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晨虹 姚玉红 陈增堂
摘 要:中国社会转型内涵丰富,其显著特征在于人的现代化,包括其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人际互动和所处社会环境在内的全面变化。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经受着社会转型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可能呈现出认知失调、家庭成员关系疏离和人际交往淡化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从社会调适层面入手,倡导主流价值观念、稳固家庭支持系统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优化转型期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转型;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201-02
一、社会转型内涵
“社会转型”译自《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中的“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词,是社会结构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整体性运动过程。同时社会转型是人的自觉历史活动引发的过程,因此人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也是社会转型的动力,是社会转型的接受者,也是社会转型的积极参加者。社会转型深层的研究关注人的主体因素,既分析主体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也分析社会转型引起主体的重要变化。而个体内化过程便正是从主体视角研究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本质指的是个体的继续社会化或再社会化的过程,即个体由原来的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和适应过程,是个体放弃原先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认同并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1]。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由粗放经营向科学发展调整的整体转型[2]。从人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人的现代化,即从传统或半传统的人向现代人的转变,包括其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人际互动以及所处社会环境在内的全面变化。转型作为重大的应激源,无可避免地带给每个个体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青少年处在正在成长的阶段,本身就经历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变化,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再加上转型期社会因素变化带来的心理冲击,必将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对转型期社会因素变化引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特征作一梳理和论述,在此基础之上,从社会层面提出调适对策。
二、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类型特征
任何一种社会心态,都产生于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发展状态的双向互动[3]。青少年群体的心理需求具有多维性和多層次性。这种多维性和多层次性以及社会转型所产生的演变,决定了青少年群体对社会现状心理反应的复杂性。
(一)外来异质文化涌入导致价值观认知失调
改革开放在逐步打开中国经济大门的同时,也引入了外来异质文化。作为整体文化现象中最具民族性与个性特质的部分,外来异质文化必然存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不一致的方面,而这无可避免地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首先,中西文化差异引发的冲突。西方文化强调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追求极致享乐和个性发展。而中国传统思想里重视勤俭节约和集体文化,推崇勤俭持家,向往集体生活,也更看重人情味。青少年群体在消费西方文化产品时,集中表现为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精神失落的“哈西”情结倾向。他们错误地认为,西方文化的标榜是自身个性化、新潮的表现,同时在自我人生价值定位时片面地看重外在形象和社会地位,世俗功利意识很强。再加上后现代主义精神的“围剿”,使得青少年陷入了一种精神的多元状态,生活的意义失去了其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倍感理想失落和道德迷茫,甚至沦落为纯粹的享乐和消遣,异化为当代西方“精神失落的一代”。另一方面西方个人主义盛行,“一切为自己”成为一些人的唯一目标。与个人主义相伴随的是实用主义的流行,实用主义被庸俗地理解为是否实惠,是否对自己有利、有用,实用原则成了主要的价值趋向和行为准则。这也导致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利益取向或实用化变得越来越明显。
其次,“韩流”风靡引致的冲突。受“哈韩”现象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初中至高一、高二阶段的学生群体。一方面,“韩流”对形象化的追求使青少年更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而将思想意义放逐;另一方面,酷时尚的极端推崇易使青少年产生玩世不恭的态度,放弃理想和道德追求,丧失现实责任感,认知理性和道德理性被湮灭。此外,“韩流”的风靡还呈现出种种繁杂的态势,但归根结底这是一种以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为本质特征的异质文化,对青少年的成才观、价值观等方面都产生了功利性、世俗性的负面作用,同时影响青少年的审美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社会生活方式变化致使家庭成员关系疏离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观念讲究男主外女主内,强调婚姻道德观、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现今社会随着女性自我主体价值和自我需要意识的增强,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现代的城市家庭中。一方面,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被打破,夫妻同工同酬,互相间没有依赖。另一方面,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靠子女维系家庭关系的作用明显减弱。这直接导致了城市离婚率的高居不下。父母离异带给青少年无可估量的心理创伤。一项关于中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显示,父母离异的学生在获得来自父母的社会支持大大降低的同时,在另一个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学校里的人际交往也遇到了障碍,造成了其社会支持的进一步下降。受父母离异的影响,孩子心情低沉,人际交往中会遇到更多障碍,也更偏执,更容易出现强迫症状。同时父母离异,导致一方远离,且更多是父亲的离开,对青少年来讲是一种否定和拒绝。而这种否定性、拒绝式的消极养育方式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此外,由于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显示家庭环境中亲子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不良人格特点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时这类家庭在情感表达、娱乐性、组织性方面显著较低,而矛盾性却显著较高。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情感交流,将导致青少年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继而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越为突出。
(三)社会科技发展促使人际交往淡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青少年接触到电脑、手机等电子信息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益处的同时,青少年群体也因此遭遇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人际交往淡化。通过对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他们普遍表现出抑郁、害羞、社会恐惧等心理疾病。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易于自我良好发挥,使自我表现欲增强,从而可以减少与他人交流时的窘困感。尽管沉迷网络之中满足了当下不与外界交往的需要,但作为社会人,青少年最终不得不打開人际交往闭塞的大门。一味地沉迷网络世界只会引发更多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一项针对青少年手机成瘾的研究也指出,手机游戏成瘾会导致青少年性格孤僻、社交能力下降等社会功能的萎缩。
三、转型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调适
转型期遭遇的心理问题,既需要青少年个体的自我调适,更需要进行有效的社会调适,帮助青少年缓解和消除这些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首先倡导主流价值观念,正确看待外来异质文化。青少年处于正在成长的阶段,容易受到外来异质文化的影响。此时,若没有主流的价值观念引导,个体容易迷失方向,随波逐流,导致心理冲突。现今的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仍是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忽略个体的利益。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倡导为人民服务和奉献社会。其次,稳固家庭支持系统,深化婚姻家庭观念。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为其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需要积极营造促进家庭和睦的社会环境,倡导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增强人们对家庭的责任感、义务感。最后,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注重人际交往方式。青少年处于社会网络之中,人际交流是其与外界联结的必要手段,同时人际关系的好坏也影响其身心健康。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进行社会交往,也能在其遭遇困难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从而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总而言之,转型期社会因素的变化加剧了青少年的心理冲突,社会层面的调适是促进转型期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和重要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米加宁,黄丽华.论社会转型的个体内化过程[J].学术交流,1997,(3).
[2] 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J].清华大学学报,2010,(1).
[3] 张宇.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心理失调与调适[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4).
[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