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志刚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自20世纪初,“威斯康星思想”发展了高等教育的第三种功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以来,高等教育和地方经济的辅成关系已被世人熟知并关注。美国的“硅谷”和北京的“中关村”现象就是例证。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经济的升级转型,高等教育类型之一-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必须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1]。诚然,现代职业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一线,50%以上的职业院校根植于地级城市以下区域,受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界定,同时服务于区域经济、文化、技术的发展提升。因此,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和地方的“依存度”越来越受学校和地方政府的重视。那么,高职院校在现实的发展状态下,如何结合自身历史积淀和专业特色,在高校普遍性功能中展现职业教育校地合作的特殊性,是高职院校的价值追求和社会担当,也是职业教育发展“地源动力”。
与比较传统的学术型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和地方区域在专业与产业对接、生源与区域人口素质提升、就业保障与传统观念改变等方面有着较高的“粘度”。一是突出实用,致力地方经济发展。职业院校以“上的去,用得着,留得住”务实培养态度,瞄准行业企业需求,致力于学生实用、适用、够用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以江苏为例,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建筑设计、施工、装饰、设备、管理一线的人才遍布江苏各级各类建筑企业,力助实现江苏从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跨越。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复合型的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上海局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也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地铁公司培养大量人才,成就了世界铁路看中国,中国铁路看华东的美誉[2]。二是就地取才,提升区域人口素质。2014年各级、各地政府工作报告都把改善经济结构,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然而,扶贫先扶人,兴农先兴智,产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关键在劳动人口的素质。据麦可思调查,2011届高职学校毕业生中,88.1%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并且连续三届稳定在这一比例。据此推算,近10年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2000万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3]。因此,职业教育是面向农村家庭,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承载地方涉农人口代际上移和改善民生之本的主要力量。三是多元就业,改变教育传统观念。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娃”跳出农门,就读职业院校,学得一技之长,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极大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改变了传统农村家庭的“官本位”教育观念。经过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洗礼的学生,在社会上中表现出来“上高职,能成才”的满意度,“成才不忘母校”的感恩心,以及“我为母校代言”的成就感,也深深地触动传统“学而优则仕”的就业神经,也改变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教育末端基因”有色看法,渐渐树立了“崇一技之长”职业氛围。
职业教育和地方区域有着源于职业教育产生基因的天然“粘合度”,但职业院校与地方区域的校地合作并不是顺其自然的“水到渠成”。职业教育校地合作困难重重,雾区颇多。一是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理念上存在“雾区”,无论是校方还是地方提到合作就想到“高大上”。在合作定位上,高职院校更愿意与发达地区的行业内知名企业合作。一来是被学生“去大城市、到大企业”的就业取向绑架,这样的合作才能吸引学生,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二来源于职业院校“功利化”合作目的,抛开学生的偏好因素,学校开展合作,所图就是引入“竞争性资源”。学校把合作对象当成“摇钱树”,因为它能为学校提供办学的市场敏锐度、物质化的“人、财、设备”的支持。更因为这样的合作能“亮化”学校品牌,凸显办学成就。至于面向基层,服务贫困地区,服务低端产业,扶持低级别企业则成了无人问津的口号。至于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对于职业教育向来是“高看”一眼,提起职业教育什么都好,说到上学,如果是自家孩子怎么也不让去,谈到合作好像985、211院校更权威,那才是擦亮“政绩”的漂亮抹布。基于这样的合作理念,才出现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中“剃头担子,一头热”怪象,才出现“院校到处跑,地方领导把头挠”需求“错位”,才导致地方忽略了职业院校这个人才、技术的“聚宝盆”。
校地合作对于是职业院校和地方来说,无论采用什么合作模式,合作过程如何,合作终极目的都是基于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成果和企业需求规格不匹配,根源在于学校缺乏全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教师缺乏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实践性教学能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根本,而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是人才,二是技术,而高校恰是人才集聚的场所,也是技术研发的孵化基地。鉴于校地双方的需求,笔者以为,校地双方都要走出原有的合作“雾区”,在战略上实施“学校与政府对接,专业与企业对接,师生与农村家庭对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对接,开发“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主体的内在驱动,开展“低、小、微”合作。
在“三对接”方面,首先是学校与政府的对接,政府是地方产业经济的“顶层设计”来源,也是改善民生的主要责任主体,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有着宏观的掌控性,甚至战略前瞻性。学校只有了解政府前瞻性的规划,才能整合全校的资源,有的放矢地推动科技研究与企业技术瓶颈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职业教育才能接地气,扎根区域经济。其次是专业和企业的对接,企业的市场敏锐性决定企业紧随行业技术前沿,院校要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能力以及科技研发的针对性,企业学习、实践是必由之路。同时也只有企业能够大量接收学生实习,能为学生提供全真实践环境,才能保证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不落伍,不脱节。三是师生和农村家庭对接,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多达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4]。由于青春期教育的缺位、不当,很多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开展师生与农村家庭对接,一来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温暖,帮他们树立“上大学、学知识、成良才”的梦想,传播社会正能量。二来通过这种“惠民、启智”实践活动,让当代大学师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进而提升师生社会责任感。
在四方主体驱动方面,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拓展居民增收和就业创业渠道,解决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的民生问题。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在以GDP为主的工作思路中更看重的是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看不到校地合作长远利益,因此主导、参与校地合作的主观愿望并不强烈。只有政府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看到校地合作的“合作建设、合作发展、合作共赢”的前景,才能从政策上进行引导,从制度上进行激励和保障,校地合作才能顺利开展,这点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已得到验证,因此政府驱动必不可少。其次,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职业教育虽然目前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职业教育还存在社会认同度不高,人才培养针对性不高,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再者,在当前财政拨款薪酬体系下,学校教师“旱涝保收”的自足心理让他们参与校地合作的动力不足。因此,职业院校只有提升合作内在驱动,把校地合作放到影响学校存亡的战略高度,整合学校资源,发挥师生智慧,扎根基层,服务区域行业,通过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和师生的实用技术服务来赢得社会的认可。再次,在校地合作中,校企合作是关键,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直接决定校地合作的成效和深度,甚至对学校育人针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要提升参与校地合作的驱动力,就要充分认识人才和技术是企业竞争获胜的核心要素。因此,企业在自身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研发方向要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对即时性投入和产出的回报不做苛求。最后,校地合作中,学生大多被视为学校的附属,一般都不作为主体来对待,但校地合作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要看学生能否转化为企业适用人才。此外,学生对于校地合作的认识存在高度上的不足,他们对于企业的奖助学金趋之若鹜,但对于企业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却热情不高。因此,端正学生参与校地合作的动机,树立在实践中成长和终身学习理念是增强学生内在驱动的关键。
在“低、小、微”合作方面。学校和地方必须要有务实的态度,从目前职业院校品牌特色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服务能力出发,与基层政府、低端产业、低级别企业联手,从局部、从小项目开始,能帮助企业技术上管理上有“微小”的进步和提升。如果职业院校能坚持“学校科研针对企业技术需求、研究成果应用于一线生产、科研成效由生产工人评价”的科研理念,笔者相信,不管项目多小,级别多低,成效多么微不足道,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做大、做强、做精。如果职业院校可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培训菜单”,对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开展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取得一技之长,不管规模多小,获利多低,影响多微,只要坚持就能“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5],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就能成为地方民生改变的“动力引擎”。
职业教育根植于地方,和地方有着天然的高“粘度”,职业院校与地方开展合作,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既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能又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使命。在当前制度不够完善,地方合作积极性不高的形势下,增强育人的针对性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要实现这个任务需要走出校地合作的“雾区”,探索校地合作的路径,开展“低小微”合作。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S].国发[2005]35号.
[2] 张晨.地校合作共赢:评价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J].职教论坛,2013(25):25-28.
[3] 何根海.校地合作实现地方高校跨越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41-42.
[4] 马树超.高职教育: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的十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12-16.
[5] 程龙.“石柱模式”:探索校地合作共赢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4(1):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