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莹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西安 710063)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历史考察
雷 莹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西安 710063)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和中国先民的追求理念,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宗法血缘关系的封建专制制度促进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形成,它起源于三皇五帝,初步形成于先秦,确立于秦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成熟于宋元明清。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历史考察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程中,中华民族的先民创造了波澜壮阔、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及基本价值,那就是和谐思想。张岱年曾说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儒家最高的价值标准是‘和谐',道家强调‘不争',墨家强调‘非攻'‘尚同',与儒家强调和谐有相通之处。因此,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价值学说虽然有儒法道墨四家,但最终的分歧在和谐与竞争的问题上。汉武帝以后,墨家衰败,法家受到唾弃,成为隐文化;道家流传不绝;儒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样和谐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1]211-212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予以全面考察。本文主要根据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进行分析及论述。为什么即分析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产生的原因背景,怎么样即梳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源流。
(一)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
中国处于内陆环境,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区。到夏、商、周时代,夏族、商族、周族主要活动于北方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南部有秦岭作为天然屏障,北部与西部有辽阔的大沙漠和戈壁滩,西南部是青藏高原,耸立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部远离海岸,形成一个自然的、封闭的生存体系。中国先民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很早就有了“天下”“六合”的概念。以后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王朝革命的演化,中国历史上的各朝代在更替的过程中,中国的疆域也在不断扩大,甚至在唐、元时期达到历史上比现在更辽阔的疆域。但是,在中国人眼里,不管疆域有多大,都是一个“天下”,如此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使中国人很早即认为“天下一家”,而这“天下一家”就是一种和谐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已积淀为中国人的心理。
(二)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比较优越,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很适宜于农业。而农业生产的条件与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于是中国先民很早就发现农业生产与气象的关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的观察、体验,他们认识到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业作物的产量,风调雨顺时粮食丰收,出现灾害天气时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同时,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容易和自己生存、生产环境产生亲密的感情。因此中国先民很注意天人关系——既重视自然规律又不忽视人的作用,并且使人与自然处于协调关系,也使中国人形成了将人事方面的事与上天相联系的习惯,认为人世间发生的事都与天意有关,人们应该尊重天意。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实行的是一家一户为单位进行劳动生产,很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家和万事兴”,由一家和谐到家家和谐,由家家和谐到全社会和谐。总之,中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一方面容易使人与自然产生“自我”与“大自然同体的意识”,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另一方面,使人们在互助劳动中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
(三)宗法血缘关系之上的封建专制制度
中国社会是带着氏族制度的脐带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家族成为社会组织的细胞,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家庭成员由血缘关系、婚姻关系维系着,到家族甚至宗族仍由血缘作为纽带,进而到国家仍然存在,国家即家庭的扩大或延伸,国君即家长的延伸。中国人长期生活在家庭的怀抱里,享受着因血缘关系延续的脉脉温情,宗族也是一样。在国家这一层面上,国君从统一的角度,借助于迷信的手段,使人们从心里认可其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2]93总之,血缘纽带拉近了人们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尤其宗族之间保持着和谐关系。而国家则从政治方面向人们灌输“天下一统”“天下一家”的思想,使和谐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人的心理意识。
由上面简单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传统和谐理念生成于独特的内陆环境和农耕社会,血缘根基和家国同构的政治诉求是其构成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经历了起源、初步形成、确立、继续发展、成熟五个阶段。下面作简要梳理与分析:
(一)起源于三皇五帝
从中国最早的古籍《尚书》来看,早在尧舜禹时期,就有了和谐思想。唐尧时亲和九族,协和万邦。“克俊明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3]317“俊德”就是美德。“百姓”在春秋以前即指百官族姓。“雍”就是和谐思想。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能够修明美德者,才能实现自己九族的亲睦。九族和睦了,就可以平理百官族姓,昭明礼仪。百官族姓明理彰义,就会实现天下万邦的亲睦和谐。理义昭明,万邦和谐,风俗大化,天下百姓自会雍和而化,循时而进。虞舜时,“敬敷五教”[4]27(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由此可见中国先民很早就有了和谐观念,不过这时的和谐只是实用生活经验的积累,还没有上升到一般法则。真正的起源是在西周时,人们把和谐作为一种追求理念。2500多年前,西周末的史官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5]470的命题。而晏婴在后来也谈到了“和同之辨”[6]420-429,从政治上追求君臣和谐,从而达到“如乐之和”的状态。
(二)初步形成于先秦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奴隶制社会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步确立,在这社会转型和大变革的过程中,整个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经历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各个集团的代表人物从各自立场出发,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综观各派各家的观点和思想,无不与当时礼崩乐坏的动荡的社会现实有关。各派都围绕如何使社会和谐来谈自己的观点。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儒家重点在于恢复周礼,以仁为核心,实现社会和谐的“大同之世”。孔子强调现实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他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自然无为为特征,提倡和谐的天人关系,追求无为而治的“至德之世”。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庄子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强调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重视法律的作用,其目的仍在于维护天下一统的局面。墨家针对当时战争频繁的形势提出“兼爱与非攻”的思想,主张不分彼此的相爱与互利,以达到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先秦时期,各家各派虽然谈论的角度不同,但都有和谐思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战国后期,学术思想呈综合发展态势,儒墨道法融合互补,初步形成了体用不二的和谐文化理念。
(三)确立于秦汉
秦汉时期,随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大一统局面的确立,政治思想领域开始趋于整合化一,为维护封建统治,统治阶级需要从思想上统治人民。西汉初期以“清静无为”“与民休息”为要务,老庄道家思想获得了新的发展。但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不再依靠老庄思想,他们需要新的思想为其提供合法的统治理由。在此情况下,汉武帝时,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人物,从天、地、人的哲学范畴入手,以“天人感应”为理论基点,提出了一系列维护西汉王朝统治和社会稳定的大一统社会和谐思想和主张。汉代时,强调“忠”“孝”观念,确立了“三纲五常”的原则,和谐思想融入封建意识形态之中,具有浓郁的政治伦理色彩,确立了正统地位。
(四)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秦汉一统的局面被打破,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儒学独尊的地位受到动摇,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清谈高远玄妙的玄学之风盛行。受玄学影响,一些人才追求隐居避世,希望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找到自己和谐思想的理想家园,从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层面出发,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超越了现实层面,而向往一种“大和”。入隋以来,中国结束纷争动荡的局面,国家步入高度统一的隋唐盛世。这一时期,一方面儒道佛经过相互碰撞,最后三家合流;另一方面唐朝统治者更加重视君民和谐与民族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唐太宗注意总结历史经验,在民族关系方面,他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高度重视君与民的关系,说:“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并常以此警示自己和告诫臣下,使和谐思想在观念和生活中得到深化。
(五)成熟于宋元明清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后期,小农自然经济不断成熟,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社会财富尤其是土地日益集中到少数人之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以朱熹为代表构建的理学体系使中国的和谐思想一方面具有形而上的高度,使和谐理念成为“天理”;另一方面又有形而下的实践,将和谐理念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理解和践行。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产生于中国独特的内陆环境和农耕社会,血缘根基和家国同构的政治诉求是其构成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和谐思想经过了起源、初步形成、确立、发展、成熟五个阶段。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最终成为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
[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吴灿新.中国伦理精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2007.
[3][春秋]孔丘.诗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4]李学勤.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9.
【责任编辑 刘 蓉】
Historical Surve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ious Thought
LEIYing
(Politics and Education Institute,Marxism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3,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ious thought has a long history,which is profound,and it is the core values and Chinese ancestors'pursui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which hav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history.Inland relatively closed environment, self-sufficient agricultural economy,patriarchal kinship feudal autocracy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armonious thought,which is originated from the Three Sovereigns and Five Emperors,initially formed in the Qin Dynasty,established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developed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Suiand Tang,and becamemorema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 fter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ver thousands years,ultimately it has given the great impact on the Chinese people'ideology for thousand years,and itbecomes the core values,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nd ways of thinking of the Chinese people.
Chinese tradition;harmonious thought;historical survey
D092
A
1009-5128(2014)17-0009-03
2014-06-16
陕西省委教工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浅谈文化教育与大学生道德修养(13A023)
雷莹(1989—),女,陕西澄城人,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