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平
当前,采用活动单教学已为众多教师、专家和学者所肯定。然而,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活动单的设计与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问题,笔者进行了思考,认为历史活动单的设计应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落在实处。同时,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避免教学过程再次陷入僵化与单一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改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
一、历史活动单设计与使用的主要问题
(一)活动单的设计形式单一,把活动单变成一张预习单、问题单、练习单。随意搜索历史课的活动单,众多的活动单会立即呈现在你眼前。但仔细研究后你会发现,有许多活动单实质上是课文预习单、练习单。以人教版必修一第19课为例。
活动一:阅读课本《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概括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可从经济基础、政治基础、社会条件、组织基础角度概括整理。自主阅读整理,同座交流综合)
活动二:(略)
活动三: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①阅读教材第90页课本“伟大的开端”第二段,结合“学思之窗”思考:为什么苏维埃政权会得到广大工农的支持?(要求:自主整理出要点,小组讨论确定发言人,最后全班交流)②阅读课本最后一段内容,探讨十月革命的意义。(根据教材自主整理。提示:从性质以及对俄国、国际工运和世界的影响的角度分析)像这样的活动单就逐渐演变为一份预习题(问题单)。而且随处可见一些模式化的问题,如“原因”、“结果”、“影响”等等。特别是人教版教材总结概括性语言较多的情况下尤为如此,这使学生陷入僵化的思维模式之中,违背了活动单教学的初衷。
(二)活动单使用过程中模式的僵化。由于活动单设计的形式单一,必然带来教学模式的僵化。在活动单使用过程中,教师采取的一般流程是:①教师下发活动单→学生根据活动单阅读教材,找到相关内容,并抄写相关内容在活动单上→教师根据活动单内容,请学生一一回答,如正确则过,如不正确则根据教材作相应提示、纠正→学生巩固记忆相关内容→完成相关练习。②教师下发活动单→学生完成活动一→教师讲解活动一→学生完成活动一相关练习→学生完成活动二……其实质只是“满堂灌”的一种变式而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难以提高,其合作探究习惯更是难以养成。
我们都知道,活动单教学的核心是“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面对活动单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去应对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措施和办法。
二、历史活动单设计和使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是活动单的设计和使用要体现自主学习理念。在历史活动单的设计中我们应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例中活动一,可抓住“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这一关键词,提供革命前沙俄的经济状况、社会状况、各阶层的思想、沙皇参战的心理的一些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一战中的沙俄有哪些“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会导致怎样的结果,从而理解沙俄爆发革命的必然性。(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课后探究:沙俄为什么会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是活动单的设计和使用要体现合作学习理念。交往、合作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也是人的需要。因此,合作学习能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整个教学过程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是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组织,否则在实施中就会乱成“一锅粥”或流于形式,这在某些公开课中经常可见。怎样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活动单的设计要能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并且要求明确也是很必要的。上例中活动三“①苏维埃政权为什么会得到广大工农支持(小组讨论确定发言人,全班交流)”这一活动,除了缺少一些情境资料外,要求也显得宽泛笼统,其结果很可能是学生叽叽喳喳乱说一气。我们可提供一些临时政府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措施,让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确思考和发言的角度。并且明确要求小组长对组内成员分工,做好发言的准备。当然,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方法等更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耐心地培养和提高。
三是活动单的设计和使用要体现探究学习理念。探究学习具有探索性、开放性、拓展性等特征。上例中活动三②要求学生探讨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并且规定了角度和方式(相关课文内容),其探究性、开放性等明显不够。其实,该课时是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我们可从单元整体出发,让学生探究“为什么社会主义运动在资本主义发达的法国失败(巴黎公社革命),却能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