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究

2014-03-20 16:45过正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办心理健康院校

过正达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江苏 无锡 214153)

随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社会力量参与的民办高职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渐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普通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存在一些特有的心理特点,因此,探索和研究民办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此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特征,对于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1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收费标准高,录取分数低,学生普遍感到高考失意,有较强的心理挫折感,因此他们具有与公办高校学生不尽相同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压力。另外,民办高职院校较低的录取分数和多元化的办学层次及生源结构,这些因素决定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成分多样、心理差异性大、学习基础较薄弱,从而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

1.1 家庭经济条件产生的心理压力

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学费较高,因高收费而产生的贫困生数量相对较多、而就读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参差不齐,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和学生对家庭产生的自我愧疚感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增大而造成心理问题。此外,长期身处贫富差距悬殊的环境中,对贫困学生造成了强烈的心理不良刺激,使民办高职院校贫困学生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的较多,容易感到自卑和无助,且多疑和敏感,甚至有病态偏执倾向和强迫行为,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1.2 高考失意产生的心理压力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对于高考成绩,普遍感到与自己的心理预期有很大的落差,现在就读的学校与理想的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普遍存有情绪焦躁和低落,感到愧对家庭和父母,无颜面对高中时的老师和同学,甚至感觉会被人嘲笑,因此很多学生会产生自我否定心理,内心充满自责,从而产生很大的心理包袱和心理压力。

1.3 就业困难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公众接受度普遍低于普通高校,因此其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也随之增加,这将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及其家长对学费高投入所预期毕业后的高回报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反差,加之部分学生因家长对其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从而使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压力倍增,心理负担过重。

1.4 家庭和社会因素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高考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薄弱,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民办高职院校的认同感和接受度不高,学生入学后常会觉得有自己比公办高校的学生“低人一等”的心理落差。此外,部分家长希望他们取得更高层次学历(如专转本)的愿望十分迫切,学生虽然有意愿继续深造,但由于文化基础存在落差,因此期望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反差,从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

1.5 条件优越的强势学生群体对其他学生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

民办高职院校由于高收费,学生的经济条件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部分进入此类学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家庭的宠爱和优越条件养成了他们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任性自负,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集体能力较差。另外,部分学生家庭教育环境欠佳,父母亲只顾忙于个人事业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交流沟通,造成他们感情淡漠,这样的学生往往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遇事不能正确归因,学习上消极倦怠,生活上铺张炫耀,甚至玩世不恭,这对于其他与之正常交流交往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负面影响。

2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策

目前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教育内容不科学,工作体系不健全,工作方法不规范,工作效果不理想等各种问题。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根据学校的办学体制和自身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 构建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中指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在建设、立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主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的精神和要求,民办高职院校首先需要加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护体系,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级体系为校级专业防护体系,它是另外两级防护体系的基础,由学院专任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负责,从专业角度指导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重点学生的早期心理干预工作。二级体系是系级防护体系,它是三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由各院系设立的心理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工作第一线,他们能及时掌握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通过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结合来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级体系由各班班长、心理委员、宿舍长、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组成,系部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成为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充分利用他们与广大同学密切联系、朝夕相处的优势,及时向上级体系反馈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同学进行最初的心理帮助,充分发挥朋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2 实施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

民办高职院校要根据办学体制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在财力和人员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和实践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措施。

2.2.1 与德育并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公寓 贴近学生生活,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置到学生公寓区,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准民办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工作。

2.2.2 优势互补、相互渗透,全方位开展教育活动以贴近大学生内心世界,反映大学生真实思想为宗旨,开展各种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上要突破仅限于个别辅导、个别咨询的局限,可以借鉴德育工作的方法手段,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德育工作也要克服单纯灌输、空洞说教的模式,应结合时势热点和鲜活生动的人物事件,形式多样的加强思想品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刊、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全方位、多载体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工作的各个领域和角落,并通过“心理信箱”、“心理QQ群、微信群”等形式及时反馈学生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其自助能力和情绪自我调节能力,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同时,加强思想品德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用周围大学生真、善、美的动人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学生,使他们树立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审美观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用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化解和抵御心理矛盾和心理挫折。

2.2.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大学生遇到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同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因此靠单一的教育方式很难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德育教育原理,会做思想交流工作,要通过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去化解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德育工作者更需要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努力创建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良好心理条件,这样既能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又能形成合力,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体成效。

2.3 建立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2.3.1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

(1)针对性的运用心理测试系统进行心理普查。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并引进了心理测试系统。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心理特点,要精心筛选,科学采用符合此类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心理测量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档案。同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对筛选出有心理障碍和自杀倾向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发现心理异常学生,则切实采取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2)重点加强对五类学生群体的排查。一是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重点排查;二是对有多门不及格课程学生的重点排查;三是对专转本失败学生的重点排查;四是对单亲、离异家庭及失恋学生的重点排查;五是对大三不能如期毕业学生的重点排查。对排查后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建立档案,并将名单汇总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由专业老师设置早期干预方案。

2.3.2 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措施 在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核心,辐射到系部及每一个班级、宿舍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得到疏导,对心理异常学生进行早期干预,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具体的干预措施包括: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人际交往、职业选择,大学生自我意识、性心理卫生、常见心理障碍、心理诊断与咨询、心理预防和健康促进等。从认知入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习心理保健技巧,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针对筛选出的有心理困惑的学生,由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老师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咨询方法上拟采用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策略,给予心理支持,力求转变认知,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多种专门的心理治疗技术,如人际交往训练、合理情绪疗法等,同时做好详细的咨询案例记录,并结合咨询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表现来测评咨询效果。

(3)加强团体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单一的个体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初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因此要结合民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点,将个体咨询为主向团体辅导转变,由单一咨询为主向团体咨询、团体训练转变。团体心理咨询包括班级团体和小组团体两种形式,咨询的目标是促进群体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正确看待自己及自我成长和发展潜能。咨询过程中应注重团体的情感支持,相互学习,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习放松技巧和进行情绪调控训练,学习社会化技巧等。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训练等形式,在欢乐和谐、积极健康的氛围中,使更多学生得到心灵上的内省,加强班级群体的凝聚力与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共同提高。

(4)构建学校、家庭和朋辈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除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以外,还应构建学校、家庭和朋辈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表现和心理状况,将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更多地反馈学生以往的成长经历、心理挫折、思想状况和家庭实际问题等信息,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朋辈(尤其是班级学生干部)要与心理问题学生多进行思想交流和心与心的沟通,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帮助;使得教师、家长、同学三方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心理健康支持合力,共同促进心理问题学生的健康成长。

2.3.3 建立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监测网络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突发事件,应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体系的基础上,构建高职院大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监测网络。

(1)一级监测网络——由学生宿舍、宿舍长组成。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宿舍长为第一责任人,充分调动寝室同学的积极性、责任心,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寝室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信息,在遇到异常情况时主动关心、关注同学,并及时向上级监测网络汇报。

(2)二级监测网络——由班级、学生干部组成。以班级和团支部为单位,班级心理委员为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特别是学生党员和团员的骨干作用,广泛联系同学,加强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和沟通,了解本班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并向班主任、辅导员报告。

(3)三级监测网络——由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组成。辅导员和班主任教师应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和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在发现或得知有心理异常及行为表现的学生后,及时找有心理异常或行为表现的学生及其周围同学谈话,了解相关情况,并在24小时之内向学校学生处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报告,以防学生发生意外。

(4)四级监测网络——由学校学生处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专业老师组成。学校学生处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在接到下级监测网络的报告后,在24小时内对有心理异常或行为表现的学生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请校外专家进行心理“会诊”,确定其心理危机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及时向学生所在院系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反馈。学校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总体协调、指导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此类学校学生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适应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和谐校园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教育引导功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 崔景贵.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三大问题[J].江苏高教,2004(4):94-97.

[2]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S].(教社政[2001]1号)

[3] 白雪峰,邢丹.合理构建心理三级防护体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12):89-91.

[4] 俞少华,张亚林.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4):219-222.

[5] 陈茂荣,陈忠伟.心理咨询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

猜你喜欢
民办心理健康院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