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新闻与传播研究】
媒介生态视野下电视纪录片种群比较
王 亮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精英电视纪录片与独立制片电视纪录片是纪录片生态环境中的两大种群,通过媒介种群的四大特征数量、空间、遗传、系统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中国电视纪录片种群的发展深受媒介环境的影响。虽然纪录片种群的基因相对稳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基因的改变是为了更好地与媒介生态整体形成一种平衡互动。
电视纪录片;种群;媒介生态
自2010年以来我国纪录片产业增长规模和速度均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回顾其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电视纪录片还是经历了从单一种群到多种群发展的过程。“每种电视纪录片种群也都经历着诞生与繁衍的阶段,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种群特征。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最小生态单位,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时生活着的同种个体的组合。”[1]43“在媒介生态系统中,位于信息传播或媒介食物链相同位置、具备相同功能的个体传播要素则可被视为媒介生态种群。”[2]82
在《媒介生态学》一书中,邵培仁先生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将媒介生态种群的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系统特征。本文将以我国电视纪录片种群中的精英电视纪录片与独立制片电视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它们的种群特征,以期能够为纪录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1.精英电视纪录片种群的概念
精英电视纪录片是指以关照人类生存处境,探索人类精神、社会发展道路为主的具有知识分子品质的电视作品。在电视媒介娱乐化盛行的时代,一部分纪录片人甘于寂寞,在创作中寻找他们的精神家园。一批具有思考深度的纪录片如《沙与海》《藏北人家》《八廓南街16号》等证明了中国精英纪录片的实力。
2.独立制片纪录片种群的概念
“中国独立纪录片”这一概念可以从几个向度进行界定:(1)作者的创作身份(不是原始身份)独立于体制之外;(2)创作资金的来源独立于体制之外,作者拥有作品的版权,能决定作品的内容走向和传播发行渠道;(3)“创作者的创作理念独立于主流体制,倾向于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趣味的自觉抵制,追求对外部世界个人化观察和对主体内心的自主表达”[3]。DV与独立纪录片的结缘,使得独立纪录片的拍摄主体和题材趋向多元化,直接促成了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在近十多年迅速走向空前的繁荣和兴盛。
独立制片纪录片往往是不会在电视上出现的,因为在中国目前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它们还没获得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像《老头》《铁西区》《铁路沿线》等多为“地下”播放,但集中起来却是更为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影像书写。
1.数量特征
精英纪录片种群相对独立制片纪录片种群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知识分子圈层。中国精英纪录片能够保持生存活力,一方面得益于主流媒体的慷慨投资,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层面的纪录片发展战略的提出,促使电视频道增加纪录片的播放量。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制播分离后一部分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崛起,尽管他们的投资力度与央视、各大卫视的投入无法相比,但这对于费时费力的精英纪录片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成立于2002年的SMG纪实频道,作为中国第一家纪录片专业频道,拥有强大的纪录片制作队伍,每年有多部作品获得国内外一系列重要奖项,在观众中享有良好的声誉。SMG纪实频道坚守着自己的人文理想,孤独地走着自己的寂寞之路。每年超过20个对外投资的纪录片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万,正是有这些投资,中国精英纪录片才得以生存,才能够有一个播放平台。
独立电视纪录片种群从一开始就游离于主流体制之外,以非常个人化的方式来书写社会。由于没有适宜生存的环境,出生率不高,死亡率却不低,在20世纪90年代繁荣后就呈现衰落态势。但是由于DV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工具,它是一种语言,一种书写方式,一支笔”[4],使纪录片数量急剧上升。虽然数量上现在远远超越了精英纪录片,但是内容五花八门,创作者身份也更是复杂多样,专业与非专业、职业与非职业创作者群体都投入到其中,使得纪录片的质量也良莠不齐,远不及精英电视纪录片对于文化的坚守。
2.空间特征
精英电视纪录片种群的生存空间曾经一度比较狭小,在主流电视纪录片和大众电视纪录片的双重挤压下,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在不同的地理风貌与民风民俗的影响下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带有地理标志的纪录片流派,比如“京派”“海派”“川渝派”“边疆派”等。虽然在电视屏幕上生存空间有限,但是却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景象,在国内外纪录片节上,这些纪录片往往能大放异彩。比如《远去的村庄》荣获中国纪录片学术奖大奖、最佳导演奖、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提名、葡萄牙电视节大奖提名。诸如此类的获奖纪录片还很多,如宋继昌的《茅岩河船夫》、孙曾田的《最后的山神》、高国栋的《怒族一家人》、王海兵的《深山船家》等。近几年这种空间限制逐渐被打破,随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限娱令”的颁布,《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按周计算,平均每天6∶00至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也成为精英电视纪录片获得更大空间的推手。
从空间特征上看,早期中国独立制片纪录片种群与精英电视纪录片种群比较相似,也是由于资金、内容的限制很难在体制内生存。但其更为显著的空间特征是“地下”生存模式,像雌安奇的《北京的风很大》、吴文光的《江湖》、杜海滨的《铁路沿线》等都是以一种“地下”的状态生存。随着DV的出现和国家媒体政策的日渐宽松,一些电视媒体也纷纷开办了相关的纪录片栏目,来介绍并讨论这些独立制作的影像作品,使得独立制片纪录片的生存空间拓宽了。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现在独立制片纪录片更多的生存空间从“地下”拓展到“地上”,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社会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像优酷、搜狐、乐视网等都设置了自己的纪录片频道。
3.遗传特征
精英电视纪录片种群内很多制片人都是从体制内脱离出来的专业人士,如康健宁、吴文光、蒋樾、段锦川等,他们不习惯于体制的束缚,希望能够用镜头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坚守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和终极价值。而且精英文化本身就具有自己的独立品格,所以精英纪录片种群基因较为单纯,不像大众纪录片和主流纪录片要受商业资本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双重牵制,反而可以在狭窄的市场空间中潜心创作。因此精英纪录片制作人就可以站在探索人类文明演变的高度去深入民间,用镜头记录人类的生活状态。
独立制片纪录片种群的遗传特性在早期与精英电视纪录片种群极为相似,它的制作者往往也具有双重身份:导演兼制片。由于也是体制外的群体,他们的创作理念更倾向于自我的一种表达,这样正好可以同体制内的纪录片种群形成一种互补,完善了纪录片的媒介生态。
但随着新纪录时代的到来和大众文化的普及,新时期的独立制片纪录片逐渐失去了以前作品那种精英视角和批判意识。随着DV和手机记录功能的完善,再次降低了创作门槛,这也使得其遗传特征不像精英电视纪录片那样坚守,而是发生了一些分裂,一部分实现了一种影像方式的自由表达,对实现民众的话语权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另一部分,作品无论是制作水准或思想深度方面都大不如前,甚至变得琐碎。
4.系统特征
精英纪录片种群在2010年以前都没有一个完整体系,依附性比较强,整体上比较脆弱,没有形成良好的食物链,题材选择比较单一,资金来源比较困难,发行播放受到制约。但随着纪录片媒介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资源的供给能力和媒介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特别是2010年央视纪录片频道的开播,纪录片这种国际化表达方式及文化承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精英纪录片种群开始找到比较符合自己的生态位置,这样就能够在大众文化的空前普及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精英纪录片种群受文化因子影响最深,一方面创作者受到国外纪录片创作风格的影响,像怀斯曼、小川绅介等,另一方面他们想通过纪录片为现代文明建立起一个参照体系,唤起人们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从而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的关系。
独立制片纪录片种群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自我调节的系统。在这里食物链呈网状分布,以DV拍摄的纪录片种群在整个种群中居于中心地位。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的出现,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思潮有一定关系。但其繁荣发展却直接得益于技术因子的影响,从ENG摄录设备到DV再到如今的手机,每一次拍摄技术的进步,都会使独立制片纪录片种群进行一次扩张。现在它已经与互联网对接,用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量和承载能力,来修复自身发展的局限,突破传播的瓶颈。
20世纪90年代汹涌而来的大众文化浪潮,使得以对终极意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的孜孜追求为己任的两种纪录片种群迅速被推挤至边缘地带。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精英纪录片创作者的目标,开始从用理性话语影响社会逐渐退缩,而转向在较小圈层中进行精神坚守。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精英纪录片的命运大都是在周游列国之后又压回作者的箱底,即便是那些得以在电视媒体上播出的少数幸运者也因大众趣味的转移而成为“孤独的自语者”[5]。但随着纪录片媒介生态的变化,精英纪录片在知识分子圈层中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在整个中国电视纪录片种群中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承载体之一。而独立制片纪录片种群,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创作群体数量迅速壮大,传播渠道也进一步拓宽。但这也改造着它原有的基因,使之更适合个人观点的书写,更符合自媒体时代的表达方式。
通过精英电视纪录片和独立制片电视纪录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视纪录片种群的发展,深受媒介环境的影响,甚至某种媒介因子对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纪录片种群的基因会或多或少发生变化,这也是为了与媒介生态整体形成一种平衡与互动。
[1]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士礼.DV语境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多元化趋势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陈颖.DV:数字影像时代的个性之笔[J].现代传播,2004,(4):122-123.
[5]张红军.90年代中国纪录片的三种主要形态及其发展态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7-61.
【责任编辑 马 俊】
Com parative study of TV Documentary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Ecology
WANG Lia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China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0,China)
Elit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and independent documentary television documentary are two great populations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We compare and analyze them through the medium of populations from four major characteristics:number,space,genetics and systems.We can see the developmentof population China TV documentary,deeply influenced by themedia environment.Although the documentary population gene is relatively stable,but it is not immutable and frozen,gene change is to better and media ecology as a whole to form a balanced interaction.
television documentary;population;media ecology
J952
A
1009-5128(2014)21-0091-03
2014-08-15
王亮(1983—),男,甘肃张掖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影像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