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砚
就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出在建构主义指导下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整合教学内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多向交流,开展有效教学。
《高等数学》建构主义有效教学教学现状一、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学已渗透到自然科学、经济、金融、社会等各个领域,高等数学的开设越来越广泛,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为所有的理工科及部分文科、经济类等各专业开设《高等数学》课程,除了作为学习大多数专业课程所必要的知识基础外,也是本、专科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等数学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所开设的数学课,一般都是大学一年级的高等数学,其内容和纯数学基本相同,仍然是变量数学,很少体现高等数学在工程与实践中的应用,与专业课的联系也很难体现,这就背离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同时,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越趋大众化,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越趋薄弱,数学素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加之高等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理论较多,增大了学生理解和学习的难度,使得本身数学基础就薄弱甚至是文科生出身的高职院校学生对高等数学提不起兴趣,不知道学高等数学的目的和用途,久而久之,大部分都会放弃,使得课程教与学出现双重困难。
大多院校的该课程教学模式还是“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活动以教师的单边活动为主,突出了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课堂缺少互动,老师写了一板又一板,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云里雾里,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期末考试时,高等数学的不及格率突高,这样的教学模式与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学生的需要极为不符。而成功的数学教育应作为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等。
因此,新形势下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更需要改革创新,创新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之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的意义,是摆在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建构主义的主要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比较
1.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
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
既然知识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结果,那么教学就不是传授、灌输知识的活动,而是一个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要创设或者利用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
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者及提供者
关于教师,人们向来认同“传道、授业、解惑”的说法,所以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班级的管理者。但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辅助者或咨询者、学习的资料提供者。
4.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
传统中的教学大多成了一种管理活动,强调规范和纪律,而学生的学习反被淹没了。教学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刺激他们思考、探究;另一方面,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三、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核心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实践
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如何构建教学模式,应该说模式也不是唯一的,但是好的、恰当的教学模式应当具备的条件是: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富有启发性,具有科学性;体现创新精神,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情感相互交融,教学共同参与,在积极的思维过程中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基于这样的认识,立足学院“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定位,积极推进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重实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总结如下:
1.结合专业需求整合教学内容
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照顾专业需求,增加高等数学和专业的结合,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设置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根据专业需求开必修课和选修课。在选修课上,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数学思想和广泛应用的数学方法,拓宽他们的数学知识面,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了解现代数学的观点、概念和方法。
整合后的课程教学内容,要保证课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在够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淡化理论注重应用,使之易教、易懂、易学,突出教材的实用性。有必要的应该补充初等数学基础知识,增加初等函数的课时,做好与高等数学的有效衔接,通过教学传递教师的信心和爱心,鼓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使学生能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用情感化育学生的心灵。
2.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开展有针对地教学
针对不同的课型做不同的教学设计,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切设计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注重启发式、讨论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实行多向交流: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动始终处于较活跃的交互之中,与情境、内容、目标进行交互。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不断地评价,需要的时候,还要与学习辅助资源、大环境、教师进行信息交流,以索取有用的、有帮助的信息。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将基本的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渗透到教学中,注重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获得专业必备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素养与数学能力
4.实行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学习不应限于教科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案、电子习题库,视频等上传学校网络平台,促进学生完成学习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知识建构过程。
实践中发现许多实际问题:如何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需要进一步的论证研究,逐步建立起特色鲜明的适合我院师范生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及职业素质,让抽象的数学知识从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为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质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