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批评导论》评析

2014-03-21 08:27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体学导论诗学

张 敏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州 贵阳550001)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是琼·博厄斯-贝耶尔教授2011年的新书,由英国Continuum学术出版集团出版,是一本有关于语言学、翻译学的批评导论。作者贝耶尔出生于英国约克郡,曾在德国生活、工作,时间长达20年,后回到英国东英吉利大学任教,并在该校创办了文学翻译硕士点。贝耶尔长期从事英德文学之间的互译,在相关领域著作颇多,2006年出版的 《翻译文体学研究》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作为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一。2011年的这又一力作--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从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着手,结合诗学和语言认知等内容,对翻译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研究,对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翻译研究批评导论》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五章,关于 “翻译、文本、思维和语境”,主要讲述了翻译基础理论,并通过对各类译文的分析凸显出文体学和文学翻译的视角。第二部分六到九章,关于 “翻译诗学”,主要讲述了诗歌翻译,同时也比较了其他类型的文学翻译以及非文学翻译。下文将分章节叙述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翻译研究批评导论》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实证解释翻译涉及的范畴,给翻译下定义不是件易事。Jakobson将翻译按其特征分为三类:(1)语际翻译;(2)语内翻译;(3)符号翻译。但贝耶尔就此分类提出了质疑,认为某些翻译具备了两种及以上的翻译特征。这要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影响翻译的要素。比如,一个人如何界定语言、思维以及文本形式等会影响其对翻译的定义。为了达成翻译的目的,方言、地方语、个人说话风格,甚至还有认知的不同阶段等都被纳入本书研究语言的范畴。翻译,可以被定义为包括原文本和译文本的一个过程。同时,贝耶尔也提出在翻译这一过程中内容和风格孰轻孰重的讨论。Sperber&Wilson定义 “风格是一系列言下之意”。交流的相关原则主要指表层意义和言下之意的表述 (语用学相关原则)。在谈及翻译风格的重要性时,贝耶尔从文体切入,指出翻译文学类作品 (尤其是诗歌)更应注重风格。书中提到,原文本中的 “头韵”在译入目的语时,无论材料属于文学文本还是非文学文本,译者都应尽力让译文本“说话”,展示出原文本的特点。事实上,风格固然重要,但要使文本内容和风格完全脱离开,只注重风格不注重内容,也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章讨论了翻译的 “可译性”与 “不可译性”,首先提出翻译的 “不可译性”的两个主要原因:(1)在文学文本中,“形”与 “意”的人为割裂,注定会导致翻译行为的失败;(2)不同语言的表现力不同。Nida的翻译等值论,包含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等方面。但贝耶尔通过译例分析,对 “对等”这一概念重新定义,认为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对等是很难的。译者侧重于强语言相对论时,认为不同语言的思维模式不同,翻译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不可译性”。而当译者侧重于弱语言相对论时,认为虽然语言表达出来的事物意义不尽相同,但说话人仍然可以掌握并表达出另一种语言中的习惯用法。这也是语言的 “可译性”。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体现出语言的较弱形式。贝耶尔举 “桥”为例,比较西班牙语和德语对 “桥”完全不同的理解——西班牙语把 “桥”描述成 “具有雄性特征的”,而德语则将其描述成 “具有雌性特征的”。另外,德语中对“太阳”和 “月亮”的理解也不同于英语。德语把 “月亮”说成 “阳性的”,把 “太阳”说成 “阴性的”,当然,德语中也有把 “月亮”描绘成 “太阳之妻”的说法。第二节介绍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区别和联系,认为翻译的类型是基于对文本的区分。实际上某个文本是 “文学的”还是 “非文学的”,划分起来并不容易。因此,贝耶尔提出将“文学翻译”之一概念领域拓宽,认为 “文学翻译”既包括对文学文本的翻译,又包括对非文学文本的翻译。

第三章批判性地对比了翻译的 “忠实”和 “创造性”。关于忠实,Nord用faithfulness来表示译文本和原文本之间的忠实关系,用loyalty来描述翻译主体之间的忠实关系。贝耶尔列出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策略的六大要素,包括原文本、原文作者、原文读者、主题、译文出版商以及译文读者等,并指出Nord这一观点的不足,认为无论是忠实于原文本、忠实于原文作者还是忠实于译文读者 (即 “受众”),文学翻译中都存在某些假设的对象,甚至是虚拟的对象。译者可以假设自身为原文作者,但其实这只是所谓的 “人格面具”。因此,译者只有成为真实的读者,才可以发挥其翻译的 “创造性”。贝耶尔认为,关于翻译的 “创造性”观点,因为文学文本的译者可以利用不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解读原文本,所以文学翻译比非文学翻译有着更大的开放性。书中所指的 “创造性”并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方面,而且还涉及文学方面的创造性理解,即文学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第四章介绍文本类型以及作为概念化 “混合物”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读者 (包括假设的虚拟的读者)这一要素或多或少影响了译者的策略,但不同的文本类型对译者的策略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贝耶尔提出有关于文本类型的两个问题:(1)译文是否常常要和原文保持相同的文本类型?(2)假设 “文学文本”是一种文本类型,那么“文学翻译”是否要归成另一种文本类型?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相对容易。从本书第一、二章所举译例中可以看出,译者将某部小说译成电影版本,或有关广告语的翻译等都对第一个问题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而针对第二个问题,贝耶尔结合前三章的内容,指出 “翻译可以增强原文的文学效果,使译本更有创造性”,并得出结论:文学翻译既是文献性的,也是工具性的。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的失去”和“翻译的得到”绝大部分取决于读者。因此,至少可以把“文学翻译”看作 “文学”的一个分支。多元系统理论认为“翻译文学是复杂系统的一部分”。原文本与译文本有所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译本被看作一种 “概念化的混合”。读者能否意识到某个作品是从其他语言的原文本翻译过来的,就要看读者对原语和译入语的结构是否非常清楚,以及对原作者和译者的写作风格是否足够了解。

第五章小结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前五章的要点包括:(1)翻译可以倾向于原文本 (即文献性翻译),也可以只体现文本的某个作用 (即工具性翻译);文学翻译两者都有,而非文学翻译只具备后者;(2)翻译 (常指非文学翻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而是改写;(3)翻译不仅是内容的传递,更是语言风格的传递;(4)风格是翻译的中心,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更加重要;(5)风格不仅仅是语言的要素,还体现认知的本质,对风格的翻译也是的对诗学效果、言下之意、思维模式、作者态度的翻译;(6)所有文本的翻译都应考虑读者这一影响要素,文学文本更应注意这一点;(7)与未被翻译的文学文本相比,译过的文本对读者的影响更大,特别是认知方面的影响;(8)文学翻译是对文学文本的翻译,也是以文学手段对其他类型文本的翻译;(9)译过的文学文本常被看作是真实的原文本和“想象的”译入语文本两者的 “混杂”;(10)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需要创造性;(11)译者总是要在忠实于原文、忠实于读者还是忠实于出版商或翻译所涉及的其它要素之间做出选择,这必然会影响其翻译策略;(12)翻译理论探讨的不仅是翻译的策略 (直译或是意译),还影响翻译的行为。

贝耶尔对前五章的内容作了归纳,认为文学翻译比非文学翻译行为和策略更加复杂。两者的思维不同,但所有的文本处理都会采用隐喻、模糊、象征等手段。

二、《翻译研究批评导论》第二部分的要点

本书第二部分用四个章节的篇幅,从认知诗学的视角来系统分析翻译现象。书中反复出现 “认知诗学”和 “认知文体学这两个术语,“但随着文体学研究领域从文本本身向认知思维领域拓展,‘文体学’用来描述更广的现象,2012年以来多数学术文章用 ‘认知文体学’来取代 ‘认知诗学’,因此 ‘认知诗学’和 ‘认知文体学’是流行于不同年代的学术术语,如今随着学科的发展几乎成了同义词。贝耶尔也强调了 “诗学效果。Chesterman指出 “翻译常被看作是在传递效果”。对于不同读者来说,翻译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诗学效果”的再创造,其实是对文学性的线索或某些 “文学标志”的寻找。译者在原文本中寻找并在译文本中再创造的五个 “诗学效果”可以归纳为:(1)情感效果;(2)读者或译者对文本言下之意的 “深挖”;(3)读者对文本意义及整个文本知识变化的理解;(4)文本带来的行为变化;(5)翻译效果等。

“翻译诗学”不仅是对诗歌的翻译,还包括对所有文学作品的翻译。贝耶尔于本书第九章再次强调翻译过程中“风格”的重要性,认为 “风格是认知的本质,这在对 ‘认知文体学’的认识中可以得到最好的检验”。

结语

《翻译研究批评导论》一书批判性地解读当下流行的各种翻译理论研究,作者贝耶尔不但对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熟练通透,而且对现代文体学和认知诗学的理论也能够运用自如。但是,贝耶尔在书中提出 “文学翻译是翻译,而非文学翻译则往往是一种改写”,笔者对于这一观点不甚苟同。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确实不同,区别主要体现在:非文学翻译的科学成分多一些,而文学翻译艺术的成分多一些;非文学翻译是翻译事实性的材料,而文学翻译是翻译虚构的文学材料;非文学翻译的责任大一些、灵活性小一些,而文学翻译的责任相对小一些、灵活性大一些。但“翻译是改写”的概念主要指的是翻译被意识形态、权力话语操纵的一面。Lafevere(1992)的 《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一书,指出 “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目的是什么,都反映了特定社会中的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以某种方式对原文的操纵”。这样的 “操纵”或者 “制控”在文学翻译中更加明显,因为文学语言不同于现实语言,没有一般现实语言的局限,更富有想象力,译者更需要发挥自身的 “创造性”;而且,文学翻译还可以超越某种意识形态。此外,《批评导论》虽然全书用英文写成,但所举译例大多为英德互译,对于不懂德语的读者来说,根本无法充分认识实践和理论的关联,只能从作者的评述部分做大概的理解。这也是其使用语言的局限之处。该书从 “认知诗学”这个新视角来重新探讨翻译中常见的问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说明 “风格”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对当今中国翻译界注重内容忽略形式的倾向发起了挑战。该书为译者做翻译研究提供了批判精神的模范,信息丰富,语言简明以及作者所站的高度等都是该书的特点,对进行翻译研究的学者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1]Abrams,M·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10th ed.)[M].San Franscio: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2011.

[2]Boase-Beier,J·A Critical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1.

[3]Ernst-August,G·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second edn)[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5.

[4]Gentzler,E·当代翻译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Lafevere,A·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M].夏平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6]朱天文·博厄斯-贝耶尔新著《翻译研究批评导论》(2011)评介[C].《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猜你喜欢
文体学导论诗学
背诗学写话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
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第三版)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