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文静,蔺多鑫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 床医学的桥梁,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经过和转归。它可直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有人称病理学为“医学之本”,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因此,对教师来说,教好病理学是非常重要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融入高等医学教育[1]。它以教学时空的开放性、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方式的主体性、教学手段的交互性及教学管理的高度性为鲜明特点,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2]。笔者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要求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并绘制相应的图片。病理读片对学生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3]。因此,合理利用含图片、视频、动画的多媒体课件及数码显微镜,通过投影机或电视屏幕展示大量高质量的病理切片图,并运用光标定位,使学生观察病变所在部位,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4]。将病理学教学中特别是镜下微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形式多样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紧扣教学大纲,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知识更新的一个有效途径,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上课前给学生一个具体病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文献,运用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图像,并制成幻灯片,在上课时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讨论和总结。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学生对病例的理解更加深刻,认识更加清晰,激发了求知欲,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并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为将来的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病理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与教学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病理知识。同时也可将当前研究热点和临床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相应的学术专题报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临床思维能力。
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组织器官的形态和HE切片,使学生认识疾病的本质,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病理学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直观实践和操作的教学,如果用文字来描述病变,则缺乏直观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病理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对推动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想、丰富教学内容、加快教学改革步伐起着重要作用[5]。教学资源库素材包括教案、课件、习题、教学大纲、讲课录像、图片、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建立教学资源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博客,即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6],具有以下特点:使用简单,容易普及;灵活自主,个性化强;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博客是近年来备受网民青睐的一种网络交流形式,因其良好的信息资源特性,被迅速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教师在每次教学后可简要记录本次教学心得,包括备课过程中查阅的参考资料、网络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对自身的启示。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师快速成长,迅速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还给同行提供了交流平台、共享资源。同时,学生也可利用教师的博客巩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并就本次课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与教师进行交流。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7]。微课的主要载体是视频,通过视频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7]。其主要特点是:授课内容少、时间较短、容量小、访问途径多,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式。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它的出现意味着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诞生,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和探索的舞台,将带来更多更好的高效课堂[8]。
(1)开展微课教学,增加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并以之为主线统领教学设计。教学使用的多媒体素材集视频、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全面呈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且画面设计优美,内容安排得当,节奏把控准确。微课作为微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步进入课堂,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互动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习效率。
(2)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微课即微型课堂,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讲授也只是针对大课教学中的某些难点,不是单纯的学习资源,而是通过学习资源承载的教学服务。微课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可以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地讲解,顺势而下,剖析到点,虽然只有几分钟,却能引人深思[9]。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微课教学中,将这部分知识作为一个小专题,配以切片图、动画演示、比较表格以及相应的随堂测试题等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教学评价可知,微课教学效果良好,不但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易混淆的知识点,还能引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钻研其中的难点,对更深层次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3)通过微课教学,促进同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微课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挑战,一个学习的过程,一种成长的途径。开展微课教学,建立一个学术交流平台,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和全国甚至国外同行进行自由交流,可加快教师成长速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现代信息技术将普遍应用到教学中,给教学带来更多变化,为教师提供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周建华,李翔,邓征浩,等.病理学网络教学改革初探[J].医学教育,2005,6(3):49-51.
[2]陈冰,朱晓群,黄小梅,等.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构想[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71-74.
[3]孙景阳,陆雯,瞿远珍.网络教学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11-113.
[4]刘元昀,寻丽彬.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12,10(1):55-56.
[5]胡琳.关于我校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0):65-66.
[6]梁利,丁彦青.博客在本科病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南方医学教育,2007(1):18-20.
[7]陈绯,王志有,陈林,等.“缓冲溶液”课程微课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3):255-258.
[8]裘德海.高校利用微课程促进教学的应用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3(4):95,127.
[9]阮晓蕾.微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3(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