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利戴非文化本质主义视域下的称呼称谓语新解

2014-03-22 14:55郭铁妹刘风光
关键词:刻板主义协商

郭铁妹,刘风光

(1.大连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2.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一、跨文化称呼语研究背景

国内跨文化交际称呼语研究的视角大多是从语用理论或社会文化理论对汉语与其他语言称呼语的差异进行比较,指出称呼语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社会政治制度等,通过对比这些方面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者对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敏感意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语用失误。然而,纵观这些研究,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预设:即文化本质论(essentialism)。文化本质论和非文化本质论(non-essentialism)是社会学家们(例如基辛[1]等)创造出来用以探讨文化本质的术语。从这些视角看,世界是由不可改变的、固定的、不相关联的种种文化和文明构成的一副镶嵌画[2],在这个模式下,文化差异被定义成使个体理解他人行为的客观数据[3]。“跨文化交际”也就成为任何有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是培养交际者对于不同文化存在的种种客观差异的认知[4]。

二、霍利戴模式下的跨文化交际:非文化本质论

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美国20世纪中叶,作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传播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而壮大。20世纪以来,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开始质疑本质主义并认为本质主义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尼采、萨特、韦伯、海德格尔、福柯、罗蒂、维特根斯坦和德里达等人都是这股思潮重要的代表人物。但是非文化本质主义在跨文化研究的影响却集中体现在21世纪初。

霍利戴在2004年出版了《跨文化交际:高阶资源读本》,其思想的核心是对跨文化交际本质的界定。作者批判传统的跨文化交际将文化看成是固定的、可以客观描述的约定,用一个固定的、笼统的文化概念解释一切现象,把一切问题归结到所谓的文化差异上。他反复强调文化是复杂的、多面的、不断变化的、互相交叉的、开放的、持续融合互动的。社会是复杂的,文化是多样的,人际交往涉及许多方面,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非黑即白的文化差异是一种刻板印象,偏见和简单化的看问题方法[5]2-20。他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这个界定代表了当今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前沿。当今许多学者提出与其相似或相近的观点。如冯 (Feng,A.W.)、杰克 (Jack,G.)、萨拉特(Zarate,G.)、菲利普斯和冈萨雷斯(Phipps,A.& Gonzalez,M)、罗伯茨(Roberts,C.)、凯利(Kelly,M.)等。

霍利戴指出,跨文化交际并不局限于不同国别、不同语言人之间的交际,任何两个人之间都是跨文化交际。这一点与辛格[6]所持观点一样。即,一个人并不是只有一个身份,而是具有多重身份。由于一个人属于多个群体,其文化身份也就有多种因素组成。没有两个人有完全一样的文化身份。即便是在同一群体内,其观点和信念的分量和比重也不会相同。

作者通过三大主题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关键问题予以阐释:身份(identity);他者化(otherization);再现(representation)。首先,人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多维度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和协商的。“在我们与不同的人交际时,我们需要理解他们如何把他们隶属或从属于某些群体这一点表现出来……创造与协商文化身份和创造与协商个人身份完全是一回事”[5]19-20。他者化是抑制交际的主要因素,是指人在交际中,由于刻板印象、歧视等将交际的对方身份构建简化,简化的最终是文化本质论(culturism),即将交际的对方贴上笼统简单的文化差异标签。再现是作者从宏观的视角探讨偏见、刻板印象、预设、他者化、文化本质主义等看法在这个社会通过媒体、专业或日常话语体现出来,时时刻刻作用于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的协商和构建,人们被潜移默化而不知觉。

三、霍利戴跨文化交际理论在称呼语研究中的应用

霍利戴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于单一的将跨文化交际成功与否归结于两种文化差异的意识持强烈的批评态度,由于每个人都属于多个群体,任何两个人之间都是跨文化交际。对于称呼语研究而言,就汉语称呼语与其他语言称呼语的差异进行简单的比较,本质上就是文化本质论。正如费伊所言:“任何复杂程度足以称之为文化的都包含了互相对立的信念和规则,这些信念和规则对其追随者提供了混杂的、对立的、模棱两可的信息。……文化绝不是在社会上平均分布的有条理的实体,文化是分歧和对立的相当紧张的集中点。……文化的另一个特点在于从本质上说它是开放的。文化是观念的实体;作为观念的实体文化是可渗透的,可以受其他文化的影响”[7]。这就意味着,跨文化交际称呼语的研究不应该是局限在不同语言使用者所谓的刻板的文化差异的比较和描述,相反研究关注点应该是交际双方(无论是持不同语言者,还是同种语言者)如何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协商和构建相互的身份,并且如何在这样动态的过程中避免他者化,同时,对于这个社会通过媒体、专业或日常话语所再现的偏见、刻板印象、预设、他者化、文化本质主义等保持敏感和深刻的认识。

(一)称呼称谓语:动态的身份协商与构建

霍利戴认为,文化是多维度的,文化身份和个人身份是一样的。身份是“我是我能创造的并能使别人接受的我”[5]16。人的身份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协商的。“身份因此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概念,而是一个通过有技巧的操纵控制社会交谈而获得的。”[5]17

称呼称谓语,作为身份外显的标示,体现出交际的双方通过协商而构建出来的身份。以古华所写的《芙蓉镇》中的一段为例:

“都怪我!都怪我!满庚哥……”胡玉音眼泪婆娑……

“玉音,你莫哭,我心里好痛……”黎满庚高高大大一条汉子,不能哭,部队里锻炼出来的人,刀子扎着都不能哭。

“满庚哥,我认了你做哥哥好吗?你就认了我做妹妹,既然我们没有缘分……”

“满庚哥,好哥哥,亲哥哥,……”过了一会儿,玉音伏在满庚肩上哭。……

“玉音妹妹,今后你就是我的亲妹妹,……我们虽是隔了一条河,可还是在一个镇子上住……”

从霍利戴的视角看,胡玉音在以上话语交际中,对于满庚的称呼由满庚哥转换成亲哥哥,构建出自己之于满庚更为亲近依恋的角色,同时她也在为满庚创造出相对于她的身份——有担当,亲密的爱人,并且用称呼语的方式进行身份的协商和确认;而满庚也在动态的过程中,从刚开始称呼其为玉音,转换成玉音妹妹,进而亲妹妹。也体现出对于玉音给他创造出的身份予以协商和接受。在整个话语进程中,体现了双方通过协商创建相对于对方的身份,并为对方所接受。伊英莉和孙启耀对于这段话的解读只是指出称呼的转换受到语境因素之一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情感因素是如何转换称呼语,并进而影响双方身份的协商与构建[8]。也就是说,作者将情感因素对于称呼语的转换只是做了一个单一的静态的客观描述。

在袁周敏[9]对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的元语用考察的研究中指出称呼语是身份的外显言语标记,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其协商和构建具有元语用特征。袁敏周的研究体现出称呼称谓语研究的新动向,即称呼称谓语是交际双方协商和创造身份的过程。然而他的研究并非是从跨文化的视角,而是从元语用意识的角度进行探讨。霍利戴的理论更多是从跨文化交际者如何提高其跨文化性展开,将关注点放在交际主体保持开放的意识上。即在交际过程中,需要更深刻的理解交际对象身份的创造和构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到避免先入之见,认识到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避免以偏概全,对交际对象进行深层描述,重视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能够示意未知的信息。

这就意味着霍利戴为呼称谓语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称呼称谓语是对于交际双方身份的协商与创造,其目的是提高交际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建立在对社会、文化的复杂性认识,开放性和社交敏感性之上。

(二)称呼语的他者化

霍利戴认为,他者化(otherization)是抑制交际的主要因素,是指人在交际中,由于刻板印象、歧视、思维定式等将交际的对方身份构建简化,并最终将交际的对方贴上笼统简单的文化差异标签,而不是用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眼光看待交际过程,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

学者李勇去美国大学访问学习。在第一次见面,他被介绍给导师时,他称呼导师为Dr.Smith(史密斯博士),导师称呼他为 Mr.Li(李先生)。第二次见面,导师邀请李先生到家里晚餐,导师请李先生直接称呼他为Bill(比尔)。在这个交际片段中,李先生存在的思维定式来自于中国尊师重教这样的文化约定,在他与美国导师互动时,仍然沿用教条的礼貌准则的认知,而没能够用动态的眼光知觉眼前即时发生的身份协商和构建。导师希望李先生称呼他为Bill(比尔),来构建他和李先生平等的,有共同学术研究领域的可与之交流的学者和朋友,他对双方身份的构建协商的尝试由于比尔博士的称呼而失败。在晚宴的过程中,李先生对史密斯博士的称呼游走于Dr.Smith(史密斯博士),Dr.Bill(比尔博士)和Bill(比尔)之间。由于李先生将自己的之于史密斯博士的身份构建成学生、受教者,相应的史密斯博士被协商构建成老师。在整个交际过程中,李先生尽可能的显示自己的谦卑、恭谨,而史密斯博士联想到他曾经看到过的有关于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差异的文章,进一步确认中国人是保守的、内敛的、缺乏活力的,将眼前的交际贴上了文化差异的、单一的刻板的标签。并在以后的交往中,没有称呼李勇为Young(勇),而称呼为李先生。称呼的转换显示了史密斯博士想要协商创造的交际距离。当史密斯博士不再称呼李勇为Young(勇)时,他者化外显出来。

非文化本质主义跨文化交际观强调的是交际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的、复杂的,交际是双方动态的协商和构建身份的过程。对于称呼语和称谓语的研究也应该研究其动态的交际过程,而文化本质主义视域下的称呼称谓语研究,是静态的、概括化的,无法解释交际进一步深入的动态过程。

(三)称呼称谓语:再现

再现是社会通过媒体、专业或日常的话语将偏见、刻板印象、预设、他者化、文化本质主义等看法作用于个体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的协商和构建,人们被潜移默化而不知觉。

李普曼最初是将刻板印象或定型作为消极概念使用的,认为是简单化的、错误的、非理性的。但后来,随着对定型研究的深入,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定型是一种普遍的、不可避免的人类认知方式,所以更多地把定型当作中性概念。然而,定型的弊端是夸大群体差异,忽略个体差异。对于群体特征的“典型概括”不免是“过分概括”,定型的严重弊端是它常与“本群体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有密切联系。所谓本群体中心主义,即以个人所属群体为中心看问题,抬高本群体,歧视他群体,体现在民族之间便是“民族中心主义”[10]37。研究称呼称谓语如何体现出偏见和刻板印象,他者化通过社会媒体、专业话语等再现就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四、结 语

从逻辑上说,本质主义是先于反本质主义而出现的。当还没有出现非本质主义跨文化研究之前,本质主义跨文化研究只是自为的事实,本质主义跨文化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概念名称、内涵界定、积极意义、严重后果等,都是由非本质主义跨文化交际研究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在彼此界定和丰富着对方,是辩证统一的[11]。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本质主义还是非本质主义观下的跨文化研究都是对于本领域更为丰富的探索和认知。目前,国内对于非文化本质主义观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还有些滞后,具体到跨文化交际某些细微领域如称呼称谓语的研究就更少[12]。不过,已有国内学者早在1995年讨论文化定型和跨文化交际悖论时,就表达出深刻的辩证理解,指出跨文化交际悖论反映了人们在认识世界与自我以及文化交流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深刻矛盾,即文化定型的打破与建立、民族中心主义的消除与强化、搭“桥”与砌“墙”、铸造“钥匙”与“桎梏”的矛盾。面对这一悖论,有学者建议“建立定型,进而向定型挑战;指出墙的存在,而后拆墙建桥;打破桎梏,就会获得新的钥匙。”[10]41对于称呼称谓语的研究也正是如此。

[1]Keesing,R.Creating the past:custom and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J].The Contemporary Pacific,1989(1-2):19-42.

[2]Dervin,F.Transcending the culturalist impasse in stays abroad:helping mobile students to appreciate diverse diversities[J].Frontiers,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tudy abroad,2009(18):22-56

[3]Pieterse,J,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Global Melange[M].Lanham: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4.

[4]Bauman,Z.Liquid Modernity [M].Cambridge:Polity press,2001.

[5] Holliday A,Hyde M,J Kullman.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London:Routledge,2004.

[6]Singer,M.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Perceptual Approach [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7.

[7]胡文仲.评介英国出版的一部跨文化交际著作[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69-71.

[8]伊英莉,孙启耀.浅议语境因素与称呼语[J].山东外语教学,2001(1):25-27.

[9]袁周敏.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的元语用考察[J].东北大学学报,2011(3):263-267.

[10]高一虹.“文化定型”与“跨文化交际悖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

[11]黄贞姬,朴海操.“不如/还是”句法语义功能探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146.

[12]蔡风珍,杨忠.认知语言学对理性的诠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16.

猜你喜欢
刻板主义协商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新写意主义
近光灯主义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