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以学定教”的思考与实践

2014-03-22 21:58吴君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定以学定教统计表

吴君

2011年版新课标实施以来,一线教师积极推行新课程理念。“以学定教”的学习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导更加具有针对性,在疑难处点拨启迪。但“以学定教”的学习方式还很少有教师在低年级课堂上进行尝试,主要原因是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自己学习的能力还比较弱,同时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特别高。作为一名长期在第一学段任教的数学教师,我认为如果教师前期能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课堂有效组织,处理好学生的生成,我相信“以学定教”的课堂在低年级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一、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找准起点

在我们第一学段教学中,时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教师刚刚开了个头,一些学生就脱口而出把后面的知识讲了出来,弄得教师很尴尬。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如果我们还按教材的起点去设计,显然不符合实际。

例如:教学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拿出1元的人民币)这是……

生:这是1元。

师:你能拿出和1元同样多的人民币吗?

生1:两张5角的。

生2:10张1角的。

生3:5张2角的。

……

师:为什么5张2角的和一张1元的一样多呢?

生:因为5张2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师:所以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

第二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小明想买1元钱的尺子,小亮想买1角钱的卡纸,你能帮帮他们吗?

(1)拿一拿,你有几种方法?(在学具中拿)

(2)小组交流。看看其他小朋友的拿法,是不是和你一样?把你的拿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

(3)全班交流。把不同的方法写在黑板上。

师:看到小朋友有这么多的付钱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不同的付钱方法都可以,从而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教学实践,教师始终扶着学生走,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好学习的起点,经过调查,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各种纸币、硬币,或多或少都用钱买过东西,大多数还会使用、换算,于是在第二次教学时,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尝试付1元、1角钱。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就会有不同的付钱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不同的付钱方法时,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学定教”,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不失为有效学习的一剂良方。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探究难点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做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

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时,我选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统计”这一内容,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都能根据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也知道同一事物可以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能从不同统计表中分析表中各数据,那这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出示情境图后提问:请你仔细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图上有小兔、小狗和小猴。

生2: 我看到有的小动物在跳高,有的小动物在跑步。

师补充:是的,有的小动物参加跳高,有的小动物参加了长跑比赛。

师: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1: 我想知道有几只小兔。

生2: 我想知道有几只小狗,我还想知道有几只小猴。

生3: 我想知道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生4: 我想知道跳高的有几只小动物,长跑的有几只小动物。

师: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吗?请你把你想知道的记录下来。

让学生记录在事先准备的格子纸上。

师展示学生的记录单,其中有的没有记录完,有的记录得有点凌乱,最后展示一个学生的记录单:

小兔 2只 小狗 5只 小猴 6只

跳高 5只 长跑 8只

一共 13只

师问:你觉得这张记录单记录得怎么样?

生:很清楚。

师问:能说说他是怎么记录的吗?

生:分类。

师:怎么分的呢?

生:按照比赛的项目可以分为跳高和长跑。

生:按照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小兔、小狗、小猴。

师:是的,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制成不同的统计表。

师:你们看到这两张表格有什么要和大家说的呢?

生1:小猴最多。

生2:小兔最少。

生3:长跑的比跳高的多。

......

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我让学生从图中先数一数、填一填,发现书上给出的统计表的数据非常容易,但是学生对这张统计表的含义理解不深,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因此在这个片段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让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体验统计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生数据观念的培养上。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并亲身经历记录下想知道的问题,引发统计的需要。其次,我先让学生试着把自己记录的内容进行分类,加深理解用统计表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最后,让学生分析统计表的内容,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思考到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过程。

三、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体验概念

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掌握知识的过程。

例如:“米的认识”教学

第一次教学时,我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1米”,并让学生闭上眼睛,把这把米尺的长度记在脑子里。结果第二天上课,我请学生伸出手表示1米的长度,很多学生对“1米”的概念模糊不清,看旁边的同学怎么伸,他就怎么伸。

第二次教学实践片段:

师:我们学校来了一位木工修课桌椅,修到一张桌子时,少了一个桌面,这可怎么办呢?

生:再做一个桌面。

师:是呀!木工师傅准备用木头做一个桌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桌面有多长吗?

生:有这么长。(用手势表示)

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东西来比一比、量一量桌面有多长?

(小朋友们一下子忙开了,都在量桌面的长度)

……

汇报:

生1:我量出有5个多的铅笔盒那么长。

生2:我量出有4本多的数学书那么长。

生3:我量出有8个多的手掌那么长。

生4:我量出有13张多的小卡片那么长。

……

师:同样长的桌面,可你们量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生:量的东西不一样,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怎么办呢?

生1:都用铅笔盒量。

生2:不行,不行,铅笔盒有长有短。

生3:那就用数学书量,数学书一样长。

这时,其他小朋友似乎同意了他的看法,课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可没过一会儿,马上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这样也不行,我们有数学书,可木工师傅没有啊!”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虽小,但其内心蕴藏着无限的学习潜力。从学生“遇到麻烦”,进而自主思考解决矛盾,理解使用统一的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同时还懂得没有尺,也可根据实际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再次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增强了对长度概念的加深。顺学而导,极大地拓宽了低年段学生学习的空间,也给教师以更大的选择。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孩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找准起点、探究难点、体验概念,是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一个良好途径,在低年级数学课堂同样值得探究与尝试。

猜你喜欢
学定以学定教统计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以学定教,让练习课充满活力——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为例
“以学定教”模式下有效编制“导学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