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成
摘 要:认知诗学主要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是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它既关注文学文本,又重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文本的互动与交流,是对整个文学活动的再评价。从认知诗学角度构建视点阅读教学过程,既是对阅读心智过程的分析,又能展示出语篇文本的意义。同时,利用认知科学有关的研究方法,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视点模式对语篇的全新解读方式不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而且会提高阅读者的语篇鉴赏水平。
关键词:认知诗学;阅读模式;视点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03-02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是学生的理解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大部分学生阅读时只片面地理解了词或句,但涉及到语篇的主旨大意时,都甚为费解。这与多年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分强调语法、词汇和语音的讲解分不开的。教学的材料通常不是一个个独立的词或小句,而是一个语篇,如何在准确理解语篇的组成形式基础上有效把握语篇主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试探讨一种认知诗学视野下的视点阅读模式。
一、阅读模式
学术界对阅读教学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阅读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交互模式和心理图式模式以及语篇分析理论。“自下而上”模式基本上是一个读者被动地通过视觉接受文字符号,运用词汇、语法知识,通过解码、编码和转换等手段机械地理解文本意义的过程。而“自上而下”模式是对上一模式反驳,它过分地强调读者的背景知识在理解中的作用,把阅读过程看作是一个包括预测、选择、检验、证实4个步骤的认知过程。虽然增加了对非语言因素“世界知识”的关注,但却忽视语法、词汇等基本语言知识对阅读的作用。“交互模式”综合了以上两种模式,认为阅读过程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读者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心理图式模式与“交互模式”大致相同,都强调背景知识如语言知识、世界知识以及篇章结构和类型等知识的作用。语篇分析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充满活力的认知过程。语篇是由语言符号组合而成,却涵盖了作者思想情感和社会文化等信息。语篇分析理论从多层次、多角度对语篇结构、主述位结构、衔接手段和信息流程进行分析处理。这些认知模式的建构为认知诗学中的语篇视点理论等提供了理论基础[1]。视点是认知处理的要素,语篇中对视点的选择和安排体现了作者对信息的认知过程。
二、视点阅读模式
视点是认知诗学领域中一种特殊的图式,是制约语篇深层机构(即语义)的一种图式,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和态度,支配着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结构的组织。视点可分为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心理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2]。作为认知处理过程中的一个要素,视点在认知处理过程中反映着认知。在阅读过程中,视点的选择和处理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涉及图形背景、情感、想象等多个认知方式的交叉运用,读者对视点的把握程度影响着其把握作者或叙述者观点和态度的精准性[3]。它在认知诗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视点理论对文学文本的分析,有利于读者通过把握语言形式进而深入地理解以及全面地把握文章的主题、人物的特性等各方面。
(一)时空视点与图形/背景的形成与对立
人们在观察客观世界或呈现对象世界时,总要依托一定的时空角度和位置,包括时空的起点和移动顺序,这就是时空视点。时空视点又分为时间视点和空间视点。时间视点主要通过副词、动词的时体变化和状语短语来标记,从发话人的角度出发,以动词的不同时态表现过去、现在或将来某一时间内所描述的行为和状态,同时也可通过语篇中时态的相互照应来说明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空间视点主要通过地点状语,指示代词、指示动词来标示。时间标记语用来确定时间顺序及其语篇的文化背景。空间标记语用来指示空间位置和移动及语篇的情景语境。时间和空间标记语一方面可以标记视点,另一方面可以突显视点,吸引阅读者的视知觉。阅读者以视点为聚焦点结合已有的图式和百科知识进行加工解码,将栩栩如生的故事的镜像投射到读者的大脑中。空间视点和时间视点结合起来则构成语篇的文化背景和情境语境。因为语篇是情景中的语篇,所以,要分析语篇必须首先了解语篇产生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4]。在某种程度上语境理论与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具有相似性:即心理图形对应上下文语境,心理背景中前景对应情景语境,而后景则对应文化语境。语境的引入能使语言形式与某个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从而使语言变得活跃,更有生命力[5]。在阅读过程中,时间视点和空间视点一方面帮助阅读者快速建立语境,而语境将为读者提供一个上下文的关系,使词汇意义与句子的含义表现得更具体明确。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视点刺激大脑认知加工,激活大脑中已有的图式和语言知识,展现文化语境。而文化语境在阅读过程中往往是作为一种背景知识出现。一般来说,掌握的文化语境越多对语篇的理解就越透彻,以便从更宏观的角度全方位地兼顾语篇的各个层次。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视点、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同语境的作用一样,它们相互依存,同时作用于读者的阅读心智。读者在阅读《新视野大学英语2》Love under the Nazis一文时,通过对文中时间视点载体:winter day in 1942,空间视点载体——Nazi concentration camp的聚焦,脑海中就会涌现出二战期间的文化背景,纳粹残暴的组织和无情的杀戮,生命时刻处于危险边缘,在朝不保夕的危险境地,一个小女孩的一个普通的苹果显得是多么的珍贵,读者对文化语境的视点解读,将对语篇结构和文章的主题有更深刻的认知。
(二)观念视点与情感体现
观念视点(ideological point of view)指的是作者/说者对具体语篇/话语所述内容和对象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 任何言语行为又必然蕴涵着说话者或显或隐的价值判断, 因此,语篇分析离不开观念视点的解码。关于观念视点的标识,Fowler指出主要有两种,一是情态,包括情态助动词、情态副词或句子副词)、评价性形容词及副词、有关认识、预言和评价的动词以及全称句。二是语体,包括个人语体、社会语体和功能语体[6]。Michael Short认为价值和观念倾向性词语、社会指示语里的“称呼语系统”[7]都对观念视点有很好的体现。语篇是一个包含作者态度、语篇人物思想的综合体,所以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情感的过程,分析语篇阅读活动的情感过程,更接近语篇的本质。情感过程在对语篇阅读活动的解析,可以结合情感在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这4个维度中的传递来认识。作者将自己对世界上不同事物的情感通过表达观念视点的语言的手段蕴含到文本中起到加强和突显作用引起读者聚焦,读者根据自己的情感认知,进入到作者在文本中营造的情感世界,从而将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审美情感。所以说阅读过程是一个以情感为线索,作者与读者交流认知思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情感传递最为人们关注,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将文本的情感上升到了审美情感。而审美情感的体验是最接近文学本质的情感过程的。也就是说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语篇,不仅要准确理解语篇的组成形式,还需要积极调动自身的心理机制,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百科知识,发挥主观联想和激发情感,在心理空间上对语篇的概念进行语义加工和理解。《新视野大学英语1》Deep Concern一文中,作者在描述Sandy 父亲对她听音乐的态度时运用了Horrible stuff——awful---tuneless, offensive lyrics——have a negative influence ——terrible等承载观念视点的语词,上述评价性形容词饱含情感和不满的态度,给读者生动逼真地展现了一位对孩子喜欢音乐表示不解的父亲形象。endprint
(三)心理视点与想象体验
在语篇分析中,叙述视点的分析侧重于说话人/受话人关系(含作者/读者关系)。叙述视点的语言标记主要是人称。非文学性语篇表达的一般都是作者本人的经验或意见,因而大多是第一人称叙述视点[8]。第一人称的笔调显得亲切,易与读者拉近距离,产生思想和感情的共鸣进而激发想象。想象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是阅读活动中的重要素质。首先,读者依照头脑中所储存的表象,结合文本的描述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跨越到对文本的理解中。其次,作者与读者互动将存留在头脑中对文本抽象的印象具体化。最后,读者结合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对文本内容进行创造联想,进而拔高主题升华。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A Good Heart to Lean On为例,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点,将自己作为整篇文章的叙事者,以作者自己与父亲在一起生活的点滴故事为叙事载体,令读者通过自己的思维,了解故事发展的过程;另外一方面,第一人称叙事视点,易引起读者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读者在阅读中,融入到故事情节中,结合作者描述的事件进行想象,在大脑中对所描述事件加工、处理形成对文章主题理解的升华。
认知诗学主要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是语言学与文学相结合的新学科。它既关注文学文本,又重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文本的互动与交流,是对整个文学活动的再评价。从认知诗学角度构建视点阅读教学过程,既是对阅读心智过程的分析,又能展示出语篇文本的意义。同时,利用认知科学有关的研究方法,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视点模式对语篇的全新解读方式不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而且会提高阅读者的语篇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5〕谭晨.认知诗学视野下的文学阅读[D].四川外语学院,2010.8,9.
〔2〕〔8〕熊沐清.论语篇视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1):21-22,21.
〔3〕李良彦.认知诗学视域下的文学阅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72-74.
〔4〕张德禄,刘汝山.语言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外语学院出版社,2003.252.
〔6〕Fowler, R. Linguistic Critic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88.
〔7〕Short, M. Understanding texts: point of view.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4.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