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生动·生态的物理课堂*——观摩南通市物理优质课评比有感

2014-03-20 23:48
物理教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砝码天平物体

刘 琬

(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江苏 如皋 226500)

2013年12月10日,为期2天的南通市初中物理优质课评比拉开帷幕,这次的参赛课题是“物体的质量”.一位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让观摩者眼前一亮,评委不时颔首赞许,一致亮出最高分.这是一堂“生活·生动·生态”的物理课.

1 品生活课堂

物理离不开生活,从身边的事物出发研究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物理知识就变得有血有肉,和学生就有了亲近感.如果列举的实例“高、大、洋”,似乎在说明一个与学生无关的内容,就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只要我们善于将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实验器材便俯首皆拾.这一课,教师仿佛带领着学生们走进家里,走进商场,走在路上……

片断1:感知质量的大小.

教师为各小组准备了很多物体,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常见物品:带包装的饼干(20g),宾馆里的小包装牙膏(3g),1袋盐(500g),1只鸡蛋,1元硬币1枚,1本物理书等等.

师:为了让顾客尽快了解商品性能,很多产品的包装上都有说明,请你观察包装,找出有质量大小信息的物体,并注意掂一掂感觉其分量.

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

师:请找出质量最接近1g的物体,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

所有小组用心找,都能准确完成并展示.

师:桌面上及你的周围还有一些物体是没有包装的,请分别找出质量最接近10g、50g、250g、1kg、50kg、5t的物体.

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说出从10g到50kg的各类物体.教师及时记下学生的精彩表现.但要找5t的物体时学生冷场了,环顾四周,他们觉得没有靠近这个级别的.

师:确实教室里很难找到质量接近5t的物体,联想动物世界和过桥、过收费站的提示牌,你能得到启发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热情又被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教师巧妙利用身边物体,看一看有质量信息的,感知质量的大小;掂一掂,提升估计质量大小的能力;想一想,拓展质量大小的思维空间.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简单的数据识记变成学生身边鲜活的物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活动中.

片断2:感知质量不变.

师:前天去“大润发”卖场给女儿买面包,谁知回去的公交车很挤,回家一看,面包已变形,面包的形状改变质量有没有改变呢?你的观点是什么?你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经过短时间的思考与讨论,学生提出了2种观点:

A组:我们组讨论认为面包的质量变小了,根据大家的观察,挤瘪了变了形的面包会变小,因此它的质量会变小.

B组:挤变小的原因是面包中的间隙变小,它不应该影响面包的质量.

师:很好,猜想都有道理,哪个的想法正确?能否验证?

生:称一下(齐声).

教师拿出一块面包,称出其质量181g,挤瘪,再称,依然181g.

师:为什么?能否紧扣质量的定义解释?

学生顿悟:因为所含面包这种物质的多少没变,因此质量不变,形变不能改变物体的质量.

师:你们桌上的苹果是我刚从“大润发”买的,地点发生变化,苹果的质量改变吗?为什么?

生:不会,因为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改变.

……

“大润发”→挤公交→面包变形→买苹果,每一个场景学生都耳熟能详,每一个情景学生都经历过,其间的变与不变是那样生动,触手可及.如有疑问,需要用实验验证,其实验设计也必然目的明确,难度大大降低.

2 赏生动课堂

2.1 在认知冲突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所提的问题目标过于具体明确,留给学生思维空间太小,结论得出太容易就降低了思维的活跃程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受到表面现象的迷惑,如能设计现象与本质的矛盾,激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将唤起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排除表面现象的干扰,起到激活思维的作用.

本节课,教师巧妙设疑,制造认知冲突,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不悱不发之中.

片断1:这样的比较公平吗?

在出示天平之后,教师提出了问题:现在我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思考这样的比较公平吗?

师:这里有橡皮泥制成的红、绿两色的2个玩具,能否借助天平判断质量的大小?

生:能.

师:怎么做?

生:分别将它们放在天平左右两托盘中,哪边下降,哪边质量大.

教师演示,右盘下降,右盘中装有绿色玩具.

生:绿色玩具质量大.

教师演示:将2个玩具交换位置,意外发生了,依然是右盘下降,而右盘中放的是红色玩具.

生:红色玩具质量大.

学生满脸困惑,教室里一片寂静.

教师又演示一遍.

学生忽然惊呼:天平本身不平,指针偏在一边.

师:看来,使用天平前必须做什么?

生:调平.

师:怎样调平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观察,完成学案上的空格,并总结天平调平的步骤.

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的重要原因.对于天平在使用前的调平,绝大部分教师采用看说明书的方式,学生知道了并记住天平在使用前就得调平,学生对此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该教师这样设计,层层深入到问题的根源,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清楚,用没有调平的天平称量出的物体质量是不准确的.

2.2 在问题解决中激发动机

片断1:女儿该吃几袋药?

师:常言道:不能吃错药.女儿感冒了,需要吃药.根据说明书,你能告诉我,我该给女儿吃几袋药?

所有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仿佛教师的女儿就在眼前等待自己的计算结果.与此同时,大家不约而同提出:你女儿体重多少?

师:20kg.

大家纷纷举手,亮出自己的想法.

生 A:1袋药0.1g=100mg,1次吃200mg药,因此需要2袋.

生B:1次200mg=0.2g,1袋药0.1g,因此需要2袋.

教师将单位换算放进问题中,设计了一个生活中常常需要解决的问题:看说明书理解剂量.给教师的小孩计算剂量,这是一个多么光荣而又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任务.单位换算一直是学生难以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但此时学生表现的换算能力似乎变成与生俱来的.在解决问题中体现自身价值,能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热情,迸发出巨大的潜能.

片断2:帮了多少忙?

教师将前面演示的红、绿色2个玩具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右两盘中,放红色玩具的左盘下降.

师:谁的力量弱一些?

生:绿色玩具.

师:我们该帮谁的忙使天平平衡?怎么帮?

生:帮绿色玩具,在右盘中加物体.

师:如果没有其他物体,但提示你标尺上的游码可以移动,你能尝试帮助绿色玩具吗?

生:将游码向右移.

师:根据标尺上的数据,我们最多可以帮多少忙?

生:标尺上最大数据是5g,最多可帮5g的忙.

教师请学生到前面演示,当游码向右移至4.2g处,天平平衡.

师:我们帮了多少忙?

生:4.2g.

师:你能总结游码的作用吗?

生:向右移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物体.

师:很好.而且加了多少可以从游码所指示的刻度值读出.

恩格斯说“人是环境中的人”,课堂是师生活动的生态环境,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情境.本节课以玩具为背景设计情景,以“帮帮忙”为话题,将日常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的资源,将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上升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抓住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巧设问题台阶,降低了思维难度.

片断3:红色玩具的质量是多少?

师:现在我们想借助天平测出红玩具的质量,怎么办?请思考2个问题:物体、砝码分别放在哪个盘中?所测物体的质量怎么计算?

生A:红色玩具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对应的示数.

生B:也可以红色玩具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左盘砝码的总质量减游码对应的示数.

师:应该说2种放置方法都能称出物体的质量,课本上为什么强调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学生沉默,都在思考.

师:请将2种做法模拟操作,对比一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学生恍然大悟: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操作更方便,加游码质量比减游码质量读数更方便.

3 析生态课堂

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学习内容和各种信息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流动、处理和深化,课堂教学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命运动过程.随着生态学理念对教育教学领域的渗透与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生态课堂的构建.本堂课以生为本,顺应学生的天性,设计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的活动,创设符合学生特征的良好课堂环境,是一堂难得的生态课.

3.1 这是一堂“顺应天性”的生态课堂

所谓天性,其实就是指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动、好奇、好胜应该是大部分学生的特征.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在物理课堂中,我们要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在动中学,在玩中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亲历“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做一做、量一量、算一算、称一称、帮一帮”等动态的学习过程,对知识进行再发现,符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2 这是一堂“充满爱意”的生态课堂

这堂课,教师在课堂上用找一找玩具中有什么不同?女儿该吃几袋药?买果冻要付多少元?这样的比较公平吗?最多能帮多少忙?现在帮了多少忙?等等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以真人真事真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活动.教师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给学生的思维留有足够空间,让他们自己观察、动手、领悟,去以大观小、由小窥大,由表及里,进而掌握所学的精髓,领略所学的美妙.这种爱意的课堂,气氛非常轻松,教师游刃有余,学生自由自在;这种爱意的课堂,教师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一个问题,一个活动,一个总结;这种爱意的课堂,教师不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融入问题情境中.一个个动人的情境配以教师亲切的语调,教师用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所研究内容蕴涵的情感紧密结合,师生一起沉思、紧张、激动、平静、愉快,整个课堂“情意”浓浓.

3.3 这是一堂“合作共生”的生态课堂

班级是一个群体的集合,群体动力是最常见的生态现象,合作共生是最基本的生态表征.一个没有合作交流的课堂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其间的学习生态也必然是沉闷而乏味的.这堂课高潮迭起,学生不时感受到新的兴奋点,教师设计的活动让学生“愿合作”也“能合作”.在测量前如何调节天平的平衡的活动中,先让学生观察指针偏左还是偏右,再思考应调节谁,如何调节?再动手调节验证猜想.在如何向右盘中加砝码这一步中,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讨论怎样加合理,然后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演示,多了移去,少了取更小的补上,另一位学生记录了加减砝码的顺序:100g-100g+50g+20g-20g+10g+5g-5g,从大到小加减砝码显而易见.最小的5g砝码加入右盘,指针偏右,移去了又偏左,怎么办?学生自然想到移动游码,对游码作用的理解便顺理成章了.

3.4 这是一堂“体现创意”的生态课堂

这堂课就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处理、导语的设计、提问的时机等都展示出教师的“创意”,彰显出“教者的个性”.给天平的使用写说明书体现出教者的独具匠心,这节课教师没有让学生看说明书操作,而是让学生给天平配一份使用说明书,学生的精彩表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猜你喜欢
砝码天平物体
说说天平的使用
F2等级砝码折算质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天平使用前后的两次平衡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天平的平衡
巧变动使天平平衡
巧妙找次品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上门保养:差异化是竞争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