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性别角色形成中家庭因素的影响研究

2014-03-22 02:01
关键词:性别角色特质子女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130024)

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中均存在着“男女有别”的观点。它一方面是指男女在生理上的差异;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对男性与女性的期望不同,即性别角色。大多数社会文化均认为男性角色是具有控制性和操纵性的,且被期望在社会上勇敢、独立、大胆、坚强;女性角色则是具有被动性和支持性的,且被期望在社会上温柔、善良、敏感、贤惠。性别角色的形成是否恰当,会影响着个体人格的建构、情绪情感的调控、自我概念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状况。个体的性别角色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性别角色发展的观点看,家庭是个体出生后面临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性别角色发展的早期阶段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父母在子女性别角色的形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子女观察、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本文从家庭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家庭因素在个体性别角色形成中的作用,以期对当今家庭教育和性别角色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一、性别角色

1894年,美国心理学家Ellis出版了《男性与女性》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性别角色这一问题进入了心理学研究领域。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性别角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对性别角色这一定义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Block(1973)认为性别角色代表一群特质;Pleck(1984)把性别角色定义为:社会为男性和女性所界定的一套行为规范;SPenee(1985)认为性别角色是指某一社会所认可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价值观和行为;Schaffer(1994)认为性别角色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对男性或女性的相应期待[1]。时蓉华(2002)指出所谓男女性别角色,是指某一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个体所认可的一套行为方式[2]2。综上可以看出,心理学家们对性别角色的定义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性别角色的基础是生理性别,影响性别角色的重要因素是社会文化,性别角色是某一性别群体的行为模式、态度与特质的结合。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理解,笔者将性别角色定义为:以生理为基础,根据社会和群体文化对男性、女性的不同期望而形成的不同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

二、性别角色形成中家庭因素的影响

根据生态系统发展理论,家庭是一个系统。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会受到家庭系统内各因素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本文将家庭这一系统分为父母子系统和家庭环境子系统两方面。在父母子系统中,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主要有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性别特质和父母的期待三方面;在家庭环境子系统中,家庭结构、家庭经济地位和家庭关系三个因素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一)性别角色形成中父母子系统各因素的影响

1.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父母由于受传统性别角色观点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因子女性别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一般情况下,父母对男孩比较严厉,对女孩则比较和善,对男孩的教育是期望型的,着重于获取成功和控制欲的培养,对女孩的教育则是保护型的,着重于更多的爱抚、保护和身体接触。国内外很多研究均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性别角色的形成有重要关系。Fiese和Skillman(2000)对父母所讲的故事与子女性别角色形成的关系进行研究,故事主题分为成就性的、自主性的和从属性的。结果发现,传统性别类型化的父母更倾向于给男孩讲成就性的故事[3]。

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大多数是实证研究,运用的量表大多是《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和性别角色量表(BSRI)。罗敏,刘电芝(2012)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女性特质与母亲偏爱、父亲过度保护、父亲过度干涉具有正相关,而与母亲惩罚、严厉具有负相关;男性特质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正相关,而与父亲过度保护呈负相关[4]。目前已有的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均说明三点:第一,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的性别角色类型有重要关系;第二,对不同性别的子女,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第三,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有利于子女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

2.父母的性别特质

父母的性别特质是指父亲和母亲所具有的一系列不同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学习获得的。在个体性别角色形成中,父母是子女的榜样,子女会模仿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这一方面是因为子女模仿与自己同性的父母时,会得到正性的强化;另一方面是因为子女能知觉到同性榜样与自己的相似性,因而使自己更注意同性榜样的行为。钱诚(2007)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初高中男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父母对男生性别角色的正面影响最大,母亲角色对十二三岁男生的影响比父亲大,但十四岁以后父母的影响开始接近[2]2。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化角色的途径发生改变,父亲的形象可以直接给个体提供参考和模仿的榜样。与此同时,父母对男生性别角色的负面影响很低,父亲的负面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这表明男生关注的不仅是父亲的外在行为,更重要的是父亲的人格和内在品质,并以此为榜样。

3.父母的期待

父母的期待是指父母对子女在未来各个方面的希望和期望,主要包括对子女学业就业的期望、身心素质的期望以及道德品质的期望等。它从总体上体现着父母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比如,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子女是什么样的?父母希望子女将来成为怎样的人?父母的期待会在父母的言行中表现出来,这种期待效应会对子女学业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就子女性别角色形成而言,父母的期待一方面使子女把这些期望纳入到自己的性别角色观念中;另一方面父母的性别角色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性别角色观念。Eclles等人(2000)对父母的性别角色信念系统与子女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相关,即父母对性别刻板印象化活动领域的理解与父母对子女将来在这些领域成就的期望密切相关,从而影响了父母在这些领域中为子女发展所提供的机会[5]。盖笑松(2011)以中学生家长为被试进行研究发现,在中学阶段,不同性别学生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期望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女生父母对女生的性别角色期望更趋近于双性化,而男生父母对男生性别角色的期望更趋近于男性化[6]。

(二)性别角色形成中家庭环境子系统各因素的影响

1.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方式和相互影响的状态。研究者们一般将家庭结构分为完整家庭和非完整家庭。在完整家庭中,子女从小就有自己的性别认同对象,可以从父母身上获得个体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适应的行为方式以及相应的性别角色知识。对于非完整家庭的子女来说,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完整的榜样形象,由此形成子女对单方面角色的依恋。很多研究发现,如果子女在幼儿期没有相应的性别认同对象和榜样,并且没有引起单亲父母足够重视的话,子女很容易在性别角色确认上出现困惑和混淆,即“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倾向。与此同时发现,没有父亲的子女(尤其是女性),很少持传统性别角色;单亲母亲家庭的子女比双亲家庭的子女更男性化。这可能是因为单亲家庭中的母亲往往表现出更多的雌雄同体性,既当母亲又当父亲,因此显示出较少的传统性别角色行为。在家庭结构与家庭决策的研究中,单亲父亲及父亲具有决定权的家庭环境中,子女的反平等主义态度最高,单亲母亲及母亲具有决定权的家庭环境中,子女的反平等主义态度最低。朱淑贞(2011)对父亲缺失的小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父亲缺失的男孩同性气质和异性气质发展要差于父亲未缺失的男孩,父亲缺失的女孩的女性气质发展要低于父亲未缺失的女孩[7]。

2.家庭经济地位

家庭经济地位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其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和消费支出状况。家庭经济地位是影响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它通常由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收入以及家庭的大小等因素来取决。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大多以父母的教育程度和父母的职业两个指标结合在一起来确定家庭经济地位。黄文三(1995)对中学生家庭经济地位与性别角色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正向男性、女性特质发展上,低家庭经济地位的学生低于中、高家庭经济地位的学生[2]2。曾文鉴(2001)对小学生进行研究发现,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正向男性特质与负向女性特质的发展均好于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学生[8]。

3.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是指家庭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家庭成员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家庭成员在交往过程中关系的亲密性和融洽性。家庭动力理论认为,如果个体处在一个恶化的家庭关系中,将会导致子女不良的社会化。林素妃(2003)在对父母的婚姻关系与子女的性别角色特质的关系研究中发现,父母婚姻关系的亲密、和谐程度与男性表达性特质呈正相关,父母婚姻关系的亲密与男性工具性特质的得分呈正相关,在女性方面,没有发现二者相关显著[2]2。于文华(2008)对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发现,性别角色态度与家庭中的问题解决方式、沟通程度和情感介入等关系维度上具有相关关系[9]。

三、建 议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既不源于先天的遗传,也不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个体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是逐渐的、日积月累的。如果说生理因素为个体性别角色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和可能,那么后天环境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家庭和个体愿意作出积极正确的选择,性别刻板和性别定型就会减少或消除。

(一)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

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从心理健康角度看,传统的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均是消极的。从性别分化的角度看,个体在兴趣、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方面不是男性化就是女性化,但现实中很多人既具有男性特征又具有女性特征,是二者的结合。而且,国内外的很多研究结果均支持双性化模式是最佳的性别角色发展模式。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的限制,从而使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得以消除,是一种理想性度。他们更能应付多种情境,比具有女性气质的人更具有独立性,比男性化的人更富有修养,有更强的自尊感。因此,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形成双性化的性别意识,充分认识双性化对子女个体发展的积极意义,从僵化的性别角色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二)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

在子女性别角色的发展方面,父母要认识到生理上的差异和社会文化造成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区别,提高教养方式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父母应该更多地给予子女情感温暖、理解,更少地给予惩罚、严厉和过度干涉等。在教养方式上,尽量做到关心但不溺爱,放手但不放任,严格但不严厉的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父母在鼓励子女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有意识地向异性学习,引导他们发现异性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一些优点,从而促进子女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父母鼓励并帮助子女与同伴、社会进行互动交往,使其习得健康的性别角色知识,从而有利于双性化特质的发展。

(三)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父母是子女进行性别角色学习的最佳榜样。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为子女传递鲜明的男性信息和女性信息,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性别特征,经常查看自己的语言与行为是否有性别认识偏差。久而久之,子女自然会习得符合自身生理性别的一套行为规范,即男孩会从父亲身上习得坚强、勇敢、大胆、有责任心、理性等人格特质,女孩则会从母亲身上习得温柔、善良、体贴、细腻。

(四)重视父母的共同教养

我国的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家庭的经济状况由父亲负责,教育子女的责任则由母亲负责,从而导致了父亲参与子女教育的机会较少或者母亲过度替代了父亲的角色。但如果子女长时间与母亲共处,受到母亲的影响就会较多,就较容易形成女性的温柔、细心、文雅的性别特质。但实际上,子女性别角色的健康发展需要同时汲取父亲、母亲的养料,才能达到人格的完善与社会化的和谐统一。子女仍然需要与父亲共同相处,仍然需要继承父亲的坚强、勇敢、大度、开朗、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等男性特质。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或者任何一方参与的不足,均对子女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不利的。而且,随着性别角色社会化程度的加深,父亲身上的控制欲、权威性和生存能力可以高效地帮助子女掌握社会规范,获得社会反馈,从而促进男性性别角色的发展。

(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为子女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即夫妻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爱戴,并认可彼此在家庭中所“扮演”的丈夫角色和妻子角色。这样家庭的内部互动将有利于子女准确理解和把握性别角色,有利于子女较为直接地感受到两性角色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某一方亲情缺失而使子女出现错误的性别角色的投射现象。

[1]麻晓磊.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3.

[2]夏小燕.中学生家庭因素对其性别角色影响的跨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Fiese B H,Skillman G.Gender differences in family stories:Moderating influence of parent gender role and child gender[J].Sex Roles,2000(43):267-283.

[4]罗敏,刘电芝,疏德明.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和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12(5):7-11.

[5]Eccles J S,Ann A.Gender role socialization in the family:A longitudinal approach[J].Develop-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of gender,2000(52):333-360.

[6]盖笑松,赵莹.关于中学生家长对中学生性别角色期望的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30-134.

[7]朱淑贞.父亲缺失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自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8]曾文鉴.国小学生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对其性别角色影响之研究[D].台湾新竹师范学院,2001:11.

[9]于文华.大学生家庭功能、性别角色态度和成就恐惧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13.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特质子女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自我认同感、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
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