈轻中度较均匀强化但密度明显低于肾皮质,实质期进一步持续强化。3例均可见病灶周围环形低密度完整包膜,3例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均未见充盈缺损。

30例肾癌患者嫌色细胞癌5例,其中等密度2例(其中1例边缘部伴斑点状钙化),稍低密度3例;4例为类圆形实性肿块、边界清晰,1例分叶肿块、边界模糊。

3讨论肾癌依据2004年WHO最新的分类可以分为9个亚型即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Bellini集合管癌,肾髓质癌,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等,且经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不同的癌症分型呈不同的CT表现,其中以透明细胞癌的发病率最高,约占70%,但是不同亚型肾癌具有不同的预后效果,其中以透明细胞肾癌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仅为55-60%;乳头状肾癌预后效果居中,5年生存率为80%-90%;嫌色细胞癌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约为90%[3]。CT扫描是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影响技术,不但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并对肾癌准确分期,同时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可靠的依据。本文对我院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癌患者的CT平扫及动态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肾癌患者中透明细胞癌20例,乳头状癌53例,嫌色细胞癌5例,透明细胞癌属于属富血供肿瘤,而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为相对乏血供肿瘤,呈轻中度均匀不均匀强化。综上所述,肾癌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分型呈相关性分布状态,且通过CT扫描可以为不同亚型肾癌的治疗提高可靠的依据。

[1]邱立艳,汪建华,陈波,石国儿.35例不同病理亚型的肾癌螺旋CT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2:1843-1846.

[2]魏晓艳,陈学军,黎海亮,邵楠楠,孟庆成,许春苗.不同病理亚型乏血供肾癌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2,11:1221 -1224.

[3]牛钊.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小肾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2,27:91-92.

R527.1

A

1009-6019(2014)07-0001-02

猜你喜欢
嫌色肾癌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军事文摘(2018年24期)2018-12-26 00:57:40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31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橡胶工业(2015年5期)2015-08-29 06:48:24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
VEGF165b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