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与司马懿关系考论
——兼及魏明帝朝的政治

2014-03-21 13:02林榕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将军司马懿大臣

□林榕杰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 030024]

史称魏明帝曹叡“沉毅断识”,司马懿“聪朗多大略”,君臣二人之间可谓相得。但如果对历史真相深入探究,两人之间关系尚有一些复杂微妙之处。研究魏明帝与司马懿的关系,对深入认识魏明帝其人以及全面把握曹魏太和、青龙、景初年间政治具有一定意义,并对了解司马懿政治生涯中这一重要阶段乃至分析司马懿对曹魏政权的真实态度也不无价值。魏明帝与司马懿的关系,可以视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类型的君臣关系,故值得加以深入研究。

司马懿较早就获得了曹丕的信任,并与陈群、吴质、朱铄号为“四友”。在黄初年间,他职位上升较快,从尚书、御史中丞、尚书右仆射到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黄初七年(226)五月,魏文帝曹丕临终前,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受遗诏辅佐嗣主[1]卷二,《文帝纪》:86。这时司马懿已奠定了在魏国政坛的显赫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位辅政大臣中,曹真、陈群、司马懿居于朝中,而曹休仍在地方。后来孙资提到魏明帝即位时“犹有曹休外内之望”[1]卷一四,《刘放传》附《孙资传》注引《孙资别传》:460,当是指他不满于在外任。曹休、曹真原来与曹丕“同止”,曹丕嗣位后又都委以方任。但在黄初三年(222),曹真被召回京都,并任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而曹休则未回到朝中。

黄初七年八月(距曹丕去世仅三个月左右),孙权围曹魏所置江夏郡,又遣其将诸葛瑾等攻襄阳。当时魏国朝议欲发兵救援江夏太守文聘,但明帝指出“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1]卷三,《明帝纪》:92。不久孙权果然退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那时明帝仍派司马懿往援荆州[2]卷一,《宣帝纪》:4。以前曹丕出征时,是让司马懿负留镇、居守之责,而后者过去也未作为统帅率军征战过,因此明帝的这一安排当另有用意。而司马懿在击退了进攻襄阳的东吴诸葛瑾等部后,仍未回到朝中。

魏明帝即位不久就在一次他并不以为忧的战事中将司马懿派到地方去,使他成为朝中三位辅政大臣中最早离开洛阳的一个,这或表明魏明帝不愿他继续参与朝中政务。而对曹休来说,那时不在朝中的辅政大臣就不止他一人了,因此明帝此举对他或也有某种安抚作用。

同年十二月,魏明帝以太尉钟繇为太傅,征东大将军曹休为大司马,中军大将军曹真为大将军,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镇军大将军陈群为司空,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在这一次任命中,曹休获得了大司马这一显赫官位,班在曹真之上,这应该是明帝在仍不让其入朝的情况下对他的安抚。而曹真则成为大将军,表明他仍受明帝器重。陈群转为司空,虽位在华歆、王朗之后,但他仍录尚书事,说明他属于朝中实权人物。而司马懿转为骠骑大将军(《晋书》上为“骠骑将军”),仍位居陈群后,而且应不再录尚书事。明帝的这种安排可以说对司马懿稍有所抑。

太和元年(227)六月,魏明帝诏司马懿屯于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这样,司马懿被正式委以方任。以往魏文帝在东线扬州方面、南线荆州方面及西线雍、凉方面派夏侯氏、曹氏重臣统御诸将,此时明帝让司马懿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可以说部分改变了这一政策。

太和二年也就是蜀汉建兴六年(228),诸葛亮首次北伐,魏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诸葛亮。在西线局势相当紧急的时候,魏明帝派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这样他成为又一位离开洛阳的辅政大臣。后来张郃击破蜀汉军队于街亭,诸葛亮退走[1]卷三,《明帝纪》:94。同年九月,曹休被东吴陆逊击败于石亭,不久即去世。他是四位辅政大臣中最早去世的一位。

太和四年(230),曹真迁大司马,其让出的大将军一职由司马懿接任①。这一任命应是在伐蜀前对司马懿的劝勉②。七月,曹真与司马懿分路伐蜀,此次司马懿表现较为积极。到九月,因为大雨,魏明帝诏曹真、司马懿班师。司马懿主张魏国应采取“先吴后蜀”的统一战略,但曹真此次大举伐蜀或表明他的统一战略与司马懿并不一致。

次年三月,曹真病逝。这时,原先的夏侯氏、曹氏重臣大都已经去世,而新一代尚难以托付重任。而在此前的二月份,诸葛亮又一次出师北伐,魏明帝将司马懿调到西线(当时曹真正在病中),都督雍、凉[2]卷一,《宣帝纪》:6。诸葛亮退军时,司马懿执意令张郃追击,后者被蜀汉军队射中后去世。魏明帝对此感到痛惜,但史书未载他对司马懿未理会张郃异议坚持让其追击是否有所不满。

青龙二年即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率诸军拒之。魏明帝下诏让司马懿坚壁拒守,以逸待劳[1]卷三,《明帝纪》:103。后来诸葛亮去世,蜀军退还。过去明帝曾支持曹真主动攻蜀,上一次诸葛亮北伐时他也未对司马懿下这样的诏令,但这次何以坚决要司马懿避战呢?或许他此时对司马懿统兵拒蜀有失望之处③。另外,上次与蜀汉交战张郃被射杀,魏明帝或担心魏军再受到重大损失。

次年,魏明帝改以司马懿为太尉,对后者而言这应该不能视为升迁(以往曹真为大将军时,班在太尉华歆之上)。司马懿过去得以任大将军正值需要其协同曹真伐蜀之时,而在诸葛亮去世后魏国西线压力已经减轻。不过,此后司马懿仍在雍、凉,未能回到朝中。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该年,明帝征燕王曹宇入朝。他少时曾与曹宇“同止,常爱异之”[1]卷二〇,《燕王宇传》:582。此时让其来洛阳,魏明帝有将委以重任之意④,并可能在以后任其为大将军。

景初元年(237),辽东公孙渊拥兵反,幽州刺史毌丘俭率诸军进击,但未能获胜。次年正月,魏明帝诏司马懿率兵讨伐辽东,并以毌丘俭为司马懿副手[1]卷三,《明帝纪》注引《毌丘俭志记》:112。当时散骑常侍何曾上表提出“陈师命将,则立监贰”,“盖以尽谋思之功,防安危之变也”,“宜选大臣名将威重宿著者,盛其礼秩,遣诣懿军,进同谋略,退为副佐”[1]卷三,《明帝纪》注引《魏名臣奏》:111-112。何焯《义门读书记》对此有以下评论:“孔明殁而军几乱,颖考(何曾字)置副之义,盖老谋也”[3]卷二六:431-432。然而细思何曾之语,或隐有对司马懿此次出师未必能取胜之忧。

司马懿离开洛阳后,曾回乡见父老故旧,并“讌饮累日”。他叹息为歌:“……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2]卷一,《宣帝纪》:10看来他对此次出征还是有信心的,但对获胜后的政治前途似无把握,且流露出退意⑤。

当时魏明帝决定发兵四万以征伐辽东,群臣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但这种意见未被他采纳——他欲增大司马懿克敌制胜的把握。司马懿率军到辽东后,取得几次胜利,后因连日大雨未能及时对公孙渊据守的襄平展开攻势。朝中有些人认为公孙渊“未可卒破”,应诏司马懿班师,但魏明帝并不同意。可见,当时应有部分朝臣对司马懿此次攻战辽东能否最终获胜抱持怀疑态度,而明帝则对出征将帅表现出信任。该年八月,司马懿斩公孙渊父子,平定了辽东。这次胜利对提高司马懿在朝中的威望还是较为重要的。

就在司马懿攻战辽东期间,魏明帝又征燕王曹宇到洛阳。十二月,明帝在病重时,以曹宇为大将军,使他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值得注意的是,魏文帝临终前委任的四位辅政大臣中宗室大臣与其他大臣各有两位,而明帝病中委任的五位辅政大臣中只有一位非夏侯氏、曹氏大臣(即便秦朗以前也被曹操视为“假子”)。过去他免掉司马懿的大将军职而让他转任太尉,或是有意空出此一职位“留待后用”。而曹宇等人显然对司马懿有戒备心,为防止他回洛阳,就借口“关中事重”使魏明帝下诏让他从河内西还关中[1]卷三,《明帝纪》注引《魏略》:114。

而魏明帝素所信任的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与曹肇、秦朗等关系不睦,他们借机劝说已病重的明帝让曹爽、司马懿代曹宇等人辅政。当时洛阳朝中应还有其他大臣也可受“托孤”之任,但刘放、孙资推荐司马懿,可能是认为只有他能与魏宗室抗衡,再加上他们两人与司马懿关系或不一般。在此还有必要提及的是:辽东平定后,刘、孙二人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1]卷一四,《刘放传》:457,这说明他们当时是支持司马懿率军进攻辽东的⑥。

魏明帝最初所任命的辅政大臣中没有司马懿,表明他对司马懿在政治上并不完全信任。此时他听信了刘放、孙资的话,下诏召回司马懿。但明帝见曹肇后,“意复变”,又下诏阻止司马懿前来[1]卷一四,《刘放传》:459。可见,他对司马懿的疑心仍在起作用。但刘放、孙资再次面见明帝,而曹爽为代曹宇掌握秉政大权应也会支持他们(如果曹宇秉政,曹爽只会是“配角”),于是明帝再次下诏让司马懿回洛阳,并将曹宇等四人免职 [4]卷七四:2343-2344。

这样,曹宇、曹肇等就失去了对政局的影响能力,以后在曹爽执政期间他们也是受到排斥的。魏明帝临终前执司马懿手并看着太子说:“死乃复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与爽辅此。”[1]卷三,《明帝纪》注引《魏氏春秋》:114这是他在临终前对司马懿表示完全信任,并企图对后者“动之以情”。

魏明帝在位期间,司马懿几乎一直未在朝中,这应表明他在政治上并不完全受明帝信任。此中原因究竟何在?这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首先,过去曹操对司马懿并不很信任。史载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曾“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他还对曹丕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2]卷一,《宣帝纪》:20而曹叡少时常在曹操左右(并被曹操视为将继承他与曹丕基业的人),在曹操去世时已十多岁,应能知道他对司马懿的疑虑。其次,高堂隆的警告对明帝应有影响。黄初年间曹叡为平原王时,高堂隆曾为平原王傅。[1]卷二五,《高堂隆传》:708曹叡即位后,他任过散骑常侍、侍中等要职。在陵霄阙“始构”时,有鹊筑巢于其上。高堂隆借此对魏明帝说:“天意若曰,宫室未成,将有他姓制御之,斯乃上天之戒也。”他在临终前又直言:“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1]卷二五,《高堂隆传》:716以明帝之“沉毅断识”,对高堂隆的话当有所思。明帝生病时起初安排多位曹氏、夏侯氏要员为辅政大臣,或表明他对其身后之事的某种担忧。但病中的他又听信刘放、孙资之言,诏司马懿入洛阳,后来裴松之就认为“魏室之亡,祸基于此”⑦。王夫之也指出:“司马懿之逆,刘放、孙资进而授之也。”[5]卷一六:540不过,二人当时应未想到司马懿的后人会篡位。

为深入研究魏明帝与司马懿的关系以及当时魏国政治中的潜在矛盾,还有必要分析朝中重臣陈群与陈矫对司马懿的态度。在目前的三国史研究中,学界对这两位曹魏大臣的重视程度尚有不足。

陈群与司马懿在黄初年间都曾任职于尚书台,后并录尚书事,又都成为曹丕临终所委任的辅政大臣。在魏明帝时代,与司马懿长期在外不同的是,陈群一直在朝中,以司空录尚书事,掌握实权。太和年间,时任侍中的吴质有一次曾对魏明帝说:“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次日,魏明帝即“有切诏以督责”陈群。[1]卷二一,《王粲传》附《吴质传》注引《质别传》:610然而,陈群其实“前后数密陈得失,每上封事,辄削其草,时人及其子弟莫能知也”。后来有人即指出他“谈论终日,未尝言人主之非;书数十上而外人不知。君子谓群于是乎长者矣。”[1]卷二二,《陈群传》注引《袁子》:638魏明帝肯定深知陈群为人,他对后者的“督责”应是作出一种姿态,给亲司马懿者看的,他是不会召回司马懿让他录尚书事的。吴质去世后被谥为丑侯,因其以往“怙威肆行”,但与此事或也不无关系。这里附带一提的是,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在青龙二年鸩杀其妻夏侯徽后迎娶吴质之女。

据《三国志·陈矫传》注引《世语》记载:魏明帝“忧社稷”,问长期任尚书令的陈矫:“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他的回答是:“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魏明帝对司马懿是否为社稷之臣有疑问,陈矫的回答只会增其疑。而他之所以问及陈矫,应是因为他知道后者不是司马懿之党。陈矫曾被陈群荐于曹操,黄初年间他在陈群之后任尚书令,因此他与长期录尚书事的陈群应有较密切的关系。他的话或也反映了陈群的态度。而明帝对司马懿的看法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影响。陈群在青龙四年(236)去世,而陈矫在景初元年去世。陈群去世后,魏文帝临终前委任的四位辅政大臣仅剩司马懿一人了。但即便到此时,明帝也未让司马懿回洛阳录尚书事。

可以这样认为,魏明帝与陈群、陈矫存在一种政治上的“默契”,那就是不让司马懿回朝辅政,但对其统兵在外则示以信任⑧。这三人再加上曹真构成了魏明帝朝(尤其是前期)实际上的权力核心,而司马懿则被“拒之于外”。

至于在魏明帝时期司马懿对陈群的真实态度因缺乏相关史料,难以判断。不过,《通典》卷八三记载了以下一件事:陈群母亲去世后,魏明帝曾下诏:“司空今遭母忧,当遣使者吊祭如故事。”那时司马懿之弟尚书司马孚上奏:“寻故事,自魏兴,无三公丧母吊祭。”而韦诞、王肃、高堂隆、秦静等则援引汉代先例:“汉太傅胡广丧母,天子使谒者以中牢吊祭、送葬。”王肃还提出:“礼,臣有父母之丧讣,君吊之。吊诸臣之母,当从夫爵。”[6]卷八三:449司马孚之语或反映他(乃至司马懿)对陈群态度的“微妙之处”,而魏明帝在陈群母亲去世后欲遣使者吊祭也表现出他对陈群的敬重。

我们还可从另一侧面看出魏明帝对陈群与司马懿的不同态度:陈群之子陈泰在青龙年间就被魏明帝授以散骑侍郎,而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在少帝曹芳即位后司马懿辅政期间才得以任散骑常侍[2]卷一,《宣帝纪》:13;卷二,《景帝纪》:25,并由此走上仕途。至于原来与陈群、司马懿同为辅政大臣的曹休与曹真,前者之子曹肇在明帝朝任散骑常侍、屯骑校尉,后者之子曹爽在明帝即位后被任为散骑侍郎,后来又担任武卫将军这一要职。曹爽还成为魏明帝临终前委任的“托孤”大臣之一,而曹肇也一度如此。

有些研究者从当时寒门与儒学大族的矛盾出发考察魏明帝与司马懿的关系。他们认为,曹叡与曹操一样,属于(非儒家的)寒族,而司马懿则为儒学大族的代表[7~8]。不过,陈群也属于儒家大族,却尽心效力于曹氏政权,且颇得曹叡信任,因此用寒门与儒学大族的矛盾来解释魏明帝与司马懿的关系有一定局限性⑨。

结语

在曹魏从太和到景初年间的政治中,魏明帝无疑居于核心地位。他能稳固地掌握朝政,操控群臣。以“沉毅断识”一语作为对他的评价还是较为恰当的。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尤其强势皇帝)与辅政大臣之间或辅政大臣相互之间发生政治冲突的案例并非鲜见,不过这些在曹叡朝都未出现⑩。魏明帝并非全面排斥魏文帝所委任的辅政大臣,而是有亲有疏,并力求各得其用。

然而,魏明帝临终前却因他所亲信的刘放、孙资的进言(曹爽的态度或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犯了错误,让司马懿与较为平庸的曹爽一同辅政。此前,魏明帝对司马懿可谓能用之于外而不会亲近之——那些年间他对司马懿的使用表现出这位年轻皇帝在“政治艺术”上的成熟11。

至于“情深阻而莫测”的司马懿,从魏明帝的一些做法中应能大致清楚后者对他的真实态度。而他对魏明帝的态度或正如《晋书》所说“饰忠于已诈之心”,不过他仍能在外尽力国事以逐步巩固自己的声望,并且未有明显的培植亲信或拉拢政治团伙之举[9]。此时的司马懿,应已与魏室“心存芥蒂”,而其掩藏的政治野心也决定他不会是“纯臣”12。他和光同尘,与时舒卷,耐心等待属于他的时机。他后来也确实等到了,尽管这是在明帝去世之后。

注释

①这样司马懿应位居陈群前。

②这或也可视为魏明帝在不召其回洛阳的情况下对他的安抚。

③《晋书》中对司马懿统兵与诸葛亮交战有这样的评论:“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④曹真去世后,宗室大臣中缺乏可托以重任者,于是曹叡欲起用曹宇。

⑤从司马懿所用“待罪”一词或可见他有对魏帝不满之意。他在那时不可能预料到在其回师时魏明帝会病重。

⑥也有人认为他们与司马懿组成了“集团”,此说可为参考。

⑦不过,裴松之所言或有可商榷之处。即便魏明帝未让司马懿辅政,曹爽能否长期控制朝政也是有疑问的,尽管后来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的可能性会降低。

⑧上文提到的吴质对陈群的攻击,或也与他认为如果陈群继续辅政司马懿不可能回到朝中掌权有关。

⑨有人认为,在陈群去世后,司马懿获得旧世族的支持。参见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由此观点可以推知,在陈群辅政年代,从他与魏明帝的良好关系或可见此时的旧世族至少不反对魏明帝及其所代表的“寒门政权”。

⑩然而,在其后的魏帝曹芳时期这种冲突就出现了,并且造成严重后果。

11不过,司马懿在魏明帝时期转战南北,立下了一些战功,尤其是取得了平定辽东的胜利,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他的威望。魏明帝是否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及其后果,缺乏史料,难以判断。

12司马师因其妻知他非曹魏的“纯臣”而将她毒死,其父司马懿当也早非“纯臣”。

[1]陈寿.三国志[M].北京: 中华书局, 1982.

[2]房玄龄, 等.晋书[M].北京: 中华书局, 1974.

[3]何焯.义门读书记[M].北京: 中华书局, 1987.

[4]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5]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6]杜佑.通典[M].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7]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 黄山书社, 1987: 1.

[8]王永平.世族势力之复兴与曹睿顾命大臣之变易[J].扬州大学学报, 1998(2): 58-62.

[9]王晓毅.司马懿与曹魏政治[J].文史哲, 1998(6):87-95.

[10]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3.

猜你喜欢
大将军司马懿大臣
从驻扎大臣制度的演进看嘉道时期对新疆的治理
威风凛凛的“大将军”
败而不伤才能笑到最后
大将军搬砖
司马懿何以能绝处逢生
整饬、因循与苟且:驻藏大臣讷钦筹藏探论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老谋子司马懿
“彭大将军”也写诗
转危为安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