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陷阱:资产匮乏与悲观心理的正反馈

2014-03-20 03:37叶初升刘亚飞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户心理因素陷阱

叶初升,高 考,刘亚飞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引 言

在客观现实中,尽管人类财富积累成倍增加,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但是,贫困依然是困扰全人类的主要问题。在主观认识上,尽管人们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口学等不同学科研究贫困问题,可谓具有一定的视角广度,对贫困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一维到多维、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因而也具有了一定的深度,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的原因、贫困的测度和反贫困的政策等方面,对微观层面上贫困机理的认知仍然不够清晰。

贫困主体与一般主体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家庭个体特征(如收入、资产和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和经济环境特征等客观因素上,还突出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个体特质上。一方面,贫困主体的信息获取能力有限,对事物和风险的认知能力不完善,预期存在一定偏差;另一方面,长期的贫困状态和挫折感会挫伤通过自我奋斗改变命运的积极性,催生消极悲观心理和“宿命论”观念。如果把贫困主体面临的不利的物质层面的约束看作是不能脱贫的外在原因,称之为物质贫困;那么,相应的,把导致贫困的内在的不利的精神层面的特征,称之为心理贫困。贫困主体与一般主体比较而言,总体上表现出悲观、短视、缺乏意志力和安于贫困的价值观等心理特征。这些心理特征致使贫困主体在决策时不敢承担风险、不重视长期利益和畏惧困难等,对决策、经济行为和收益产生重大影响。

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贫困发生机理肯定离不开贫困主体的主观心理及其与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但是,主流经济学在分析贫困主体行为时,着眼于其理性行为,而忽略了贫困主体的主观心理;行为经济学虽然强调贫困主体决策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却没有严谨地刻画心理因素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本文的贫困研究尝试填补以上欠缺。囿于篇幅限制,本文不能逐个研究心理贫困的各个特征导致贫困陷阱的机制,而只研究其中一项特征——悲观心理。悲观心理是贫困主体比较典型的心理特征,深刻地影响着贫困主体如何看待贫困及其预期。本文试图在贫困研究中引入悲观的心理状态,分析悲观心理对贫困主体选择行为的影响以及与收入(资产)的反馈机制,以揭示微观层面上的贫困发生机理,找到贫困发生的条件与脱贫的对策。

二、文献述评

近年来,经济学关于贫困机制的研究从确定性框架转向包含风险和冲击的不确定性因素的研究。Zimmerman和Carter(2003)研究贫困家户面对风险冲击时消费和资产的变化,Barnett等(2008)研究资产、冲击以及应对行为与贫困的关系,Quisumbing和Baulch(2009)研究外部冲击和积极事件对持续贫困的影响,Brown(2009)研究中国农村用嫁妆来应对收成受到的冲击,从而降低陷入贫困的可能,Janzen和Carter(2013)研究肯尼亚的贫困家户如何利用保险应对自然灾害,这些文献强调风险冲击及其应对行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在贫困发生机制方面,经济学的研究大量集中在贫困陷阱问题的分析上。Giesbert和Schindler(2010)用微观数据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莫桑比克农村存在的持续贫困问题。叶初升等(2011)从历史导致的贫困陷阱和预期导致的贫困陷阱对贫困发生机制进行分类。Barrett和Carter(2013)认为对贫困陷阱的检验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进行间接检验,而不能像传统方法那样通过资产动态进行直接检验。Carter和Lybbert(2012)利用西非面板数据、采用门槛效应估计家户行为,发现消费平滑和资产平滑同时存在。门槛值以上的家户不会因为冲击而改变消费,门槛值以下的家户则会改变消费,这一结论间接证明了贫困陷阱的存在。

总体而言,主流经济学对贫困原因以及贫困陷阱机制的解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清晰地阐释了物质资产、外部环境与贫困的关系。但是,在分析贫困主体行为时,主流经济学着眼于理性行为,而忽略了贫困主体的主观心理影响。

行为经济学把主观心理因素引入贫困主体行为的研究,使解释更贴近现实。Bertrand等(2004)从认知资源的有限性出发,认为贫困和经济的不稳定性会耗费人们的认知资源,使穷人更加不能采取提高他们收入的行为,从而导致贫困恶性循环。Hall(2008)讨论了贫困状态下决策时的三个心理机制——信任、心理账户、自我肯定。Yesuf和Bluffstone(2009)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风险回避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如初始财富、盈亏心理等。他们强调,即使成功概率不变,过去的失败也会增加主体回避风险的可能性,使其不能从事有风险的生产活动,从而陷入贫困无法摆脱。Spears(2010)考察了贫困与行为控制相互作用的三个机制:注意力、意志力以及两者决定的目标执行。他认为,穷人有更多的“优先问题”(priorities)要考虑,致使权衡取舍更加复杂、经济决策更加困难,决策结果也往往缺乏效率。Andersen(2011)分析了贫困主体在是否参与扶贫项目决策时所采取的两种不同应对策略:问题主导策略和感情主导策略。采取问题主导策略的主体更相信自己能控制命运,更积极地参与项目从而使情况好转;而采取感情主导策略的主体不太相信自己能掌控命运,不积极地参与项目,从而维持其低收入。

一般而言,关于贫困问题的行为经济学研究所遵循的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范式:用心理学实验和田野调查方法,分析贫困主体的主观心理因素与决策效率的关系。这种研究路径强调贫困主体决策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却没有严谨地刻画心理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因而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不同的贫困主体有着脱贫与陷贫的不同分野结局。

同样是关注贫困主体的心理因素,但与行为经济学基于心理学范式的路径不同,Banerjee和Mullainathan(2007、2008)把心理因素纳入经济研究范式研究贫困问题。前一篇文章中,他们将诱惑和自控引入效用函数,认为诱惑增加时会减少人们的储蓄,从而不利于发展生产;而收入的减少会使其进一步屈服于诱惑,从而恶性循环。后一篇文章的观点是,人总是要将注意力这种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在家庭事务和生产上。穷人之所以低效率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将大部分注意力分散在家庭事务上,而非贫困者则是因为他们能够购买“节省注意力的商品”,故而将注意力更多地用于工作。穷人效率低、收入少,无力购买“节省注意力的商品”,只能将更多的注意力用于家庭事务,导致生产效率的进一步降低,从而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

这两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经济学研究而言,在关注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心理因素时,重要的是要将其间的心理因素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进行研究。本文将遵循这一研究路径,把主体悲观心理融入分析框架,用“演变”的有偏预期代替标准范式中的理性预期,分析“有限理性”的贫困主体的经济选择行为,并强调心理状态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动态变化。

三、模型的构建

假设贫困主体获取收益的生产行为可以分为进取行为和保守行为两大类(Zimmerman和Carter,2003):前者期望收益高但风险大;后者收益低却没有风险。两种行为强度分别用A和D表示。收益系数θ表示实际收益与最大收益水平之比,用以刻画进取行为收益的波动性。θ是一个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函数为F(θ),均值为E(θ),θ∈[0,1]。θ=1表示最大收益情形;θ=0表示最坏的情况,完全没有收益。

s.t.yt=θt×α×(At)σ+μ×Dt

ct+1= (1-s)yt

PA×At+PD×Dt=s×yt-1

其中,u(c)表示消费效用,y表示收入,α表示进取行为的产出系数;σ表示进取行为的收入弹性,满足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0<σ<1;μ表示保守行为的不变回报率。PA和PD分别表示进取行为与保守行为的边际成本(假定不变)。

由于本文研究对象是贫困人群,而贫困人群的基本消费都得不到满足,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明显。因此,效用函数设为如下形式:u(ct)=ct/L,其中,L表示消费效用系数。

四、模型的求解与稳定性的讨论

(一)贫困陷阱正反馈机制

(1)

假设:Eθ×α×σ×Aσ-1>μ×PA/PD,即每增加1单位成本下进取行为的期望报酬高于保守行为,这与高风险高回报的规律是一致的。

第一个不等式说明进取行为随着主观期望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即决策者认为进取行为的预期收益更高时会增加进取行为强度;第二个不等式说明当采取更加进取的行为时,实际收入也将提高;第三个不等式说明实际收入增加使决策者变得“相对乐观”,他的主观期望收益系数会相应提高。三者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正反馈机制:越相对乐观就越进取,越进取收益就越高,收益越高就会变得更加乐观,如此循环。反之,越相对悲观就会减少进取行为,进而收益就会下降,收益的下降会使其变得更加悲观,如此循环。

(二)贫困陷阱存在的必要条件

由方程组(1)可得:dyt+1/dyt=∂yt+1/∂At+1×(dAt+1/dyt)+∂yt+1/∂yt。可以看出,yt对yt+1的影响可分为两个部分。其中,∂yt+1/∂yt=μ×s/PD>0表示直接效应,意味着上一期收入的增加(减少)会改变下一期预算约束,有更多(更少)资源可以利用,可以扩大(减小)生产规模,增加(减少)下一期收入;∂yt+1/∂At+1×(dAt+1/dyt)表示间接效应,根据性质1可知大于0,意味着上一期收入的增加会改变主体本期相对乐观程度和进取行为,从而增加本期收入。本文把上期收入的变化带动的进取强度的改变定义为“激励效应”,有dAt+1/dyt>0。

性质2:当β1/(1-σ)<1时,激励效应随收入增加递减;当β1/(1-σ)>1时,随收入增加递增。

命题1:σ×β1+σ-1>0是贫困陷阱存在的必要条件,(y*/yr)β1×(1-β1/(1-σ))>1/σ-β1/(1-σ)是贫困陷阱存在的充分条件。

在yt-1和yt的相位图中,均衡点y*的斜率大于1意味着均衡是一个不稳定均衡,对均衡的稍许偏离,就会形成向上或者向下的加速持续偏离,形成贫困陷阱。(y*/yr)β1×(1-β1/(1-σ))>1/σ-β1/(1-σ)意味着斜率大于1,因此是贫困陷阱存在的充分条件。由于假设σ<1,那么1-β1/(1-σ)<1/σ-β1/(1-σ),所以上述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σ×β1+σ-1>0,要求激励效应的拉动强度要足够强,超过边际报酬递减的阻碍强度,使总效应为正。反之,当σ×β1+σ-1<0时,并且β1+σ-1<0,激励效应逐渐减弱,则总效应为负,即d2yt+1/dyt2<0,均衡是一个稳态,贫困陷阱不存在。

当σ或β1越大,σ×β1+σ-1>0成立的可能性越大,越可能出现不稳定的解。这意味着,如果激励效应越大,边际报酬递减效应越小,越可能出现分化;反之,激励效应越小,边际报酬递减效应越大,越可能收敛。极端情形,当β1=0时,就是新古典情形,最终会收敛到均衡解。现实中,农业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效应比较小,Zimmerman和Carter(2003)调查的σ=0.95;心理学实验证明激励效应是显著的,β1的值不会很小,因此现实中σ×β1+σ-1>0成立的可能性较大。本文下面的讨论都建立在σ×β1+σ-1>0成立的条件上。

综上,贫困的循环可以表述为当决策主体的收入水平低于上期时,他对未来进取行为收益的预期会比以前差,而且资金比上期少,两者的结合使得进取行为进一步减少,而这一决策会使收入进一步下降,而且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收入的加速下降使其对未来的预期更差,资源更受限制,做出更保守的决策,如此循环,如图1所示。

图1 贫困循环图示 图2 y和Es(θ)的相平面图示

(三)贫困门槛条件

将方程组(1)中的方程差分取无穷小的微分,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条件:

(2)

(3)

(4)

推论1:当决策主体的初始条件低于门槛条件,主体做出的决策就越来越偏离理性决策;反之,当满足门槛条件时,决策越来越接近理性决策。

五、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一)参数取值

选取农业生产中收益较高、风险相对较大的烤烟种植以及收益较低、风险较小的普通玉米种植分别代表进取行为和保守行为,种植的亩数代表行为强度。假定玉米种植收益没有波动,调查表明其单位平均成本PD为每亩400元,毛收益μ为750元。根据Zimmerman和Carter(2003)调研和模拟数据,取σ为0.95。根据种烟农户收入调研表明,其平均收入大约为最高收入的0.8,因此E(θ)取值为0.8。烤烟的亩均收入为3000元,因此取α为4000比较合适,亩均成本PA为1300元。假定贫困家户仅仅通过种玉米也能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所以种玉米收入的一部分用于下一期种植玉米的投入,另一部分用于消费(无额外储蓄),则可以计算出收入中用于投资的比例s为8/15。根据2009年贫困线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196元,按每户四口人计算,则家庭纯收入达到4784元才能维持基本生活,因此设定参照标准yr为4784。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参数取值表

(二)数值模拟及分析

1.心理状态与贫困陷阱

图3 心理状态与进取行为和收入动态图示

这一模拟结果与现实中观察到的一类现象比较一致,即在同一个贫困村的内部,家户的初始物质禀赋和外部环境差不多,那些积极乐观、敢闯敢拼的家户通过自己的积极进取摆脱贫困;而那些悲观、保守、因循守旧的家户往往陷入持续的贫困。这说明外在物质条件仅仅是贫困的一个原因,而不同心理特征的主体在物质匮乏条件下形成的心理状态是贫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物质条件与心理状态的互补性

图4 悲观心理在不同初始财富和初始心理状态下的动态图示

图5 收入在不同初始财富和初始心理状态下的动态图示

六、结论及其政策涵义

贫困问题是复杂多维的,除物质层面的贫困外,更有物质贫困状态下形成的心理贫困。而且,心理贫困一旦形成,反过来会进一步加深或延续物质贫困。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忽略了贫困主体的心理因素,而行为经济学虽然强调了贫困主体的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却没有严谨地刻画心理因素与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机制。本文将贫困主体的主观心理融入对贫困研究中,分析一个贫困主体面对不确定收益在现有各种约束条件下的行为,并对贫困发生的条件以及脱贫的对策进行分析。

我们的分析表明,在面向未来的不确定世界,大多数人的行为选择都可能犯错,其中一部分人能自动纠错,另一部分人却越错越远。一般的贫困陷阱理论强调,只有那些初始条件达到一定门槛值的人群,会在实践中向正确的方向调整自己的感知,从而使决策变得越来越“正确”,越来越趋近理性;而不满足条件的主体决策会变得越来越“错误”,越来越偏离理性。本文的分析进一步揭示这样一个事实:由于行为主体心理状态的介入,贫困陷阱的门槛值不是一个刚性的界限,而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区间。其区间的可变范围取决于行为主体的心理状态。所谓持续贫困或贫困陷阱,在微观层面上其实是处于物质条件与心理状态较差的贫困主体,在行为选择时由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心理因素交互作用而陷入的恶性循环。

因此,心理扶贫非常重要。扶贫工作应该两手抓,一方面是物质资源、产业发展的帮扶,扩展其可行边界;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帮扶,增加其行动的主动性。例如,树立脱贫典型,通过宣传相似人群增加收入的案例,增加脱贫信心;提供进取行为激励,提高其收益预期,诱发进取行为,从而逐渐培养乐观心态。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3).

[2]叶初升,刘亚飞,高考.贫困陷阱的微观机制与实证研究述评[J].经济学家,2012,(4).

[3]Andersen S.Exiting Unemployment: How Do Program Effects Depend on Individual Coping Strategies[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011,32:248-258.

[4]Bandura A.Self 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 Freeman,1997.

[5]Banerjee A., Mullainathan S.Climbing Out of Poverty: Long Term Decisions Under Income Stress[C].In 11th BREAD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London 2007, October :5-6.

[6]Banerjee A., Mullainathan S. Limited Atten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98(2): 489-493.

[7]Barnett B., Barrett C., Skees J. Poverty Traps and Index-based Risk Transfer Products[J].World Development,2008,36(10):1766-1785.

[8]Barrett C., Carter M. The Economics of Poverty Traps and Persistent Poverty: Empir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13, 49(7):976-990.

[9]Bertrand M., Mullainathan S., Shafir E. A Behavioral-economics View of Pover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94(2), 419-423.

[10]Brown P. Dowry and Intrahousehold Bargaining Evidence from China[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9,44(1):25-46.

[11]Cardenas J., Carpenter J. Behavioural Development Economics: Lessons from Field Lab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J].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8,44(3):311-338.

[12]Carter M., Lybbert T. Consumption Versus Asset Smoothing: Testing The Implications of Poverty Trap Theory in Burkina Faso[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2,99(2): 255-264.

[13]Dickinson D., Oxoby R. Cognitive Dissonance, Pessimism, and Behavioral Spillover Effects[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11, 32(3): 295-306.

[14]Hall C. Decisions Under Poverty: A Behavioral Perspective on The Decision Making of the Poor[D].Doctoral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2008.

[15]Janzen S., Carter M. After the Drought: The Impact of Microinsurance on Consumption Smoothing and Asset Protection[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13.

[16]Lyubomirsky S., King L., Diener E. The Benefits of Frequent Positive Affect: Does Happiness Lead to Succ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5,131(6): 803-855.

[17]Quisumbing A., Baulch B. Assets and Poverty Traps in Rural Bangladesh[R].Chronic Poverty Research Centre Working Paper,2009.

[18]Schindler K., Giesbert L. Assets, Shocks and Poverty Traps in Rural Mozambique[C]. World Bank Conference: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2010.

[19]Spears D.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in Poverty Depletes Behavioral Control[R].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Studies, Princeton University,2010.

[20]Wolters C., Yu S., Pintrich P. The Relation Between Goal Orientation and Students’ Motivational Beliefs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6,8(3):211-238.

[21]Yesuf M.,Bluffstone R. A. Poverty, Risk Aversion, and Path Dependence in Low-income Countri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Ethiopia[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9, 91(4): 1022-1037.

[22]Zimmerman F., Carter M. Asset Smoothing, Consumption Smoothing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y under Risk and Subsistence Constraint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3,71(2): 233-260.

猜你喜欢
家户心理因素陷阱
家户关系视角下传统农村社会治理的机理与价值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家户与宗族:国家基础性治理单元的辨识及其逻辑
——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分析
城乡家户、家庭规模及其结构比较分析
家户本位、公共可行能力与有效乡村治理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陷阱
陷阱2
陷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