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淑萍
〔关键词〕 幼儿教育;班级管理;班级计划;常
规教育;习惯养成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28—01
一、做好有效率的班级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是成功的关键。笔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是“计划于工作之前”,认真仔细地作计划是班级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根据幼儿的特点,该做些什么,预期的目的是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情,解决问题的措施是什么,都要想好,那么,在开展工作时,才能从容不迫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比如环境创设,要首先自己大脑里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创设什么样的氛围,要达到什么样的育人效果,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不断地收集资料,切忌临时“抱佛脚”,因为没有计划的事情会显得太随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坚持做好常规教育
生活常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规教育既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是爱他的学生,没有常规教育,没有引导约束,任其随意发展,那么,这个班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盘散沙。一个班级混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制定有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更好。在制定班级常规时,教师应和幼儿共同讨论:哪些行为是班级所接受和赞赏的,哪些行为是班级所不允许、应该被禁止的,教师要尽量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参与讨论、表达意见的机会。另外,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要说到做到,这是做好常规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只有你说到做到了,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让调皮的孩子不敢随便钻老师的空子。
三、重视幼儿的习惯养成
幼儿初涉社会,身上带有很多家庭溺爱的成分,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难以适应自理的生活,到了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首要的。通过学习与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有着良好习惯的班级是多么便于管理,良好的秩序不仅能保证课程教育的顺利实施,更能大大降低常见事故的发生,孩子们不争不抢,不打不闹,不抓不咬,老师还有什么可累的?当然这是个不小的工程,需要老师的耐心教导和日复一日的训练才能养成。还有很多如良好的用餐习惯、良好的喝水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和良好的语言习惯等,都要靠老师平时的仔细观察与发现总结。
四、坚持在活动中育人
空洞的说教对幼儿的教育影响力是很微弱的,把做人的道理、生活的常识、社会的规则蕴含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则会达到活动育人、潜移默化的效果。如,玩大型玩具时,先让幼儿想一想,这么多的小朋友都要玩,谁先玩,怎么玩?哪些事情很危险,该怎么做?虽然孩子们讲述发言的时间占用了玩玩具的时间,但却有效地使孩子们掌握了玩大型玩具的常规要求,而且记得牢,很少有孩子会犯规。这样长期坚持形成习惯,规则意识、他人意识也就自然地在活动中渗透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教师就不需要过多指挥和干预,幼儿就明白在什么地方该干什么事,各项活动就会互不干扰、有序地进行。
五、要善于处理和利用好多种关系
要当好一个班主任,必须处理好与幼儿、共班教师、家长这三者的关系,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游戏、学习、共同教育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好班务工作。班主任要学会关心他人,重视运用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即运用自己正直无私、坦诚宽容、平易近人等人格力量,以自己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加上与班组成员的情感互通,使我们彼此间产生敬佩感、信赖感、亲切感,相互以情感人,把班集体建设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
六、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班级
只有建设一个敢于创新的特色班级,才能真正地让同行、领导、家长看到你的独到之面,也才会对你所管理的班级留有深刻的印象。这里说的特色,不一定是说你本身的特长,也可以是你管理方面比别人更突出的某一方面。比如,有的班级环境创设好,有的班级常规工作抓得到位,有的班级家长工作开展得好,还有的班级在平时开展的教育活动形式新颖,让大家觉得印象深刻等等。只要我们用心,相信每个老师都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内在潜能。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既要务实,又要创新;既要做好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又要做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烦琐,但只要我们坚持每天学习、总结、反思,不断求“全”,求 “活”, 求“新”,我相信我们的幼教工作会做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编辑: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