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冲击下高校党建工作的自我调适

2014-03-20 16:23陈文举
梧州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师生

陈文举

(暨南大学 党委宣传部,广东 广州 510632)

网络舆论冲击下高校党建工作的自我调适

陈文举

(暨南大学 党委宣传部,广东 广州 510632)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情的生成和传播格局,改变着高校的政治生态。网络舆论冲击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传统的组织动员教育方式效果减弱,整体显示度和整合能力受到挑战。为此,高校党建要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时代需求,进行自我调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适应性;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提升高校党建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引导力;增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监管和引导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人文管理和民主协商机制,增进党建工作的互动型、协调性和群众基础,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网络舆论;冲击;高校党建;调适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世界进入了一个数字传播的时代,深刻改变了原有的思维、交流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成和传播格局。网络运用的开放性、大众化、匿名化和迅捷化,使 “人人成为自媒体”,既为大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社会交往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和思想交流平台,同时亦为各种言论、价值观、思潮的传播和滋生提供了可能,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对政党的存续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强调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全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巩固思想基础、引领方向、凝聚人心和振奋精神的作用,承担着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和平和心态的重任。而处在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新闻舆论,不仅要反映纷繁复杂的舆情与民意,而且要在新媒体时代顺势而变,把握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主动进行回应和自我调适,坚定不移地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舆论工作的首位,努力掌握网上舆论传播和引导的主动权。

一、网络舆论的特性及其对高校党建的总体影响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是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表述,一般通过网络媒体发布的言论和网络论坛 (BBS)、社交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及它们的互动交流等来集中显现[1]。目前,网络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网络群体来源广泛,但无论哪一个阶层的群体都不能形成足够强大的核心群体力量,担负起 “公众”群体的公共角色和社会责任; (2)网络舆论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具有批判意识和理性思辨的网络舆论并不多见; (3)网络舆论中充斥着大量的精英话语和意见领袖的观点,掩盖了普通民众的真实诉求,影响了公众言论的公共性和正当性; (4)政治意识形态对经济强势权力的松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其滥用舆论功能,导致虚假言论遮蔽民众的真实愿望,影响公众言论的真实性[2]。

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可以概括为 “围绕中心抓党建, 凝聚人心促发展”。 具体来说, “围绕中心”, 就要始终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把握战略发展方向,推动党建工作进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主战场,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凝聚人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为每个师生搭建施展才华和全面发展的平台,努力营造 “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育英才”的良好局面[3]。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传播革命,极大地改变了大学校园中的信息获取、传播、管理方式和师生的心理、行为,进而给高校的正常运行和高校党建工作带来复杂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校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受到极大冲击;原有的管理教育和组织模式效用减退,信息化网络化带来新的风险和机遇,扁平化管理和网络化党建势在必行;网络发展为高校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带来新的机会,高等教育主动或被动成为网络舆情新的增长点,由网络而引爆的高校舆论事件使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显示度和整合能力遭遇挑战。

总体而言,高校网络舆情主要集中在师德师风、学术腐败、校园安全、心理问题、学生自杀、住宿问题、群体事件、招生培训和食品安全等9大领域。近年来,全国高校在以上领域频频出现的各类事件通过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社交网站、微博和微信等媒介进行传播和发酵,给学校的形象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和舆论压力,同时给高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网络舆论冲击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化网络化加剧了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高校教师大多为专业性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各有所长,其职业特征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行为独立和圈子化等特点。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热情活泼、求知欲强,但较易受到外来观念和思潮的冲击、影响。世界范围内学术交流、合作的频繁,海归、外籍教师群体和大量留学生的存在,构建了高校这一特殊的场域。第一,网络化、信息化的普及和社会自我的初步扩展,为各种社会思潮面世及在大学师生中传播提供了最低限度的宽容。高校中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呈现多元、多变的态势,开放性、独立性和冲突性特征日益显现。当前,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新老左派和新儒家等多种思潮不同程度存在。这些思潮一方面在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上酝酿、发酵和博弈,另一方面在大学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各种论坛等场合得以传播,形成了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造成了部分师生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模糊和是非不分等现象。第二,新媒体的发展,让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更为便利、隐蔽和深入。网络的发展,打破了原来的地域限制,实现了信息获取方式的全球化、实时化。而“新传播技术发展的方式似乎特别有利于西方的价值和文化形式,其中包括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4]西方国家利用其手中掌握的信息传播控制力和影响力,利用长期以来逐渐培育、积淀而形成的全球传播体系向世界尤其是中国传播资本主义思想和西方价值观,污蔑丑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动摇包括广大高校师生在内的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心。

(二)传统的组织、动员和教育模式受到冲击

高校学生和青年教师的知识基础、对互联网技术的熟练运用、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和较强的权利意识,让他们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成为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同时成为催生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改变和创新的重要群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第32次互联网报告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20-29岁的网民群体占29.5%,在所有年龄段网民中居第一位。而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例为26.8%,其中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2013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从侧面反映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而互联网的运用和网络舆情的不断发展是重要的时代背景之一。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互联网已经成为包括高校师生在内的广大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力量。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和政党建设所面临的“最大变量”,直接关系我国的政权安全。技术驱动着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化、即时性,参与公共事务的门槛降低以及对权威和一元化的消解等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高校党建的传统组织运作模式。第一,高校党建原有的信息沟通形式难以适应网络社会扁平化管理的需要。随着网络的兴起,数字终端设备把信息传递方式由曾经的阶梯性转化为水平自由型。网络社会拉平了权力载体和权利对象的地位,逐渐形成了参与型的政治新生态,导致传统的命令型政治模式备受质疑和抵制[5]。第二,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效果下降,难以适应正在变化的新生代党员群体的需求。高度发达的传媒和网络深刻影响着党员师生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加剧了党员思想的多元化,而长期来居高临下式、说教式和文件式等单一的党员教育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平等化、互动式和时新性等需求。第三,传统的高校党建不能适应网络化发展需要。目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着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不够、数量太少、内容单一、参与性不足、缺乏互动和吸引力等问题。

(三)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显示度和整合能力遭遇挑战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高校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一方面使高校很容易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中形象和声誉受损,但更重要的方面是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显示度和整合能力提出挑战。第一,高校党建的两大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群体,因各自不同的归口管理造成开展党建工作的部门相互之间的关联不够紧密、师生党建截然分开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协同等,且在各项评估和社会功利大潮影响之下的 “重教研成果轻思想政治” “重知识技能轻理想信念”,使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显示度不高,深度和效度不够。第二,高校党组织在组织动员上的原有优势受到网络动员的冲击。网络社会的分散性、流动性和自主性特征,新媒体技术催生的网络虚拟空间、圈子化和社区化等新特点,与碎片化的政治认同、利益相关和兴趣相似等相结合,构成了网络自身的动员能力。而师生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加入到很多群体和运动中,甚至远远超过了网络以外能够参加的数量,这就使依托于传统社会组织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反应不力、难以兼顾。第三,党的传统话语体系难以适应网络社会的语言和沟通变迁。在互联网越来越深层次介入大众生活的时代,网络语言以它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际交往的沟通模式,也影响着基于网络特点产生的语言表达文化。而当前高校党政机关的话语体系与全国党组织系统一样,往往给师生以严肃、刻板、枯燥和乏味的印象,难以给人以亲近感,在 “网言网语”流行的当下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三、网络舆论冲击下高校党建自我调适的路径思考

(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适应性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提升工作的时代性和适应性,是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归宿。第一,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主动学习新媒体的特征,把握新媒体和网络舆情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学习网络舆情监测、突发事件应对和公共关系管理,推动高校党组织对新媒体的适应,自觉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从而拉近党和新媒体的距离感。第二,通过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丰富和拓展高校党建工作自我调适的内涵,结合新时期高校实际和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等特点,从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为师生提供办事便利,脚踏实地为教师搭平台、谋福利,为学生解难事创环境,对反应集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解决和回应;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及时沟通,争取师生的理解。第三,通过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组织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等自我调适,增强党组织与师生、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有效提高党组织的适应性和凝聚力。

(二)以高校发展和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改进对话方式,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吸引力,提升高校党建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引导力,牢牢掌握校园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

充分发挥高校理论研究的优势,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以时代性的内涵、相对恒定的价值和较大程度的包容性,提升高校党建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引导力,是网络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第一,以高校发展和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内容建设,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对师生个体的说服力。马克思认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6]理论的彻底性在于它能否给网民以实际的解释力和指导性,进而建立起对于理论体系的信任乃至信仰。在文化多元、价值观多样的网络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更要与不断发展着的事实相呼应,通过提升自身的丰富性、包容性和权威性来说服师生,使意识形态所倡导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师生的行为自觉和价值准则。第二,适应时代特点,改变传统严肃、刻板和高大全的话语方式,以平等的意识、互动的交流与师生党员展开对话和讨论,采用多种方式深入到师生中间,倾听他们的呼声和诉求,并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传播与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个体发展和创造良好环境等相结合,通过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性、党员干部的示范性和党组织的先进性等,增强意识形态对广大师生的吸引力。第三,尤其要关心、支持青年教师,创新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当下,青年教师面临着工作、生活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压力,甚至处于艰难的境地,网络于他们而言更有可能成为分化、极化、对立等意识形成和扩散的温床。因此,要通过网络掌握高校思想理论动向和网络舆情,及时发现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有效应对涉及青年教师的舆论事件。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校园网、手机报、论坛、微博和微信等渠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积极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提升运用网络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提升高校党组织在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引导力,牢牢掌握校园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

(三)增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监管和引导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科学化水平,为高校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增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监管和引导能力是高校党建工作自我调适的关键环节。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和诸多媒介事件的出现,已经对高校的平稳运行和形象声誉构成了较大的影响,成为高校党建特别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应对和调适的重大课题。因此,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第一,建立网络舆情收集与引导机制,有效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网络上涉及高校且具有典型性、重要性和倾向性的有价值信息进行监测和搜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并向党委和相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通过平等交互、以疏为主的网络舆情疏导机制,按照舆情的自身客观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应对处理。第二,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走出 “质疑——回应——再质疑——再回应”的怪圈,保证舆情应对的常态化、规范化。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网络舆情的协调联动机制、健全网络舆情的善后处理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7],以规范化、联动式的方式,抢占舆论信息制高点,压缩谣言的传播空间,引导师生和公众的注意力,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第三,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力,同时要提升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作为话语表达和掌握群众的舆论引导能力,是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为领导优势的关键环节,也是为高校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的客观要求。一方面,要分清网络舆情的主流、认清本质、客观看待舆情的存在价值和其中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要对非主流言论辩证看待、客观分析,包容正常舆论发展,引导匡正失范行为。为此,要注重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在实践中应努力做到:一是把握好宣传报道的时、度、效。要特别注意根据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握好时机、节奏和力度,善于从公众舆论捕捉话题、从百姓角度设置议题,多用鲜活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既实事求是又恰如其分,努力让群众爱听爱看,真正做到党心民心同频共振、新闻舆论社会舆论同唱一首歌。二是把握好热点引导的时、度、效。应特别注意健全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和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做到先发制人、先声夺人,防止关键时刻沉默不语、没有声音的 “失语”,防止重要关头畏首畏尾、慢慢腾腾的 “迟语”,防止面对话筒不着边际、把握不当的 “乱语”,通过连续和动态的 “信息落点”主导社会舆论、稳定社会预期[8]。而提升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是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四)充分利用网络新平台、新工具,并结合人文管理和民主协商机制,增进党建工作的互动性、协调性,促进党内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信息化,真正做到以师生为本,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提高网络党建科学化水平是高校党建自我调适的重要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新平台、新工具开展网络党建是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搭建思想理论宣传的新平台,有利于开辟密切党群关系的新途径,有利于创建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有利于拓展对外交往的新渠道。第一,加强网络党建资源建设,创新基层党建的组织和日常教育管理方式,实现信息传播的网络化。通过 “基层支部虚拟化、实体支部网络化”,成立虚拟党支部等形式,创新党的组织设置形式,开辟党组织活动的新空间,同时让政治过硬、道德良好的师生党员在论坛、微博、QQ群和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高高校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党建活力。此外,增强高校党员干部网络党建的意识,鼓励广大师生党员积极参与并发言,促进党员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更多的互动与沟通,丰富党内信息传播的载体和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努力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第二,结合高校师生特点和中国 “情—理—法”的管理特征,综合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优点,增强事前沟通和议决,吸引师生参与党建和学校事务,从根本上筑牢高校党建的群众基础。中国大学中的教师群体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有着与西方同行相似的使命和责任,但他们在中国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下成长,身上延续了中国两千五百多年 “士”的传统和流风余韵[9],即 “入世情怀”和以民族国家为己任的精神传统。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于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担当,反映在他们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拥护和认同,对于在国家发展的总体语境中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大学生则受父母一代和教师影响甚大。高校师生 “以民族国家”为重的心理奠定了高校党建工作的良好基础。体现在高校人文管理中,大多以人为核心,遵循 “情—理—法”的优先级,倾向于等级取向、群体意识和礼治 (人治),面子、等级等意识维护了表面上的和气和统一,但不足之处是私下里可能存在不同意见,出现抵牾和消极怠慢现象。而西方的科学管理以 “事”为核心,倾向于 “法—理—情”的形式原则,注重平等意识、个体取向和法治,以“议决”为规划的基础,在规划之时、决策之前强调双向沟通与讨论协商,而一旦正式决策,则大家依法 (制度)行事,大大减低了个人情绪、私人感情和特权的考虑,提供了理性管理的基础[10]。因此,网络时代的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吸收西方科学管理的优点,通过现实或网络途径增加 “事前沟通和议决”的环节,多途径吸引师生参与学校的党建和重大事务,真正做到以师生为本,筑牢主流意识形态和校园舆情的群众基础。

此外,高校党建工作的调适还需要增强网络硬件建设和技术开发能力,通过不断推进信息化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增强网络硬件设施建设和技术开发能力,建设信息化校园,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提供硬件保障和技术支持。

[1]蒋述卓.网络舆情的发展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暨南学报,2011(2).

[2]罗坤瑾.网络舆论与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J].学术论坛, 2010(5).

[3]刘川生.高校党建九十年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

[4]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5.

[5]刘朋.新媒体时代执政党的自我调适[J].理论视野,2013(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7]薛瑞汉.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2(6).

[8]许又声.一定把舆论宣传工作做得更好——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3-10-15.

[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

[10]尤克强.中国与西方大学管理文化之省视[M]//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的大学文化——“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2.

G641

A

1673-8535(2014)04-0073-06

陈文举(1979-),男,湖北天门人,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报道、新闻法。

(责任编辑: 高 坚)

2014-05-06

2011-2012年度暨南大学党建理论专题研究课题“高校党建与舆论引导互动之研究”;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资助项目(XCWHRCZXSK2013-17)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