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

2014-03-20 21:11赵松岭
物流技术 2014年8期
关键词:冷链流通河北省

李 虹,赵松岭

(1.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2.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1 引言

近年来,河北省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兼有农贸市场、连锁超市等的流通体系。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和绿色化等新特点,这必然要求构建高效安全的流通体系。因此,通过详尽地分析河北农产品流通现状、完善现有流通体系,是优化建设河北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迫切要求。2012年1月31日河北省政府颁布的《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河北省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适应城乡消费升级和食品安全要求,围绕解决农产品物流规模小、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等问题,加快建立畅通高效、安全便利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到2015年,建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农产品物流基地,果蔬、肉类、水产品在途腐耗率分别降至17%、8%、10%。

2 河北省现行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流通主体分散经营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存在,河北省主要还是以分散经营、力量薄弱的小农户为主,规模小、实力弱,很少与购买方签订长期稳定的购销合同,农民还未成为真正的农产品流通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河北省成为全国第九大农民工输出省。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往城市,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进城务工,留守在农村进行田间劳作的大多为妇女和老人,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没有市场经济意识,不能够掌握准确的市场行情,讨价还价能力低,加大了市场风险。

2.2 农产品物流运行方式落后

国内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中的损耗率在25%-30%左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损耗率则仅为5%左右,主要是因为国内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产品运输技术落后。大多农户依然采用最原始的肩挑背扛的运输方式,而在农产品进入市场以后的运输中,仅仅是用汽车等自动化的运输方式代替了原有的人工运输方式,现代化的保鲜运输、低温运输、保温运输、集装箱运输的推广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二是农产品包装技术落后。当前多数农产品包装仅仅是经过捆装、塑料包装进入消费市场,甚至不经过任何包装直接进入消费市场,造成农产品损耗率偏高。三是农产品流通加工技术落后。当前绝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初加工企业,加工的技术含量低,价值增幅不大。四是信息技术不发达。当前国内由于信息资源匮乏、信息开发资金有限、渠道不畅和网络不健全等原因,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相当落后,还远没有达到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标准。

2.3 农产品冷链流通比例低,损耗率高

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仅为5%,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由此造成我国每年水果蔬菜浪费损失1000亿元以上。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冷链物流各环节缺乏系统化、规范化、连贯性的运作,部分在屠宰或储藏环节采用了低温处理的产品,在运输、销售等环节又出现“断链”现象,全程冷链比率过低。蔬菜和水果鲜活农产品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不能忽冷忽热,整个过程要求恒温,“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流通环节都要在适宜且稳定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河北省蔬菜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的散装形式进入京津市场,虽然产品质量较好,但运输过程中浪费严重。

2.4 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化水平低

近年来,我国农业部致力于建设农村经济信息体系,河北省的很多商业企业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实现了联网。但这些网络信息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农产品流通的需要,网络营销仅局限于网上洽谈,支付还是在网下,真正的电子商务没有形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低,没有跟上现代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步伐,无论是资金还是精力投入均较少;二是信息化主要靠政府建设,多元化、社会化的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市场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动力就没有活力,所以有些网站就成了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专业化的网站较少,现有的网站特色不鲜明,没有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买电子产品人们首选京东,买图书会选择当当,买化妆品就去聚美优品等,像这样的电子商务网站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农产品也应该有自己的专业性网站;四是现有的农业网站信息数量、质量和农民需求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如河北农业信息网每天都更新所属城市的市场信息,但农民真正需要的市场信息可能找不到,缺少动态的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五是流通体系硬件设施落后,因为多数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对于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有限,若一些信息服务不太到位,就更不容易获取,信息不能有效到达农户,只能靠市场的反馈信息,就会出现滞后。

3 河北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途径

3.1 完善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

河北省拥有传统的水果、蔬菜产业等优势资源,和肉类一样,果蔬同样需要有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要改善果蔬生产基地的冷藏、保鲜、储存等冷链基础条件,水果和蔬菜要按标准进行分级别分拣和包装,再进行预冷处理;其次要完善大型农产品市场的冷链网络。例如依托石家庄桥西蔬菜批发市场、邯郸农科贸城市场和承德果菜等销地集散型市场和唐山的乐亭冀东果菜批发市场、沧州市红枣批发市场等产地集散型市场,建设集冷藏、质量检验检疫、流通加工、低温配送于一体的城市冷链配送中心;再次扶持果蔬加工企业(如唐山鼎晨、衡水绿色大地等企业)冷链设施改造,加快应用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最后是培育大型第三方果蔬冷链物流企业,鼓励大型果蔬储运企业整合冷链资源,发展壮大为现代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3.2 畅通农产品供需信息

2013年5月6日,国家农业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水平,才能使农业突破瓶颈约束,实现产业升级。

要建立健全河北省农产品信息化服务体系,搭建信息桥梁。健全三级(省、市、县)农业信息负责机构,做到农业信息网络覆盖全省。在人员配备方面,建设农村信息员和专家队伍,加强信息化的技术学习和培训。要以农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为重点,推动互联网、专家视频会议、农业信息短信的广泛应用。通过不同形式的网络覆盖对农产品的流通信息进行收集和公布,使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能及时的获取所需的信息,安排自身生产和销售。

例如荷兰的花卉和园艺中心拥有最先进配置的拍卖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和交换式电子信息系统,信息网络覆盖全球,为很多国家的客户提供信息共享及产品各项服务;韩国农产品市场管理部门建立了全方位的信息网络,涉及交易农产品的产地信息、品种、价格、交易时间、提货地点、市场中流通的费用、市场内出入车辆的监控等,信息通过自动应答电话、报纸、杂志、广播等各种媒体进行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信息共享。

3.3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近期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发,尤其是在农产品领域,如毒生姜、敌敌畏韭菜、瘦肉精、牛肉膏等,所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国际上公认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即在农产品种植及流通的整个过程中,对其各种信息详实的记录并存储的质量保障体系,如若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此系统追根溯源,对农产品质量问题追溯到责任者。国外发达国家如欧盟各国、美国等已建立了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同样也要求出口到本国的农产品必须可追溯,有效保证了食品安全。

国内一些地区也进行了相关的建设,如2011年北京市科委启动了“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这一重大项目。该项目在延庆绿富隆有机蔬菜基地、金六环农业示范园、北京新发地市场、京东商城等农产品流通中的节点企业应用,搭建了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平台,实现了果蔬农产品在“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级市场”的全程供应链物联网技术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海南省的热带水果质量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话“12316”或登录网站(www.ny12316.com),得到所购买水果的种植户、产品标准及检测等一系列的认证信息,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全程信息记录建档。该系统通过条码技术来完成,数据库中的水果系统拥有唯一可标识的18位代码,粘贴在水果个体和包装箱上。消费者若发现水果有问题,就可通过条码追溯,直至查出责任者。若出现很严重的质量问题,海南省热带水果质量追溯系统将会与媒体联合曝光相应的责任者,其销路将大受影响。

3.4 加强市场规划布局

首先,制定农产品市场规划。河北省已有针对全省的农产品市场规划,市、县(市、区)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菜场、各类零售网点等设施布局规划;其次,在网络中要培育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应依靠交通枢纽和城市群,在农产品主要种植区和集散地安排布局,与此同时还应建设地方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专业性批发市场等;第三,应完善农产品零售网点。与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同步,配套建设菜场、直销菜店等零售网点,增加超市的生鲜食品经营面积,力争居民5分钟可到社区便利店、10分钟可到标准化菜场、15分钟可达超市的便民生活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每个设区市每年建设和改造10个以上标准化菜市场,建立30个以上蔬菜直销网点,每个县(市、区)改造1-2个高标准农贸市场。总之,要统筹规划,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3.5 发挥农村经纪人的积极作用

要发挥农村经纪人在组织销售、传递市场信息、引导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新型农村经纪人,使经纪人掌握各地市场行情,具有灵敏的市场嗅觉,引导农民通过市场信息调整生产结构。如邯郸馆陶县对本县3000余名农村经纪人统一登记造册,统一管理,对其分批次进入培训班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包括经纪人理论、商标法、订单农业、合同法等,使其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最终形成“市场+经纪人+品牌+农户”的有效体系,提升农产品档次。一些经纪人熟练运用信息网络,将本地的鸡蛋、蔬菜、苹果等农产品供求信息放到网上,吸引了大批客户。经纪人除了做销售之外,还把一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来,在当地进行农业推广。如该县蔬菜经纪人王海明引进美国文图拉西芹和格兰青椒等优良品种,并传授种植技术,全县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增加了农民收入。

[1]王婉芳.关于构建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思考[J].江苏商论,2010,(2):30-31.

[2]樊西峰.鲜活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体系构想[J].中国流通经济,2013,(4):86-88.

[3]邢艳蕊.黑龙江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冷链流通河北省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新型冷链物流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及过冷度影响因素
河北省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