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继波,于 游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7)
3G网络环境在为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此,给高校班级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研究适用于3G环境下的高校班级建设对策,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发挥高校班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3G是The 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的是支持高数据传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手机。基于3G技术所构建的移动互联网络即为3G网络环境,在3G信号可达区域即可为用户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等在内的多种信息服务。在我国,2009年3G牌照正式发放至今,3G移动互联网技术已十分成熟。仅靠电脑的传统联网方式已成为过去。据CNN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上半年,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普及率已处于高位,占总比例的30.2%,居所有网民结构之首。截至2012年12月底,3G手机上网用户比例保持较快增速,已经达到74.5%。其中学生用户增长率最高。此外,通过对吉林省多所重点高校学生关于3G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目前我省高校大学生智能手机持有率已经达到了81%,其中近98%的学生使用3G网络。可见在大学生中3G网络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很高,我们还统计了各种手机应用的使用率,如图1。
图1 2012年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情况
可见,3G技术使手机具备众多强大的附加功能,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虽然很多高校都注重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但是受多数学生追捧的3G网络的作用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3G网络还没有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很好地掌握和利用。本文以东北地区综合类、理学类、工学类、法学类等15所高校的100个班级为实证调查样本,从班级建设目标、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等角度,就目前高校班级建设中3G网络运用状况等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出高校班级建设在3G网络运用上存在如下问题。
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是和3G网络技术共同成长的一代。网络已经深深嵌入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在现实生活中行走,头脑却卷入了数字化潮流”[1]是对其生活的形象概括。畅游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热衷于虚拟空间的交流,使大学生逐渐缺少人与人实体之间的互动,变得不愿或不会在现实空间里进行沟通。加之大学中“上课来下课走”的自由氛围,学校实行的教室流动制度,使学生的生活重心移到寝室和社团等,班级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降低,班级意识逐步弱化。
目前以90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创造性强,喜欢追赶潮流。同时也有性格叛逆,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面对这样一个有活力的群体,在3G网络如此便利的今天,一些班级仍然采用从前的做法把学生视为被动接受的对象,把学生的思想和言行禁锢在规定好的范围内,班级思想建设工作仅局限于团日、班会的层次上;开展活动还拘泥于传统模式的程度上;日常管理尚停留在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完成任务的目标上。这样的老一套只会压抑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力,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反抗,导致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
3G网络环境下,可实时进行信息检索,随时随地查阅所需资料,方便学生进行学习。但另一方面,“3G网络给大学生提供的娱乐空间比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互联网更大”[2],据统计,持有3G智能手机的学生中,高达67%的学生上课会使用手机上网,或聊天或看电子书或百度课堂内容等等。大约90%左右的学生在睡前仍会使用手机上网,以看电影、电子书居多。一定程度上分散大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沉溺于3G网络的风险也随之增大。长此以往,班内成员相互“传染”,严重影响班风、学风建设。
辅导员作为班级建设的指导者,班级干部作为班级建设的主要引领者,在班级建设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部分辅导员“满足于学生不出事的低层次目标,或者只是把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事务性工作当做其工作目标”[3],部分干部的班级建设目标不明确、建设思路不清晰,工作只停留于配合老师完成日常事务,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组织班级创新性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班级同学不能形成应有的影响力。
3G环境为高校加强和改进班级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和技术优势,合理有效利用这些优势,有助于提高班级建设的质量和层次。但是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也增加了使用3G技术手段进行高校班级建设的难度。经调研,利用3G网络进行建设的班级只有35.3%。其中有班级主页的少于17%,有班级主页但是因各种因素未能真正使用或停止使用的达到了44%。81%的学生认为3G网络使用确实方便,但是自己不会主动也没有养成利用3G网络登陆班级主页的习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4]。为使3G时代的高校班级建设也能与时俱进,同时为找到3G环境下切实有效的加强班级建设的方法,我们在东北师范大学选取了10个班级作为教育实践基地,平均分成5组,在3G环境下根据不同侧重点同时进行建设。通过实际操作,在制度、示范作用、氛围营造、领导团队四个方面同时利用3G网络环境进行建设的班级,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建设效果明显。相较而言,其他班级则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从5组班级建设的结果我们看出只有全方位、多维度进行建设,才能使建设效果令人较为满意。因此,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行为科学认为,一个工作群体取得高绩效的前提之一,是能够把自己的成员紧紧吸引在一起,群体内部有良好的团结状态,这种前提条件称为群体凝聚力[5]。加强高校班级建设,需要班内每一位成员付诸行动,积极参与。因此,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班级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班级,深刻体会到归属感和责任感至关重要。高校班级建设中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的主要形式仍是班级活动的开展。
随着3G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QQ、飞信、人人、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软件,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即时交流成为可能。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表示与辅导员及同学沟通使用最多的3G应用是通讯类软件。辅导员、班级干部合理利用这些3G应用,利用3G网络随时在线、随时浏览、随时联络的优势,实现与班内成员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新时期、新环境下通过传播速度快、主动性与互动性并存的3G网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活动,为促进班级成员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搭建平台,增进彼此间的网上互动,同时加强网下交流,那么便可以较为迅速拉近距离。还可以通过发布学校或学院的最新信息,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班级动向等,引导班内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共同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而努力。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及时了解班内成员近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相互教育、相互激励、相互监督,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班级为主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模式。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为实施动态管理和全程育人提供了现实条件。因此,辅导员及班级干部在管理班级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在遵循班级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开拓班级建设的途径,创新班级建设的方法。要与时俱进,创建新型有效的班级宣传建设阵地。比如,结合3G网络环境的实时交互特性可以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网络系统,以实现其中的网络互评为例,包括教师评价学生,学生干部测评,学生之间互评等,同时可以在线实时查看测评成绩。通过构建网络测评环境,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方便学校学院对学生情况的实时掌控和管理,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于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班风、学风是衡量班集体建设成就的重要指标之一。优良的班风、学风能给班级成员以正能量,催人奋发向上。3G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等特性,高校可以利用此特性大力进行典型事例宣传。每年全国各高校都会开展学年评奖评优活动,对于优秀的班级、寝室和学生干部等予以表彰和奖励,以往其影响范围仅限局部,未能通过网络手段广泛宣传推广,未能给正在建设中的其他班级提供参考,未能给班级干部带来启示,未达到价值最大化。而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将3G技术充分应用于传播推广典型班级、典型个人的事例、发挥优秀班集体及学生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上,增强对班级建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新生班风、学风建设和学生干部成长成才起到推进和引导作用,使高校班级建设和谐向上。
班级干部是一个班级建设的核心力量。可以说班级干部在班级建设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其思想素质、道德品行、学习成绩、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建设的长远发展和班级风气的形成。因此,首先要规范班级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制度。选拔品学兼优、有责任感、能踏踏实实为班级建设出力,为班级成员服务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班级干部作为班级建设的直接执行者,能否清楚认识到自己在班级建设中的职责,是否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影响着班级建设的效果。如果班级干部团结一致,就容易形成奋发上进的班风,更好地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热情,使班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因此,班级干部选拔很重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3G环境的优势,创新选拔模式,建立网络选拔机制,如通过自主申报、规划展示、匿名投票、综合筛选等环节,最终选出真正能为班级建设服务的干部队伍。其次,注重班级干部队伍培养工作。高水平的班级干部队伍是建设优秀班级的重要组织保证。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高校学生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注重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热情,指导班级干部掌握工作方法和技巧,使工作具有艺术性。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6]。在干部为班级建设付出的同时其自身能力素质仍需不断提高,辅导员应帮助班级干部了解自身不足,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上给予悉心指导,持续培养班级干部的工作热情,提高班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助其全面成长成才。
大学生是3G网络受众主体之一,更是使用3G网络最活跃的群体。这就要求辅导员及班级干部必须掌握足够的3G网络技术知识,进而加以科学运用和有效管理。
辅导员及班级干部除了对大学生经常使用的3G交流应用功能有一定了解之外,还要有效利用3G网络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3G环境下,信息传递交互快且不受限制,信息量大而良莠不齐,真假难辨,而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鉴别力不够强,判断力不够准确,抵抗力不够好,便容易被充斥网络并占有相当地位的西方人生观、价值观所影响,这会使一部分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受到影响,进而动摇他们的信仰追求,造成其思想困惑。因此,辅导员和班级干部要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和政治敏感度,利用3G手机的特点进行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探索开展丰富多彩的手机网络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班级工作。如微博大赛、手机网络文学大赛、手机摄影、视频大赛等,积极占领这一新阵地,加强主动权,因势利导,打造特色的班级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同时,辅导员及班级干部还可以制定手机上网监督机制,提倡网络道德,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手机上网的负面影响,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1]秦文佳.90后大学生网络应用的多面向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1):66.
[2]王海建.3G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104.
[3]廖元新,胡邦宁,涂冰,甘雨,柏晓武.试析新时期高校学生班级建设的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47.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6.
[5]孙迎晖,李红梅,王晓川.高校班级凝聚力现状及建设意见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4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