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腹部伤口脂肪液化临床治疗与预防

2014-03-20 23:45尚宇翔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电刀渗液脂肪组织

尚宇翔,王 岩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脂肪液化是由于脂肪细胞损伤破裂或细胞坏死,进而出现液化的现象,脂肪分解会产生脂肪酸,脂肪酸将会造成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尽管这与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不同,但液化过程将加大切口感染的几率,使切口迟迟不能愈合,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以及经济负担。本院于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34例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现将诊治过程及结果介绍如下。

1 资料与诊断标准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共收治34例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这些患者均选择剖宫产手术,2例患者为二次剖宫产纵向切口,余下患者皆为横向切口。合并糖尿病4例,妊娠肥胖8例,贫血6例,过预产期后生产4例,妊娠期水肿7例,偶发咳嗽5例。术中出血量多于400ml者4例,其余患者出血平均值是(170.1±30.5)ml。

1.2 临床表现

术后切口处出现淡黄色渗出物以及血样渗出物,未见明显红肿,切口部分出现硬结,渗出物的细菌培养试验显示阴性。34例患者中,术后测量体温升高的21例,但均不高于38.4℃。18例患者在术后3天出现切口脂肪液化,10例患者术后5天出现脂肪液化,6例患者术后一周出现脂肪液化。所有患者均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数未见明显增加。

1.3 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对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判定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1)发生在术后3~7天,除切口有较多黄色渗液外,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有漂浮的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2 治疗

所有围术期操作必须在严格无菌的情况下进行,在术后3天患者腹部切口处渗出淡黄色油状液体时,必须检查渗液部位,并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1)切口渗液少,表皮未裂开,液化范围小且浅者,一般不拆除缝线,由两边向中央挤压切口,将渗液尽可能排出后,外敷碘伏纱条,多数患者经2~3次换药后可按期愈合;(2)切口渗液较多,根据情况拆除1~2针缝线,高渗盐水冲洗创面,用干纱条引流,及时更换敷料,无渗液后用蝶形胶布固定,对合创口,消除死腔,经3~5天换药,一般可愈合;(3)对切口皮下分离、全层裂开者,拆除缝线,充分引流清创,放置高渗盐水纱条,刺激肉芽生长,水肿消退后二期全层缝合;(4)微波理疗,保持伤口干燥;(5)高渗糖加胰岛素或中药去腐生肌散置入切口,敞开引流;(6)前鞘前面放置引流管,并负压吸引。

3 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换药治疗后,切口脂肪液化得到有效治疗,切口于术后8~21天愈合,随访2~6个月未发生切口裂开或感染。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4 讨论

4.1 导致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

(1)肥胖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成人皮下脂肪属于黄色脂肪组织,本身血运差,较难愈合。而肥胖使皮下脂肪厚度增加,增加了手术难度,再加上术中对脂肪组织的损伤,使脂肪组织发生缺血、无菌性坏死,产生渗液,影响伤口愈合,故肥胖是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

(2)营养不良及局部供血不足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自身免疫和再生机制受到破坏,抵抗力低下,修复能力低下,如合并以上疾病,会使切口局部组织愈合力减低,使切口不易愈合。

(3)手术时间延长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妊娠水肿、滞产患者手术操作困难,使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增高,且肿胀的脂肪组织术后不易吸收,这也是影响切口愈合的重要因素。

(4)术后咳嗽可使腹压增加,腹部切口(尤其腹部纵切口)张力增大,不利于切口愈合。

(5)各种机械刺激:①高频电刀的高温使脂肪浅层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而发生变性坏死;②粗暴操作,拉钩压迫,止血不彻底,结扎大块组织;③切口长时间暴露,使组织脱水,均加重脂肪组织血运障碍和氧化分解反应[2]。

4.2 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

4.2.1 积极治疗合并症 术前积极控制感染、高血糖、高血压,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术后行必要的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糖尿病患者术前要调整血糖水平,一般控制在8mmol/L以下再行手术,术前、术后严格监测血糖水平,用胰岛素泵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对贫血者,术前纠正贫血,使血红蛋白达90g/L以上。对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术前、术后给予止咳化痰治疗,如口服甘草合剂或静滴沐舒坦等。对妊娠水肿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使水肿控制在轻度及以下,可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

4.2.2 合理使用高频电刀 避免损伤真皮层,对肥胖患者应慎用电刀,必须使用时,应将电刀强度调到恰能切割组织为佳,切勿图快而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同时尽量缩短电刀与脂肪组织接触的时间,避免出现反复切割组织的操作,以免造成大量脂肪组织变性坏死。通过电凝止血时,要求灼点既准确又尽量小,不要出现大块组织灼伤与坏死[3]。

4.2.3 提高手术操作技巧 加强术前、术后管理,术前30分钟给予抗生素静滴,术中操作要轻柔,切开皮下时避免在一处多刀切开,避免用力直接揉擦脂肪层,注意使用切口保护膜或湿纱条保护手术切口,尽量缩短切口暴露时间。止血彻底,缝合时不留死腔,打结松紧适当。缝合脂肪层前,用无菌、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用干纱布擦去游离失活的脂肪组织,减少术后坏死组织量,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对脂肪较厚者,可分层缝合脂肪层,必要时可减张缝合,可在皮下放置橡皮引流条,24~48小时拔除。术后换药时仔细查看切口,如有渗液要积极处理,增加换药次数。病房要常通风换气,保持切口干燥。

4.2.4 产科处理 产科医生以及助产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严格观察产程,对滞产者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4.2.5 辅助与支持治疗 术后切口用沙袋加压,减少死腔,术后48小时后给予微波理疗,可促进切口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消退及渗出物吸收,从而促进切口愈合。对于一些营养不良患者,可输注新鲜血浆、人血白蛋白来改善人体机能。如无禁忌,术后及早恢复血容量、保暖、止痛、吸氧都可改善切口的血运,防止缺氧,有利于切口愈合,防止脂肪液化的发生。

4.3 根据液化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积极治疗

切口脂肪液化使局部积液,容积效应使切口不愈合,所以充分引流是治疗关键,但不要轻易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愈合时间。可根据液化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排出积液,纱条引流、使用高渗盐水纱条湿敷和红外线或微波理疗,都可促使创面干燥,刺激肉芽生长。虽然脂肪液化非细菌感染,但液化的脂肪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极易继发细菌感染,所以在充分引流的基础上,适当应用抗菌药物时可考虑应用抗菌溶液纱条湿敷。对营养不良或免疫力低下者,还应加强支持治疗以改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1]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2]贾英媛.妇产科腹部伤口脂肪液化42例治疗方法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510-511.

[3]纪伟光,吴达志,王旭.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影响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17(6):1199-1202.

猜你喜欢
电刀渗液脂肪组织
医用高频电刀波峰因子质量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紊乱会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癌旁脂肪组织来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