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胡健(.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沈阳000;.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沈阳000)
血浆C末端内皮素1前体与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性
李飞1,胡健2
(1.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沈阳110002;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沈阳110002)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Endothelin-1 CTerminus Precursorsand Hypertensive RenalDamage in Chinese Population
测量26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浆C末端内皮素1前体(CT-proET-1)水平、尿蛋白/肌酐比值及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血浆CT-proET-1水平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及eGFR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年龄、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病史、体重指数、收缩压、eGFR及尿蛋白/肌酐比值为CT-proET-1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浆CT-proET-1水平与eGFR及尿蛋白/肌酐比值相关。
C末端内皮素1前体;高血压病;肾损害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肾脏又是常易受其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在高血压肾损害的检测方法研究中有学者发现,新近发生严重高血压病的患者尿β2微球蛋白排出增加,在未充分控制和新近发生严重高血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待血压控制后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可能减少[1]。采用临床常规肾功能检测指标又难以发现早期肾损害或损害程度,不能准确进行肾损害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血管活性肽是机体体液因素中一类生物学功能异常活跃的生物活性物质,它的平衡失调在高血压的发展及靶器官损害中起着重要作用[2],是一种稳定的、新的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3]。C末端内皮素1前体(plasma endothelin-1 C-terminal precursor,CT-proET-1)被认为是血浆内皮素基因产物的可靠测量手段[4],可用于肺动脉高压风险的预测[5]。目前在亚洲人群中还没有CT-proET-1与高血压肾损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浆CT-proET-1及肾损害指标,包括尿蛋白/肌酐比值、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探讨CT-proET-1与高血压肾损害的相关性,为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检测提供新的思路。
1.1 研究对象
按照201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制订的18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轻至中度高血压病北方汉族患者260例,排除年龄小于18周岁、3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肝功能不全、尿蛋白阳性及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增高者。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收集入选患者基线资料及部分研究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病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降压药物使用情况、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阿司匹林使用情况、高脂血症病史、eGFR及尿蛋白/肌酐比值。
1.2.2 CT-proET-1检测:取受试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 mL,注入加有10%EDTA的试管中混匀,4×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在-80℃以下冻存。测定前,使样本置于室温中复融,再次4×3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测定,血浆CT-proET-1的ELISA检测步骤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3 尿蛋白肌酐比值测定:收集入选患者的晨第一次尿,储存于-80℃的冰箱中,尿蛋白、尿肌酐及血清肌酐浓度通过日立911临床化学分析仪进行测定,尿蛋白/肌酐比值用每毫克蛋白/每克肌酐表示。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的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其四分位间距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及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用t检验或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入标准为α=0.05,排除标准为α=0.10)。
2.1 一般资料
共收集患者260例,年龄(65.2±7.3)岁;男性140例(53.8%),女性120例(46.2%);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病史者较多,BMI及SBP较高;血浆CT-proET-1中位数为49.75 pmol/L(表1)。年龄≥60岁及<60岁患者的CT-proET-1水平分别为54.3(39.3~60.7)pmol/L和54.3(39.3~60.7)pmol/L;男性及女性分别为49.1(35.0~61.1)pmol/L和48.8(35.7~60.5)pmol/L;高血压病1级及2级患者分别为50.8(35.4~60.2)pmol/L和51.5(36.7~63.2)pmol/L;高血压病病程≥10年及<10年者分别为50.1(35.2~62.0)pmol/L和9.8(35.8~61.3)pmol/L。不同年龄、高血压级别患者间比较,CT-proET-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高血压病程患者间比较,CT-proET-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入选患者基线资料
2.2 CT-proET-1水平的多因素分析
以log CT-proET-1为因变量、以基线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梗或脑卒中病史、BMI、SBP、eGFR及尿蛋白/肌酐比值为CT-proET-1的独立影响因素(表2)。
表2 CT⁃proET⁃1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高血压的肾损害是这些患者中常见的靶器官损害之一。临床中有相当数量的高血压患者在已经存在肾损害的情况下,采用以往的常规肾功能监测指标(如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等)检测后发现仅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异常。除了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之外,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检测指标和方法学研究始终为临床学者所关注。
内皮素1是血管活性肽家族的一个成员[6],与心血管病风险有关[7,8]。由于内皮素1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短及与血浆中非特异性蛋白相结合,不能作为临床常规、可靠的检测指标。有学者发现CT-proET-1相对稳定,其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检测可能在肾小球的屏障功能损害前有所提示[5~7]。Habib等[9]研究表明,在非洲裔美国人而非西班牙裔白人中,高血压患者血浆CT-proET-1水平与较高的尿蛋白/肌酐比值独立相关,证实血浆CT-proET-1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
本研究发现,入选的沈阳地区汉族高血压患者,其血浆CT-proET-1水平不仅与患者年龄、SBP水平、高血压级别和病程长短有关,且与eGFR、尿蛋白/肌酐比值等公认的肾损害判定指标均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的结论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CT-proET-1作为高血压肾损害的检测指标之一,以期能对CT-proET-1水平异常的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进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1]Parving HH,Mogensen CE,Jensen HA,et al.Increased urinary albumin-excretion rate in benig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Lancet,1974,1(7868):1190-1192.
[2]Menotti A,Puddu PE,Lanti M.Comparison of the Framingham risk function-based coronary chart with risk function from an Italian population study[J].Eur Heart J,2000,21(5):365-370.
[3]Goode KM,Nicholls R,Pellicori P,et al.The in vitro stability of novel cardiovascular and sepsis biomarkers at ambient temperature[J]. Clin Chem Lab Med,2014,52(6):911-918.
[4]Papassotiriou J,Morgenthaler NG,Struck J,et al.Immunoluminometric assay for measurement of the C-terminal endothelin-1 precursor fragment in human plasma[J].Clin Chem,2006,52(6):1144-1151.
[5]Silva Marques J,Martins SR,Calisto C,et al.An exploratory panel of biomarkers for risk prediction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emerging role of CT-proET-1[J].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13,32(12):1214-1221.
[6]Agapitov AV,Haynes WG.Role of endotheli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J 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2002,3(1):1-15.
[7]Yammine L,Kang DH,Baun MM,et al.Endothelin-1 and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J]. Psychosoma Medicine,2014,76(2):109-121.
[8]雷莹,于晓玲,陈杭,等.高血压病患者脉压指数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40(3):255-258.
[9]Habib A,Al-Omari MA,Khaleghi M,et al.Plasma C-terminal proendothelin-1 is associated with target-organ damage in African Americans with hypertension[J].Am J Hypertens,2010,23(11):1204-1208.
(编辑 陈姜)
R544.1
A
0258-4646(2014)06-0564-02
李飞(1976-),女,主治医师,硕士. E-mail:lifei1976@sohu.com
2014-04-10
网络出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