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强军目标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作用

2014-03-20 15:01:37刘淑玲
文化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官兵军事精神

刘淑玲

(武警政治学院,上海 200435)

习近平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指出要把实现强军目标贯穿到部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整个过程,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和政治工作者,应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科学发展、就是抓部队战斗力、就是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就是抓官兵全面发展的理念,围绕强军目标,着眼建设现代化军队和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作用。

一、用思想文化铸牢军魂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日益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尖锐,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日益加剧。同时,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经济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一些“民生”等热点、敏感问题频发。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与社会联系日益增多的军营,使不少官兵思想上产生了一些疑虑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作用,用思想文化铸牢军魂就显得尤为紧迫而重要。我军的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使“听党指挥”成为军队的“魂魄”,在保持我军的政治优势中发挥着强基固本的作用。我们要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举旗人的高度来定位军事文化建设,更加自觉地把“铸牢军魂”作为根本原则,贯彻体现到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使官兵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让军营上下无杂音。先进军事文化最核心、最本质和最精华的瑰宝是它的思想文化,党的创新理论是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要把党的创新理论的诸多观点进行梳理归纳,运用官兵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使党的创新理论形象化、大众化。例如,可以将党的创新理论印成“口袋书”、编成“三句半”;把学用党的创新理论的先进人物的事迹编排成文艺节目进行巡演;以“细数发展成果,感悟党的伟大”为主题,组织官兵畅谈部队的新发展,赞美家乡、驻地、家庭的新变化。通过思想文化的教育、浸润,深化官兵对我党的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基本制度的学习理解,使官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旗帜和意志上来,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对党忠诚。同时,我们还要珍惜我军的“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用好“红色财富”,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可以利用红色场馆、警营广播、闭路电视、内部网络、板报橱窗等载体,积极发挥文化活动用形象说话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通俗化,把庄重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艺术享受之中,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官兵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和感情共鸣的“纽带”。例如,某部队采取理论辅导、参观见学、媒体展示等方法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他们组织官兵走进“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参观,开展“观风景、讲故事、忆历史、话未来”活动,很好地发挥了思想文化铸魂育人的作用。

二、用精武文化培育战斗精神

我军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形成了敢于亮剑、勇于取胜的精武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民军队的瑰宝,对培养军人的战斗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长时期的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官兵的斗志有些弱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意识有所淡化。因此,习主席指出:“必须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广大官兵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的革命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战斗力是检验部队建设的标准,是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先进军事文化作为战斗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作为与武器装备同等重要的“精神装备”,必须大力弘扬我军的精武文化,培养官兵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文化自觉,锤炼政治特别坚定、军事特别过硬、反应特别迅捷、作风特别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顽强作风。为此,我们首先要定期组织形势战备教育,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组织召开“学战史、论战法”“讲传统、话使命、做传人”等活动,以激发官兵爱军精武的热情。其次,要把部队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探索出来的经验办法、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用文化的形式体现到营区和哨位。让“哨位就是战场、训练就是战斗”“在位一分钟,警惕六十秒”这些要求内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形成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文化特质。再次,要以“读战斗书籍、唱战斗歌曲、看战斗影视、写战斗日记”为基本载体,按照平战结合、反应快速、灵活简便、实用高效的要求,紧随任务进程搞好野战文化工作,持续激发官兵不畏艰险、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和战斗意志。可在比武竞赛或执行重大演训任务等时机,组织向军旗宣誓、誓师大会、挑应战等活动,引导官兵把比武场当作战场、把“争第一”当作打胜仗,确保关键时刻“打得赢”;可通过喊战斗口号、挂战斗标语、讲战斗故事、开战地广播等举措,营造浓厚的战斗氛围,激励官兵英勇战斗、夺取胜利。以此,养成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血性虎气;可利用车厢文化、帐篷文化、火线文化中浓烈的兵味、野味、战斗味,培养官兵“见红旗就扛”的荣誉意识、“遇任务就上”的战斗精神、“以吃苦为荣”的品质、“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意志,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用环境文化传承英雄血脉

世界上任何一支铁骑的英雄血脉都是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都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锤炼出来的,都是在艰难困苦中铸就的。所以,我们要依据“情景教育”理论,通过环境文化传承我军宝贵的英雄血脉,让部队官兵置身包涵英雄情怀的情境之中,形成知、形、意的统一,提高先进军事文化的育人效果。要在部队营造浓厚的政治文化氛围,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时时受环境文化的熏陶,处处受英雄事迹的激励,潜移默化地传承英雄血脉。

环境文化包括物质环境文化和精神环境文化两个方面。我们要在物质环境文化的建设中,把宜人和育人相结合,使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要按照“军营特色、功能完备、形成规模、官兵喜爱”的原则,建立健全健身房、军营网络学习室、俱乐部、运动场等文化场所;在营区醒目位置树起领导人题词、荣誉墙、英模人物灯箱、英雄雕像;在训练场制作“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等标语口号。要加强战斗环境文化建设,以“思战、谋战、备战”为主题,运用形象直观的文化载体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采取拉横幅、贴标语、搞鼓动等方法,加强训练场、驻训地、演习场战斗氛围的营造,激励官兵时刻准备挺身而出、为国而战。总之,要力争让一座建筑展现一段历史、一处亭台寓意一个故事、一块标语阐明一种精神、一个灯箱说明一个道理,让这些环境文化载体就如同一种“凝固的革命精神”,升华思想教育内容,拓展文化育人空间。

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与其周围的精神环境文化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历史上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和“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之说。如果一个单位的精神环境洋溢着浓厚的英雄主义精神,官兵之间真正亲如兄弟,官兵就容易受到英雄主义的感染和激励,就会形成一个团结的无坚不摧的集体,就会形成巨大的战斗力。在营造精神文化环境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忠诚可靠、听党指挥这个核心;要通过建立完善荣誉室、组织学习武警部队及本单位成长壮大史等方法,弘扬军队优良传统,强化官兵政治信仰;要广泛开展军旅格言征集活动,努力做到官兵人人学英雄、个个有格言,使官兵把争当英雄、忠诚奉献作为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

猜你喜欢
官兵军事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武警医学(2018年2期)2018-03-19 06:56:50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环球时报(2012-02-17)2012-02-17 12:00:09
军事幽默:局
军事文摘(2009年9期)2009-07-30 09:40:44
军事
军事幽默
军事文摘(2009年5期)2009-06-30 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