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冰,王晓红
(1.任丘市城东三医院骨科,河北 任丘 062550;2.泊头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泊头 062150)
足背部皮肤缺损常伴有肌腱、骨骼外露,植皮不易成活,尤其是前足皮肤缺损,传统的小腿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亦有一定困难。笔者自1998年2月至2010年9月应用足背动脉推进皮瓣修复前足背部小面积皮肤缺损9 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 例,男7 例,女2 例;年龄17~52 岁,平均36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 例,重物砸伤5 例,挤压伤2 例。创面均伴有肌腱、骨骼外露,缺损面积2.5 cm×3.5 cm~4 cm×7.5 cm。
1.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患者仰卧位,手术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首先彻底清创,去除污染失活组织。分别从创面内外侧缘向近侧切开达伸肌下支持带水平,为增加推进长度,可切开部分下支持带。内侧切口达深筋膜下,切断结扎跗内侧动脉,向内牵开足母长伸肌腱,紧贴骨膜向外作锐性分离,必要时切断足母短伸肌腱,随时将皮肤与深筋膜缝合固定几针,使足背动脉及伴行静脉包含在皮瓣内,切断结扎足底深支、弓状动脉和第1跖背动脉。外侧切口下需注意保护腓浅神经皮支,切断结扎跗外侧动脉,同样在深筋膜下趾长伸肌腱浅层向内作锐性分离。两侧切口会师后,即形成包含足背动脉的局部轴型筋膜皮瓣,放松止血带,确认皮瓣血运良好,向远侧推进皮瓣,覆盖创面,放置橡皮引流条,间断缝合皮肤。术后常规予以抗菌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治疗,24~48 h拔除引流条,踝背屈位石膏托固定2~3周,开始下地行走。
术后9 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6~9个月,平均7个月。皮瓣外形美观,质地感觉良好,踝足功能满意。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2。
图1 术前足背部皮肤缺损外观
3.1 解剖特点 足背动脉的走向位于内、外踝连线中点和第1、2趾蹼间隙中点的连线上,位置恒定且表浅。足背动脉皮瓣由足背动脉供血,伴行静脉及足背浅静脉回流,浅筋膜内含有腓浅神经皮支,属于主干带小分支血管皮瓣类型。
图2 足背动脉推进皮瓣修复术后2周大体照
3.2 本方法优缺点 前足背部皮肤缺损,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传统采用小腿逆行岛状皮瓣或交腿皮瓣修复,但实际运用中均有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前者因蒂部长度的限制,较多应用于修复足踝跟部缺损,修复远端缺损存在一定困难,手术创伤大,供区需游离植皮[1,2]。后者可不受蒂部长度的限制,但以牺牲健肢组织和功能活动为代价,需二期手术断蒂,疗程长,患者痛苦,难以接受。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手术操作复杂、用时长,皮瓣坏死风险高[3],无异于把简
单的问题复杂化。足背部皮肤较薄,有一定的移动性,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设计了足背动脉皮瓣局部推进修复前足背部皮肤缺损,由于包含有知名动、静脉,皮瓣的血供及回流肯定,切取不受长宽比例限制,成活质量高。另外包含有腓浅神经皮支,保留了原皮肤的感觉,色泽质地与周围组织相同。手术操作简单,符合临近取材、创伤小、外形美观、感觉良好等皮瓣选材原则。缺点是皮瓣的推进距离有限,一般不超过4.5 cm。对于小面积前足背部皮肤缺损,笔者认为是一种首选修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3 注意事项 术前需作足部Allen试验,证实足背动脉无损害和解剖变异。切取时勿使足背动脉与皮瓣脱离,可将皮肤与深筋膜缝合固定几针。足背动脉为肢端临近终末血管,皮瓣游离后,可因血管刺激引起血管痉挛而影响血运。尤其老年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动脉常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狭窄,常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形成,预防皮瓣缺血坏死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学胜,刘雪涛,劳克诚.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10):1150-1151.
[2]郑磊,董忠根,郑稼,等.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4):427-430.
[3]唐继全,甘干达,陶智刚,等.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同时修复趾伸肌腱和足背创面[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4):42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