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韵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湖北十堰,442000)
生理原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根源。心理卫生学的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一个人的体形、气质、神经结构及活动特点、能力等成分直接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某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有精神疾病史父母的某些遗传基因有着不可否认的联系。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和癫痫等精神病,遗传是十分重要的根源。此外,以体格、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大脑的结构与机能为特征的素质因素,形体差异,发育早晚,生理疾病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群体,是大学生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是最早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因素。大学生最初的社会生活经验是在家庭的教育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慢慢形成带有家庭特点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父母的思想、行为、品质、教育方式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父母对子女正当的要求不能给予满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不适当,父亲或母亲过早死亡、父母之间长期不和或分居、离婚等家庭自然结构的缺失都极易导致大学生形成异常人格,产生心理异常。
学校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二社会场所,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下一代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学生在学校一方面掌握专业知识,发展自身智力,另一方面接受国家的政治观点和掌握基本的道德标准,学会为人处世,为健康的身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基础。
应试教育使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在中学时期长期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对分数的一味追求使学生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如临大敌,担惊受怕,自卑感、内疚感加深,严重的导致神经衰弱甚至自杀。[1]片面的中学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部分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对人格培养和道德品质塑造的缺失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薄弱,潜在的心理问题增加了高校学生工作的负担。
总体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状况是良好的,但是有些问题也不容忽视。首先,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还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理论的教条化、本本化,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指导,常常陷入迷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导致心理问题。其次,由于扩招,学生数量众多,即使以200∶1的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也使辅导员在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之余还要分析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精力所限难免有不足和遗漏的方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现实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客观需求,因此,大学生中较多的问题还亟待特别的重视和细致的解决,如果搁置或者忽视则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首先,在教学方面,虽然一些师范类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等必修课及选修课,但不少学生只是将心理学课程当作考试科目,满足于考试合格或修满学分,对心理学学科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必要的认识。这就与学校开设心理学课程的目的相差甚远。此外,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限制,一些院校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以致他们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卫生常识,心理状态容易失衡而又不善于采取一定的调节措施,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其次,近年来心理咨询在高校的重视和支持下发展很快。心理咨询由于其针对性强和保密性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治疗。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预防心理危机方面,心理咨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心理咨询多为“一对一”的辅导,面对高校扩招和学生隐性心理问题的增多,其作用的范围和深度仍然有一定限度。
五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现行的专业设置体制暴露出了较多问题。专业设置的模式单一,教材、教学内容重复、陈旧,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对人才实用性的要求。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入学后对专业知识失去学习动力,对前途产生迷茫,从而引发心理焦虑。
社会环境对人心理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成长,因此,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地位、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不能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与现代社会中经济、文化、政治等快速发展和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理危机。
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需要熟练技术人员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突出。庞大的求职竞争队伍,异常艰辛的求职过程是对大学生的心理、意志、能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极大挑战。理想的职业不仅是大学生的生存需要,而且还是其发展需要。而现实的残酷、竞争的激烈、家人的期待、自身的期盼、抉择的艰难,都会引起大学生内心反复的思考和权衡,没有找到工作,或者在求职中受挫的部分大学生生存危机感非常强烈。特别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使原本以拥有大学生为荣的农民家庭遭遇尴尬,心理失落比所欠下的巨额债务更沉重。还有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现实和理想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也会引发心理危机。
不同经济情况家庭出身的大学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消费模式,也影响了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始终存在。与城镇学生相比,不少农村贫困学生家庭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学费可能导致家庭负债累累,日常生活费异常紧张。对比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为生计发愁的贫困学生难免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贫富差距的现实对比,使得一些大学生失去心理平衡,很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大学的围墙之外是社会,社会上的不同道德标准、道德风尚、道德行为,不可避免地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以复制化的速度快速地将多元化信息传播给大学生,对大学生产生了大规模的、群体性的影响。不同的文化道德教育理念、方式、题材、内容和评判标准等都在对大学生产生潜在或突出的影响,大众传媒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在与不同的国内和国际信息的对流、冲击、洗刷中,艰难地维系自身的道德观念、道德风尚。多元的信息冲击使高校强制化的文化道德教育方式及历来的教育权威遭到极大挑战,话语权的影响力已经被削弱,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激情与浮躁共存,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行为无序、道德失范和思想困惑、混乱的状态。[3]大学生由此产生无所适从、惶恐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更加复杂、多变。
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因素都属于客观因素,但是要通过大学生的主观因素才能产生影响。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因素对于分析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十分重要。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影响非常深刻,因而对人的发展意义重大。性格偏内向的学生多敏感、封闭,他们体验深刻,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习惯把负面的情绪压抑在心里,而不愿意寻求对外的交流和求助,从而引发心理危机。内向或偏激的性格是心理危机产生的重要根源。
认知偏差一般指的是个体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因对传播信息产生误解从而导致的理解偏差。大学生的信念体系还未完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容易出现一定的认知偏差。部分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自我暗示消极,不能立足现实,易入情感误区,在人际交往方面追求完美,要求绝对化,常以自身的标准去要求他人。
意志品质突出体现在克服不良习惯、情绪波动和生活困难等方面。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日趋成熟,但也有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有自制力薄弱,易受外界干扰,惰性增强,学习消极应付,毅力不足,热情和勇气缺乏韧性,持久力不够,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和逆反性,轻率易冲动。大学生常处在意志品质的冲突和抉择中,若优良品质在个体的发展中未能占主导地位,则会阻碍和破坏意志的发展,造成意志薄弱。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情感需要。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深刻,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增多,在情感体验的交互作用中,学生常常感到自身的压抑、自卑和渺小。部分学生注重情感的直观性体验,热衷形式化追求,陷入混乱、浮躁、懦弱、及冷漠的情感困扰之中。情感困扰较多体现在爱情、友情和亲情等方面[4]。严重的情感困扰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化解,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从而引发心理危机。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大学生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常常存在一个或数个要追求的目标。如果这些目标不能达到或完全达到,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或不能全部满足,就构成了心理冲突。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冲突有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情绪与理智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求职与见识的冲突,逆反与顺从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等。在现实生活中,动机的冲突情境不仅是经常发生的,情况也是错综复杂的,而且常常不能轻易地获得解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发展很不平衡,容易出现激烈的心理冲突和波动。
大学生为目标付出种种努力后,其强烈的目标需求不能得到持续性的满足时就会产生的紧张心理和情绪反应,受挫感增强。受挫的体验与大学生的受挫耐力有紧密联系。生活中历尽艰辛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经受挫折。许多大学生由于没有受过挫折或缺乏克服挫折的机会,往往无法容忍挫折,对挫折体验强烈,感到困扰、无能为力,甚至逃避。
[1]童辉杰,吕航,梁巍,等.就业困难大学生生活及心理适应状况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66-69.
[2]傅彩云.大学生心理烦恼与困惑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8-10.
[3]赵铁牛,杨晓南.大学生社会交往心理调查表的结构效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5):380-382.
[4]王乐然,陈立明,罗仁,等.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6):85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