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转换

2014-03-22 02:01
关键词:范式媒介素养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130017)

“范式”作为科学概念,最早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随后,西方的一些教育学者便借鉴库恩的“范式”概念来描述教育现象,探寻教育科学发展的规律。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范式“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框架结构,从而成为学科的一种共同的传统并为该学科的发展规定了方向。”[1]

范式的转换意味着学科发展和研究所具有的共同的信念、价值标准、理论、立场、研究方法、科学成就和范例等的改组与重构。但是范式转换并不是新的范式对原有范式的“替代”,而是对原有范式的批判继承,新范式的形成是原有范式与促使范式变革的因素融合的结果。媒介素养教育是关于公民媒介知识、技能和批判能力培养的活动。对范式转换相关概念的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转换的模式,了解其转换的背景。

一、时代诉求——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转换的背景分析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化浪潮中是由学者倡议实践的,经过了10多年的“本土实践”而被纳入了“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但仍属于起步阶段。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转型,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一)文化多元性的冲击

文化的多元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多元文化的派别虽然观点各异,但在对文化的多元性的强调和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上却是一致的。批判多元主义对主流文化对别的文化的排挤提出质疑。”[2]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动权究竟应该掌握在谁的手中?任何社会形态下,教育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流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其次,教育传播的内容确定的标准是什么?教育内容是社会主流文化的知识化,在传统单一的社会形态中,制定教育内容依据往往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到来,对教育内容制定和选择带来新挑战。最后,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哪些因素影响?多元文化带来的多元价值取向势必给教育目的的制定带来新的挑战,而主流文化与其他文化带来的价值观的冲击,对教育目的的设立标准也有影响。

由多元文化带来的社会差异性,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在此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所趋。

(二)新媒体的时代冲击

“新媒体”的概念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是由于传媒技术进步和媒介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媒介形式。新媒体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主体、课堂本位,为促使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转换提供了动力。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拓宽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渠道,为僵化、单一、说教式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极大丰富了教育内容。随着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成熟,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其获得海量信息知识。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既有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产生强烈的冲击。

(三)后现代教育的冲击

传统的现代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制度教育”,它的模式是精英主义的;而后现代教育则强调教育的大众化。从教育所针对的群体来看,教育要面向全民而非少数人;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则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从教育活动进行的时空来看,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突破了以前把教育的场所范围局限在学校,把教育的内容局限在课本,把教育的时间局限在正规的学校教育期限之内;从内容来看,更加强调知识的整合性、综合性,从单纯的强调知识为主到注重受教育者价值观、情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师生关系来看,从传统的强调老师权威性到新型的重视师生间交流和合作的合作型关系,也更加重视教育过程中师生真正的心灵沟通。

后现代教育观念的兴起,对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转变提供了可能。

二、范式转换——媒介素养教育的应然范式构建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也包括教育的五个基本要素:即谁在进行教育活动——教育主体;教的是什么——教育内容;通过什么渠道进行教育——教育途径;针对谁来开展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怎样来衡量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教育效果。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转换也要围绕这五个因素进行。

(一)媒介素养教育主体的转换:由“单主体”到“双主体”

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主要是由专业的大众传媒组织或学校内的专业教师担任。可以看出,传统的媒介教育明显窄化了媒介教育的主体,把媒介教育主体仅仅局限在一些特定的组织和个体身上。教育者在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被教育者则处于从属地位,是典型的“教育单主体论”,整个教育过程也仅仅只是知识和信息的机械传输,并无双向互动。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单一的主体传播根本不能适应“媒介”特征的凸显作用。不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在传播过程中都是传播信息的编码者和释码者。教育双方的主体间性得以充分显现。媒介素养的教育者在“教”的同时,本身也在“学”,整个教育的过程,获得知识和进步的不仅仅是受教育者,还包括教育者。同样受教育者在同教育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发展,同时也因为这个互动的过程,而影响教育者,所以说他也是在“教”,只不过这是一种隐性的影响。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应从“单一性”转化为“双向性”,教育的过程也势必是互动的、流动的。

(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转换:由“认知—技能化”到“批评—反思性”

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没有统一共通的标准。但对媒介素养教育达成几点共识即:“(1)是培养人们对传媒信息具有批判意识的教育。(2)是培养人们对传媒信息具有多种应对能力的教育。(3)是增强人们了解和认识媒介并形成相关知识的教育。”[3]由此可以判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应有认知性的、技能性、批判性的特征。

目前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多的是将教育内容停留在认知和技能的层面上,而忽视媒介素养反思批判性知识的传授。但随着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公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需要了解整个媒介系统背后的东西,需要了解媒介文化信息的来源,需要追问其目的。因此,作为公民教育的媒介素养教育,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批评能力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三)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的转换:由有限性到多样化

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途径很有限,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通过学校教育;第二,针对专业传媒从业人员的教育。就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而言,主要都集中在高校。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由于师资、时间、观念等方面条件的限制,仍处于小范围的试验阶段。在高校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主要也是针对新闻、传媒等专业,非传媒类的专业很少涉及这方面的教育。

我国高校中基本都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而且开设此类课程的高校仅有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等10余所大学[4]。社会组织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寥寥无几。家庭教育中,由于公民媒介教育的意识普遍缺失,家庭核心成员自身都不具备相应的素质,针对其他成员的媒介素养启蒙更是无从谈起。无论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还是在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途径极其有限,教育的形式也比较单一。

但以世界经验来看,从“学校形态”或专门针对“从业人员”逐渐实现“全民共享”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因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只有顺应这一趋势,打破教育途径的有限性局面,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层次多样的实践途径。

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由单一性到多样化的范式转换,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四)媒介素养教育对象的转换:由固定化到交互性

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即媒介知识的接受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之下,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固定化的,且受限于社会发展水平。原有的媒介素养教育受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的影响导致了教育对象的单一性和固定化。原有媒介素养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教育对象的有限性成为传统媒介素养教育的特点之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完全成为了“被捆绑”的人,没有更多的机会和权力去争取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媒介素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单向的,他们之间实质上只是简单意义上信息的单向传递,不存在更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

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主流媒介逐渐从为少数的利益阶层服务转变成为大众提供媒介信息享有,而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也为此可能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为媒介素养教育对象的交互性需求提供了主体条件。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对象由单一性到交互性的范式转换,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要求,是构建互动型教育模式的有力保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

(五)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的转换:由功利主义到批判主义

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缺乏媒介批评知识的传授,我们对媒介素养教育所达到的效果的评判模式也往往是注重于其实用性的,也就是从技术的层面上来考察的。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媒介教育目的的确定,效果的评判都是带有功能主义倾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反思性的社会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评价范式也应该实现从功利主义到批判主义的转变。

相较而言,在西方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过程中,都比较重视民众媒介批判性意识的培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够主动地、批判性地使用媒介的社会公民。强调通过媒介批判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公民都具备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而这也是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多种文化、教育理念的激荡期,而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要求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具有批判能力的人。这样才能够适应这个处于快速变革和发展期的时代要求,而事实上“批评的社会意义在于它的揭示与反思”[5]。可见,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的形成,与促进社会的发展是高度契合的。

三、体系构想——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转换的路径探寻

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转换,是从理论的层面上对媒介素养教育应然范式的理解和建构。而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则需要构建支撑教育范式转换的宏观体系,这样才能够在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媒介教育路径的过程中,指导和促进媒介教育实践。

(一)依托学校教育优势

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首选之路。因为学校教育高度的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为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取得提供了基础。但要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时效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教师队伍主体是新闻传媒类专业的老师,普通教师这方面的素养还普遍不高。所以,媒介素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从开展的形式上来看可以通过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的形式来进行。其次,加快课程资源的开发。学校教育的知识传授主要是以课程作为载体的,各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尝试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条件暂时不具备的,可以考虑通过别的课程渗入这方面的知识和思想。最后,教学方法的革新。要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多采用对话式的,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和媒介批判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

从国外和港台媒介教育发达地区的经验看,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但是从影响的广泛程度来看,通过建立社会组织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形式。从社会组织建设的主体上,可以划分为政府主导的和民间组织主导的。但无论哪种类型的社会媒介教育组织,政府在社会组织的建设上处于责任中心,政府部门要在法律、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和保障。要把媒介素养教育真正提升到公民教育的层面,让媒介素养成为社会公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除了政府主导的组织之外,还可以通过民间团体的力量来建设一批具有媒介教育功能的组织。媒介素养教育发达的地区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台湾成立了媒体观察文教基金会、富邦文教基金会等基金会,并创办了《媒体See See看》(双月刊)、《媒体素养推广节目单》(季刊)等刊物。这些组织和刊物在传播媒介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整体民众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形成全民性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

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要从根本上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所能解决的,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学校、家庭、社会组织和媒介机构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媒介教育社会网络。需要以学校作为基础,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的媒介教育功能。同时不能够忽略家庭媒介教育的作用,要注意家庭骨干成员的媒介素养的养成,这样才能带动整个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媒介的传播过程本身也是教育的过程,所以还要发挥媒介传媒专业机构的教育带动作用。一定要加强传媒人员专业技能、职业操守的培养,要建立和健全媒介传播的制度,加大传媒机构在社会上的媒介素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作用。

因此,只有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借助大众传媒这个平台,发挥教育的整体性功能,才能够促进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完善和发展,才能为全民媒介素养的提升寻求一条与教育实践相契合的路径。

[1]张应强,李峻.生存论转向与当代教育研究范式变革[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5):41.

[2]王守纪,杨兆山.后现代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特征、实质及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93.

[3]姚云.论传媒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2005(4):58-59.

[4]郑春晔.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实践与推进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2):70.

[5]李岩.媒介批评:立场、范畴、命题、方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55-256.

猜你喜欢
范式媒介素养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