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良性转移
——从训练学视角

2014-03-22 03:29张建华
体育科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项群竞技

张 健,张建华

(1.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2.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竞技体育发展日益职业化、商业化及产业化,运动员全年参加比赛的次数不断增多。同样,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竞技项目(具体包括游泳、短距离跑、短距离速度滑冰及短距离赛场自行车)是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金牌大户,运动员经常参加的大型赛事有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世锦赛、冠军赛、钻石联赛等。但随着赛事的增多,赛程的缩短,远动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因此,如何培养、保持运动员的良好竞技状态并实现不同赛事之间的良性转移,是现阶段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应思考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的不一致,也促使我们对理论本身以及理论如何指导实践进行再思考[1]。

1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

1.1 竞技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不同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其中理论指导实践的应用性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不同项群高水平运动员个体竞技能力的研究与指导训练实践方面有了很大进展。研究竞技能力首先必须确定其构成元素,这样才能深入分析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竞技能力功能。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探索与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前民主德国运动训练学专家哈雷博士(Dietrich Harre,1977,1982)等提出的运动员竞技能力依赖于其身体能力、技术和战术的熟练性、智力以及知识和经验,并且竞技能力的发展速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而德国运动训练学专家葛欧瑟博士(Grosser,1987)在其著作中则指出:运动员竞技表现受其自身素质、技术和心理三个方面因素的制约[3]。前苏联运动训练学学者普拉托若夫(Plaronow,1986)在“竞技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训练水平”的定义,并认为运动员在训练的影响下,机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生物适应性变化(功能和形态的),并表现在运动员从事训练能力的变化[4]。显然,该定义中并未提到运动成绩这一体现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主要指标,所以训练水平应该是运动员在训练、参赛过程中,所应具有的达到一定成绩的潜在能力,即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越高,参赛能力越强,比赛成绩越好。我国学者过家兴[5]在1983年指出训练水平应包括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智力发展水平和意志品质等部分。田麦久教授认为竞技能力(performance ability)就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或比赛所必须具备的参赛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知识能力的总称[6]。通过系统研究竞技能力构成、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表现及决定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基础条件,田麦久教授等人清晰地勾画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的系统框架(图1)。分析该系统,可以得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技能、体能和心理能力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竞技能力结构反应了竞技能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图1 运动员竞技能力系统(引自B.H.普拉托诺夫[4],1986)

在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研究方面,我国运动训练学界专家学者引用和提出的竞技能力模型理论成果,主要有木桶理论、合金理论、积木理论、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理论、竞技能力时空协同理论、胶泥理论、复合素质理论、双子模型理论、竞技能力三层次结构理论以及竞技能力皮球模型理论[6]。受实践主体认识能力的限制,不同时期专家学者建立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能全面的概括、反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例如“木桶模型”理论虽然指出了运动员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存在着机械化解释的缺陷;“合金理论”虽然注意到了运动员各素质的相互融合,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即合金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单质经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新物质,其前后化学性质已经改变,而运动员竞技能力中各要素在训练、参赛前后并没有改变其原有的特性。“胶泥理论”认可了要素之间的相互融合,但没有阐明各要素补偿后结构的总体积变化[7]。“皮球模型理论”则从整体的角度描述了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动态发展变化,并突出了整体性、直观性、动态性和混沌性的特点,但内部各子因素的作用却被整体功能所取代。“双子模型”用多维视角解读运动员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转移与补偿的动态关系,但构建的模型形式较为复杂,无法做到直观地诠释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也就是说这种把复杂的要素结合形式转变为简单的木板和积木叠加的阐释方法,仍然存在着把高层现象低层化、把功能与总体积等同起来的嫌疑[7]。可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竞技能力应用模型正在逐步接近运动员的真实水平,而研究和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则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环节[20]。

1.2 竞技状态

前苏联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耶夫(Matwejew)通过多年的训练实践并潜心总结、积累,最终于1965年提出了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定义并归纳了其规律特征。马特维耶夫(Matwejew)认为竞技状态(competitive state)就是运动员针对取得该训练阶段最好成绩所处于的最佳准备程度。在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期,竞技状态都要经过形成、保持和消失3个阶段,依据竞技状态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以及生物学基础可以将整个训练过程划分为准备、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按照此定义,竞技状态必须含有“最好成绩”和“最佳准备”两个元素,且二者缺一不可。此观点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到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所必须的时空因素。首先,马氏认为竞技状态在时间维度上只存在于训练大周期的“特定时间段”,此阶段运动员在训练程度及比赛的准备程度上已完全达到夺取比赛最高成绩所需的竞技能力。而当运动员身体训练良好,技战术掌握、运用自如,但在比赛中缺乏适宜的心理定向、意志的坚定性以及情感的稳定性,就不可能取得“最好成绩”,即运动员已然“没有”竞技状态。其次,在空间维度上,运动员并不是简单具备所有竞技状态的组成成分(身体、技术、战术、心理及知识能力等)就可以达到竞技状态,而是需要运动员将训练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整体综合性知识在相应的比赛过程中统一与和谐运用。与马特维耶夫(Matwejew)持相似观点的还有乌克兰的普拉托若夫((Plaronow),他认为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对取得该训练阶段最好成绩的总的最佳准备状态”[8]。该研究结果同样没有阐明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的时空序列性以及竞技状态与最佳竞技状态的联系与区别。

我国运动训练学学者田麦久教授认为,竞技状态(competitive state)就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准备与现实状态,远动员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中均存在并能够表现出一定的竞技状态。此种观点最大的贡献在于以“泛指”的视角指出运动员竞技状态可能时而表现好,时而表现差,但都是运动员训练或比赛过程中的一种状态,一种针对夺取理想比赛成绩的准备程度。这一结论与加拿大运动训练学专家博姆帕(1999)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表1)。而最佳竞技状态(best competitive state)则是指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为创造优异的参赛成绩而必须具备的最适宜、最理想的参赛准备状态,即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的最高阶段。

表1 竞技状态的类别

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开展以及人们对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深入,运动员竞技状态研究逐步趋于完善。其中,顾季青(2007)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峰前状态理论”,该理论认为准确把握与调控运动员理想的“峰前状态”,能够对运动员与教练员成功参赛备战、实现峰前状态向高峰状态的良性转移,最终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并对提高运动训练效益产生重要的影响[11]。纵观运动训练全过程,运动员竞技状态呈现出训练状态、比赛状态、赛后状态三个阶段,而比赛状态最为重要,在这一阶段运动员必须将训练过程中已经掌握的竞技能力转化为比赛过程中良好的竞技表现,进而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比赛状态的形成必须经过峰前状态(P-peak)、高峰状态(Peak)和最佳竞技状态(Summit)三个阶段,峰前状态是高峰状态的基础和前提,而高峰状态则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在峰前状态下的进一步提高与升华,最佳竞技状态就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参赛运动员在比赛期所要达到的目标(图2)。

图2 竞技状态体系结构图

1.3 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的辩证统一

竞技状态是运动员训练和参赛过程中的一种准备状态,是运动员竞技能力在时空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时相性、相对性与可控性特征[11]。而竞技能力则是运动员形成竞技状态的前提与基础,运动训练实践就是建立在提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竞技状态,进而在参加重大赛事过程中成功诱导出最佳竞技状态,得到最佳竞技表现,获得理想参赛成绩。

2 竞技状态与运动训练分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马特维耶夫(Matwejew)通过研究前苏联国家队游泳、举重和田径径赛等项目运动员备战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竞技状态的形成规律,以及对其后至60年代初备战世界大赛的训练计划进行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将这些体能类项目训练的经验理论化,于上世纪中期提出了著名的“训练分期”理论[12],该理论认为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遵循“获得、保持和消失”这样一个固有的周期性规律。于是马特维耶夫(Matwejew)根据训练过程分期的主要依据是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这一指导思想,将训练过程分为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三个阶段[13],并将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分为单周期、双周期和多周期三种类型。马氏的“训练分期”理论揭示了运动员竞技状态形成的周期规律性,是安排训练大周期的客观依据[14]。但随着竞赛体制的变革,马氏的“常规大周期”(≥14周)在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时常常与赛次不断增多的现实产生尖锐的矛盾;我国运动训练学专家田麦久教授针对新赛制,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运动员集中精力恢复并提高竞技能力这一特殊需求,提出了“微缩大周期”(≤12周),但是新赛制下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只采用微缩大周期,又会阻碍运动员竞技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现代竞赛体制的发展要求运动训练实践主体必须将两种大周期结合起来,根据重要赛事的时间,安排好两种大周期的合理组合。

自马特维耶夫(Matwejew)“训练分期”理论提出之后,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竞技体育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奥运参赛成绩迅速提高,尤其是体能主导类竞技项目参赛成绩突出。但是,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重大赛事的增多、赛程的缩短以及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马氏“训练分期”理论划分的依据——竞技状态的形成规律受到来自运动训练实践的冲击和挑战。著名学者博伊科(Boiko)、维尔赫尚斯基(Verchoschanskij)和施纳伯(Schnabel)分别从运动训练实践以及人体生理负荷刺激适应原理的角度,对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分期”理论提出质疑,他们认为马氏“训练分期”理论忽略了“参赛”这一运动训练的终极目标,由于过分强调一般性训练,导致专项训练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强度上都与专项的要求脱轨。其次,运动员长期接受一般性训练的低强度刺激,机体很难达到或接近专项生理负荷要求,最终导致人体生理和心理的疲劳,比赛过程中自然不会出现最佳竞技表现,其结果必然是参赛成绩下降。我国学者卢锋[15]则认为“训练大周期不是根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过程来划分的,而是根据运动竞赛(特别是重大赛事)来确定的,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由运动竞赛日程所决定的一个时间标志,使我们明确在某个时间片段中训练工作的重点和趋向”。 熊焰教授也认为训练分期的目的就是为了运动员通过调整竞技状态来主动适应外部条件的要求,即以运动竞赛日程的圈定来处理训练与竞赛的关系,最终为竞赛做准备[11]。在对马氏“训练分期”理论提出质疑的同时,维尔赫尚斯基在《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学:高级运动员训练的板块系统》[16](2005)一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板块系统”理论[17]。该理论以高水平运动员参赛为直接目标,以“单元”(Block)训练模式顺利实现了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形式及强度由单一小周期向另一小周期的跳跃式转变。“板块训练”理论强调训练强度与负荷的“集中效应”,即将突出专项特点的训练手段以“单元”(Block)的形式贯穿到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竞技状态”(Спортивная форма),它所揭示的发展“竞技状态”的规律性与方法原理是Л.П.马特维也夫教授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最重要的学术贡献[18]。虽然后来受到“板块理论”持有者质疑与攻击,但是马氏提出的运动员竞技状态与人体生物节律二者之间存在紧密关联,这不失为一种积极探索;至于说马氏理论缺乏自然科学成果数据的支撑,但那毕竟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当前科技发展之“矛”回击原始创新之“盾”,相反,我们要合理借鉴、吸收“分期理论”所揭示的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性,结合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合理安排运动训练过程。

3 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可调性

运动员竞技能力是竞技状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对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进行调控时,首先必须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进行调控与优化,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来源主要有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两部分(图3),其中,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主要受遗传效应的影响,而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训练效应、比赛效应和生活效应三个方面[19]。因此,训练过程必须始终将实现二者的最佳组合,作为运动训练实践主体的最高行为目标。运动员只有处于两种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状态时,才能在专项比赛中表现出良好地竞技状态,取得优异成绩。

图3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获得途径

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组成要素是发展变化的,同样建立在竞技能力基础之上的竞技状态也是一个动态系统。竞技状态的实质是运动员各竞技子能力非同步性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竞技能力水平状态[20]。对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智和知识能力进行干预、调节,可以间接对竞技状态进行调控。但是,运动员作为运动训练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竞技成绩的直接实现者,在选择调节方式、方法时,必须考虑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竞技水平和未来比赛的重要性,做到目标明确,方法、手段合理[21]。再就是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可调性表现出明显的项群特征[11],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临场可调性较弱,其有效的调节方法是通过赛前训练过程中控制负荷量和强度的合理搭配(图4),诱导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下一次重大赛事中达到最高水平,从而保证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创造更优异的成绩。

图4 运动负荷与竞技状态变化规律

4 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运用

4.1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在速度性项群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实施

马特维耶夫(Matwejew)“训练分期”理论提出的依据,主要来自对部分体能项目教练员训练计划的分析与总结[23]。虽然国外部分学者认为该理论缺乏对实践经验到训练理论提升过程的科学解释[24],但“训练分期”理论自问世之后却迅速传播到东欧、亚洲以及后来的西欧国家[25],成为世界范围内对竞技训练,尤其是体能类项目训练极具影响力的支柱理论并一直沿用至今,足以说明该理论的价值。由于适宜竞技状态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年度周期性特点,教练员通常以年度训练作为组织系统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单位,而运动训练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则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的大小周期呈现出来的。训练大周期(包括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的划分必须以运动员参加重大赛事获取理想成绩为目标,并以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为依据。在训练大周期内,运动员机体在适应性机制、动员性机制以及保护性机制的交替作用下,通过训练、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周期性的循环往复,使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依比赛系列以及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年度训练大周期主要有单周期(包括单周期双高峰)、双周期和多周期三种类型。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项群及中等时间的耐力性项群中的大多数项目,以及许多技能主导类项群的单人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均采用双周期安排[6](图5)。

图5 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全年双周期训练分期图示

该训练组织模式中,两个周期分别历时18周、30周,第一周期“准备、比赛和恢复”三个阶段采用了“5+3+1”模式,第二周期采用“7+4+1”模式,这一分期模式与马特维耶夫(Matwejew,1965)提出的单周期训练过程基本模型一致(图6),“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三个阶段的时间分别为6个月、4个半月和1个半月,即符合4∶3∶1的时间比例关系。

4.2 “板块”训练理论在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调控中的运用

针对“分期训练”理论与目前训练实践存在的诸多冲突,前苏联学者维尔赫尚斯基(Verchoschanskij)在进行了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指出马氏“分期训练”理论已不适合指导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26],并提出了新的“分期训练”理论,即“板块”(Block)训练理论[27]。维尔赫尚斯基(Verchoschanskij)的“板块”训练理论有效解决了素质训练与专项训练的比例关系及前后顺序问题,克服了传统“分期理论”强调多种素质平衡发展的弊端(图7)。

图6 全年训练中负荷量、负荷强度的变化

图7 速度力量类项目双周期训练模式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竞技项目应注重不同能力的阶段性重点训练,在训练的不同阶段,甚至是在整个训练周期内将某一竞技能力,如速度、耐力或技术作为该时期的训练重点;而在另一个阶段内则必须将某一素质或能力的亚级因子,如速度耐力或途中跑技术作为该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逐步强化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专项”复合素质(图8)。而图7所反映的速度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就是抓住了该项群的特点,训练过程中始终将决定本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爆发力和技术作为训练的重点,同时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设置了两个“力量单元”,通过力量能力的突前发展带动其他能力的提高。

图8 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专项复合素质

4.3 新赛制下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良性转移

4.3.1 科学掌控运动训练方向

运动训练实践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对运动员施加不同强度负荷刺激,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目前,学界对这一过程的理论阐释主要有“超量恢复”(Super compensation)学说及“疲劳适应”(Fatigue adaptation)学说。虽然“超量恢复”(Super compensation)学说及“疲劳适应”(Fatigue adaptation)学说都试图解释运动员在运动负荷刺激下竞技能力提高这一事实,而且“适应”理论在“超量恢复”(Super compensation)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适应”带有明显的个体化特征,同时受到人体生理极限的限制,适应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刺激,而且受中枢神经的协调和支配。但是依据“应激”理论将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基础归因于机体的“适应”理论,同样缺乏大量具体实验数据的支持。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同样存在负效应[27]。也就是说它不但具有提高人体竞技能力的正效应,而且具有破坏机体的负效应(图9)。James Marshall[29]也用图示清晰地描绘出了运动负荷及其竞技表现的综合效应(图10)。徐本力[30]教授经过研究指出,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之后的2005年共计参赛18次,其中获得冠军多达13次,但始终没有接近或超过雅典奥运会上创造的优异成绩。显然,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竞技高峰年之后安排高强度、大比赛量的训练模式违背了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联邦德国著名运动训练学学者葛欧瑟(Grosser)教授早在1982年就指出:一个奥运会冠军,在其参加奥运会夺冠之后的第一年,一定要安排为“恢复年”,应明显的降低训练负荷,这一年应属于恢复性训练,是下一届奥运会4年全周期中负荷与竞技状态最低的一年[3]。而刘翔的“恢复年”内却安排了历年最大的比赛强度和比赛量,导致机体难以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得到恢复,加剧了疲劳,为后期受伤以及北京奥运会退赛埋下了隐患。因此,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负荷量和强度,在运用“超量恢复”(Super compensation)学说及“疲劳适应”(Fatigue adaptation)学说解释运动员竞技能力变化的同时,科学实施运动训练计划,合理诱导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将运动训练“负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不断强化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正效应”。

图9 运动成绩的疲劳适应模型

图10 负荷刺激后机体的疲劳适应效应

4.3.2 运动训练实践要认清“专项”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外就提出了专项本身是运动员专项训练的核心内容这一命题,并指出完整的专项练习是集身体各种不同能力为一身,对机体构成最全面和最适宜刺激的训练手段,从而以突出整体和综合性为主要特征的专项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在将专项本身作为发展训练能力的重要手段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训练的负荷,尤其是强度的问题,尽量做到负荷上突出强度,内容上突出专项。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能主导类项目普遍存在平均训练强度过高,突出强度较低的问题。这种状况影响了运动员专项的训练和专项能力的提高,应当予以重视。但是,强调完整的专项训练并不意味着盲目增加训练的强度,过高的训练强度并不能解决专项训练水平问题,甚至还可能对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所以,与“专项”脱节的训练实践不可能有效指导“专项”的训练,甚至会将训练引向歧途。

4.3.3 合理运用“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

前苏联学者维尔赫尚斯基(Verchoschanskij)提出的“板块”训练理论,它作为高水平运动员赛间有效训练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国际、国内田坛赛事多、赛程短与最佳竞技状态形成、保持这一矛盾,同时也可以强化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单个薄弱因素[19]。作为赛间短期训练方法,“板块”训练理论所倡导的这种小周期又不同于传统大周期中的“小周期”,在传统周期中,小周期是大周期的基本组成单位,而板块结构中的小周期,却有“准备期、比赛期及恢复期”这一完整结构。

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将训练大周期划分为:准备期、竞赛期和恢复期三个时相,与此相对应,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要经历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发展竞技状态, 它针对全年内重大赛事,使运动员在1~2次比赛中获得最高成绩。由此可见,“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出发点以及预期目标并不同。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使运动员在一次重大比赛中获取最好成绩,而是关注运动员在多年、多个奥运周期甚至整个运动生涯中多次冲击最好成绩。而“板块”训练理论着重强调临赛前、赛间,针对运动员的某一项薄弱素质,采用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专门化设计[32],在短期内通过集中负荷效应发展运动员的某一两种素质,使运动员在大赛中充分发挥其长板优势的同时努力克服其短板效应,实现参赛过程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点与面有效融合。

“分期” 理论是对“板块”训练理论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同时也是当下适应新赛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二者存在耦合与互补。教练员在日常训练、赛前调控、赛间训练过程中,必须将其融合起来加以运用。但遗憾的是,国内个别文献仅仅从集中负荷的长期延迟效应这一视角,得出“板块”训练理论存在着理论缺陷这一结论[33]。持此种观点的研究者虽然注意到了“板块”理论的适用对象是具有获得优异成绩的高水平运动员,但是,并没有对比这部分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运动员的生理差异以及“疲劳——适应”的速度,而是一味地将带有普遍适应性的集中专项负荷的长期延迟效应推而广之。

当速度性项群的某一个竞技项目或整体竞技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时,我们不能只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上,而更重要的是应该对训练的理念和思路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赛事不断增多的大背景下,顺利实现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良性转移,创造优异参赛成绩。

[1]刘建和,姜涛,李林.目前竞技状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学,2007,27(7):70-74,85.

[2]迪特里希·哈雷.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M].蔡俊五,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12,27.

[3]葛欧瑟.运动训练学[M].田麦久,译.北京: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编印,1983:80.

[4]B.H.普拉托诺夫.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M].陆绍中,译.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编印,1986:78.

[5]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学会组编印,1983:174.

[6]张建华.竞技能力结构及其协调模型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4):59-62.

[7]熊焰,孔祥宁,李景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 (1):55-57.

[8]弗·纳·普拉托若夫.现代运动训练[M].唐礼,高大安,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9]TUDOR O.BOMBA.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M].USA:Human Kinnetiechs,1999.

[10]顾季青.峰前状态理论及可测量类项群中国优秀运动员峰前状态的评定与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1]熊焰.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J].体育学刊,2004,11(3):128-130.

[12]VERCHOSCHANSKIJ J.V.Das Ende der “periodisierung” des Sportlichen Trainings im Spitzenspot[J].Leistungssport,1998(5):14-19.

[13]马特维耶夫·列·巴.运动训练理论[M].姚颂平,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14]何蕊.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辩证统一[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11(6):67-69,84.

[15]卢锋.关于竞技状态几个问题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19(2):42-46.

[16]Верхошанский Ю.В.Теория и методология спортивн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блоковая система тренировки спортсменов высокого класса[J].Теория иПрактика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2005(4):2-14.

[17]姚颂平.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现代分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3-10,20.

[18]姚颂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12,32(5):3-11,33.

[19]吴长稳,张健,于奎龙.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热点与前景展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2):68-75,107.

[20]李赞.竞技状态的属性与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3):73-76.

[21]姜涛.关于竞技状态相关问题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9,16(1):82-84.

[22]葛欧瑟.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88-189.

[23]SELUJANOV V.H.Die historisch-wissenschaftliche Einordnung der Konzeption der “periodisierung des Trainings” und ihrer Kiritik[J].Leistungssport,2011(2):11-13.

[24]陈小平.训练学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11-13.

[25]Матвеев Л.П.П роблема периодизации спортивной тренировки[M].Физиче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и спорт,1964.

[26]Verchoschanskij J.V.Effektiv trainieren[M].Berlin,1988:149.

[27]张建华,杨国庆,孙璞.运动训练的负效应及其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11(4):63-66.

[28]Verchoschanskij J.V.Die Prinzipien der Origanisation des Trainings von Sportlern hoher Klasse im Jahreszyklus[J].Teorijai praktika fizic Kult,1991(2):24-31.

[29]JAMES MARSHALL.Advanced strategies for bringing your performance to a peak at just the right time [EB/OL].(2012-06-11)[2014-03-20].http://www.pponline.co.uk/encyc/periodisation.html.

[30]徐本力.从潜能学角度对刘翔打破男子110 m栏世界纪录若干非常态因素的训练学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191-195.

[31]LOREN Z F, CHIU M S.The fitness fatigue model revisited: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 short- and long-term training [J].Strength Conditioning J, 2003, 25 (6):42-51.

[32]许世岩.板块结构下的集中负荷效应训练[J].体育学刊,2008,15(9):84-88.

[33]崔东霞,李钊.比较与批判:生理学与方法学视野下的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4):72-75.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项群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竞技精神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花与竞技少女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