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归属感发展的特点及适宜性教育

2014-03-22 02:01
关键词:归属感班集体同伴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130024)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是与成人或同伴的人际交往,与社会的认同和适应,这也是儿童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社会化过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儿童社会化的环境,承担着共同的教育责任。在优良的环境熏陶中,儿童能够快乐地体验、产生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归属感的意蕴

“归属”在《新华词典》中的释义是:属于;归于;划定从属关系。《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解释为:人希望归属于某一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希望有知心朋友,和同事保持友好的关系;渴望得到爱并把爱给予别人[1]。心理学家们对其研究最早的是弗洛姆,认为归属感主要与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落实感有关。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倡导者马斯洛(Maslow)认为:归属是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是与前两种需要截然不同的一个新的层次的人类需要。归属感的满足与否对个体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对更高层次需要的实现产生影响[2]。我国学者认为归属感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某个组织的一种从属感觉,是个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感觉自己是这个团体的一分子,从而会对这个团体产生一种亲切感、自豪感和依恋感,这是个人团体的需要[3]。

归属感是一个传统的心理学概念,属于一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进一步讲属于情感需要、社会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和邻居、伙伴、同事等建立和谐关系,本能地寻求朋友或他人的接纳与认可,并渴望成为某个团体的一员。儿童有着强烈的归属需要,这种需求在个体四五岁时已经很明显,而且,归属感随着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其在儿童的情感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儿童发展阶段看,归属感是指儿童对同伴、教师及所在班集体的情感需要,是儿童希望自己被同伴、被教师认同和接纳的一种心理需要。在情感上,每个儿童都希望自己属于一定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儿童期归属感得到满足后,就会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认同集体的目标,有被接纳的情感经历。

二、儿童期归属感发展的空间系统结构

归属感的获得有一定的空间系统结构,这一空间系统主要以儿童自身为中心点,向周围真实自然的环境逐渐辐射,同时儿童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尤 · 布朗芬布伦纳 (U.Bronfenbrenner)提出了“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即D=f(PE),其中,D指Development(发展),P指 People(人),E 则指 Environment(环境)[4]。这个“复合函数”进一步阐释了环境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因此,实现它们之间较强的积极的影响可以实现儿童归属感发展的最优化。

首先,儿童亲身接触并参与体验的微观环境,是儿童期归属感获得的主要环境,如家庭和学校的班级环境等,儿童生活在其中并与儿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所包含的每一个成员以及儿童与成员间的关系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因素能够促进儿童形成对家庭的归属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对学校的归属感。

其次,儿童生活的社区是归属感获得的中观空间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虽不起直接作用,但儿童在这个环境中与社区中的人、事、物产生互动,也会影响到儿童所生活的、所直接接触到的活动氛围,这一中观环境包括:父母的工作单位、父母的朋友、学校独有的特色以及当地社区教育发展状况等,儿童能够形成对社区及所生活的家乡的归属感。

最后,儿童生活的大社会及其意识形态背景属于归属感形成的宏观环境,如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它们都会作用于儿童亲身接触的环境以及中观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得。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并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保证,从而使儿童能够形成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

因此,在这个空间系统结构中,各个环境要素是相互嵌套的,如家庭与学校,家庭与社区等之间的必然关系,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潜在交互的关系,他们都会对归属感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儿童社会性发展更具有生态系统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期归属感的获得与发展。

三、儿童期归属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儿童首先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能知道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然后喜欢自己所在的班级和学校,能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儿童从家庭开始逐渐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知道自己的民族,感知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特点,进而了解国家一些重大变化,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归属感的获得是从熟悉到陌生路径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小在家庭中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和照顾,体验到更多的来自于家庭成员的认可和需要,同家人的情感交流,儿童对待亲人会给予更多的爱,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随着儿童交往范围的扩大,儿童进入学校中学习,儿童能够和同伴、教师保持有意义的联系,自己的主张、能力、价值、贡献能够得到同伴、教师的认同,与同伴、教师间能够互相接纳并互相关心和帮助,儿童对学校,特别是对所在班集体就会有一种归属感。相反,如果一个儿童对班集体没有归属感,那么他往往就会产生缺乏安全感、压抑等不良情绪,就会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也无法从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乐趣。

影响归属感的主要因素包括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中的接纳意识以及班集体的凝聚力。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是儿童归属感发展的内部心理导向。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知觉,表达的是人们关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5]。对儿童来说,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能够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可以使之与他人和环境之间形成更好的联系,愿意与人交往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且更容易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去,从而更益于归属感的发展。人际交往和良好的班集体意识是归属感发展的外部环境控制的影响因素。其中人际交往包括儿童和教师,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往。儿童在与之交往过程中,要形成积极的互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进而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肯定和认同。班集体是儿童和教师、同伴间互动的团体,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归属感发展的载体,有凝聚力、团结、融洽的班集体对归属感的获得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四、儿童期归属感发展的适宜性策略

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没有归属体验的儿童,长大后往往会出现许多社会心理问题,如不会与别人交往,没有朋友,不被别人爱,也不会爱别人。在儿童接受教育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归属感的特点及需求设计适宜性教育活动,使得儿童在班级中形成一定的归属感,使儿童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积极的自我概念是影响儿童归属感发展的内在因素,而人际交往和班级环境是外部因素,外因靠内因发挥作用。因此,积极自我概念的建立对归属感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初,儿童对自我的认识通常比较乐观、积极,也有些过分高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我概念趋于实际。社会学家库利(Cooley)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映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是一面镜子,儿童通过他们来了解和审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6]。

了解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就等于了解了这个人。”[7]随着儿童自我概念的逐渐建立,教师首先要了解儿童在这一时期自我概念发展的程度——他们会极力想知道“我是谁”。在儿童进入学校后,教师通过让儿童知道自己已经成为班级一员进而获得一种归属感。同时自我概念的建立也包括教师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长期持续而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和行为反应等直接影响着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作为教师,应以欣赏、尊重的态度与儿童相处,以适宜的方式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善于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儿童归属感的获得与发展提供保障。

(二)在交往中培养相互接纳的意识

教师与儿童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能帮助儿童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儿童与他人、与同伴的正向交往。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人生的发展共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儿童正处于“主动对内疚”和“勤奋对自卑”的发展阶段。如果该阶段儿童在学校没有获得归属感,就会使儿童对自我价值产生否定,做事畏手畏脚,不愿与人交往。

在学校中,教师在情感上应该接纳每个儿童。罗特(ML.Routt)的研究表明,只有当教师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懂得尊重、照顾、鼓励学生时,学生才会产生归属感,更愿意参与学习生活[8]。在与儿童接触的过程中,多采用鼓励性的言语和肯定性的肢体动作等,使儿童产生一种被教师所接纳、所喜爱的感觉。教师对儿童的爱和关心最容易感染儿童,并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共鸣,是他们产生信赖、依恋教师的重要情感要素。日常班级生活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个个体。每个儿童的发展模式、成熟的时间点、人格、脾气、学习类型、成长经验及家庭背景都不同。教师在设计课程以及与孩子互动时,需要为每个儿童创造机会。

教师应创设合作交往的活动机会。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儿童能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责任意识、树立自信心。在各种班级活动中儿童学着处理各种问题,接纳同伴的不同特点,面对同伴间的争执,学着理解和关心他人。同时,当儿童在活动中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赞同时,就会表现出愿意遵守群体的规范,愿意与人合作的态度,以此得到更多的认同与接纳。

(三)吸引和鼓励儿童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鲍美斯特(Barrister,R.F)和里尔(teary,MR)提出,归属感是将自己联结到一个更大的团体或共同体,是个体与生存背景关系和谐的反映[9]。学校是儿童融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在情感上,儿童希望自己属于班集体一员,是班级建设的主人,有参与各项活动的权利和为同伴服务的机会。让儿童体验到被需要、被重视的同时产生自我价值感,使儿童的归属感获得满足。

让儿童喜欢自己所在的班级,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愿意为班集体做事,为集体的荣誉感到高兴,是培养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学校中教师培养儿童的班级归属感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每个儿童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和实现其价值创造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儿童一起讨论并制定班级制度,也可以提供给儿童为同伴服务的机会,如当值日生、图书角的管理员等。在教育活动中,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如以班集体为单位的比赛活动,以此来萌发儿童的集体意识,使儿童具有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及集体荣誉感并为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四)利用一些具体的教育活动培养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时,主要以养成教育为主。可以通过常规和礼貌教育,培养儿童关爱身边的人。爱父母、爱老师、同伴及周围的工作人员,知道他们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儿童情感就会逐步扩展到富有社会意义的情感,虽然这些与祖国的概念并不直接相联系,但这种爱正是爱祖国的情感基础。然后,培养儿童从爱父母、爱同伴发展到爱家乡、知道家乡美及家乡的特点,从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的教育。

爱家乡爱祖国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各种教育活动中,让儿童在耳闻目睹的亲身体验中真正感到家乡的爱以及祖国的伟大,进而萌发儿童初步的爱国情怀。同时运用儿童喜闻乐见、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儿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通过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进行爱老师、爱老人、爱祖国的活动,通过向亲朋好友、教师献上自己设计的贺卡,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儿童从小懂得爱别人,爱那些值得爱的人,长大了才能有为人民奉献的精神。

(五)教师和家长共同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

家庭和学校共同影响着儿童的发展,让儿童周围的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使其教育作用不断得到延伸。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家庭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从满足儿童合理的需要出发,协调环境与儿童发展的关系,为儿童归属感的获得创设舒适、温馨、和谐的环境。

在学校中,班级是儿童和教师、同伴之间交流最多、最频繁的地方。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本着以儿童为主体,让儿童参与其中,融入他们的智慧和劳动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室内空间,使室内环境整洁优美、井然有序。这样,当儿童置身于班级环境中就会感到惬意、亲切、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安定儿童的情绪,利于儿童获得良好的归属感。“和谐温馨的环境能让儿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保持安定愉快的心情,使儿童较好地获得安全感”[10],进而满足儿童归属的需要。家庭环境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是持续不断的,为儿童创设独立的生活空间,温馨的学习环境,给他们一个体验安定和自我成长的机会,让儿童在相对独立中更积极地与家人相处交流,同时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使他们对家庭的归属感不断增强。教师和家长也要不断地沟通,及时了解儿童的变化与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环境做出改变。

[1]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309-310.

[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二版[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79.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2.

[4]胡娟.论环境及其创设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价值[J].教育与科学,2002(4):61.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2.

[6]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0-36.

[7]姚伟.婴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健康人格的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1997(5):8.

[8]Rout.ML.Early experience that foster connectedness[J].Dimensions of Early Childhood,1996(59):117-142.

[9]Baumeister RF,Leary MR.The need to belongblong:the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17):497-529.

[10]蒋红斌,肖晓娟.有助于儿童安全感确立的家庭教育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2(9):65.

猜你喜欢
归属感班集体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我爱我的班集体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寻找失散的同伴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