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艳
(广西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心理学界对社会支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人们探求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的背景下产生的。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支持才首次被作为专业概念由Cassel(1976)和Cobb(1976)在精神病学文献中提出,之后,很多著名学者将其作为一门科学进行深入研究,不同的学者分别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制度等学科角度来研究社会支持,并给予社会支持不同的定义。例如Raschke提出社会支持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Raschke,1977)。哈伍斯(House)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的交换过程”,主要表现为:“第一,情感、关怀;第二,工具性支持;第三,信息;第四,赞扬。”[1]索茨(Thoits)认为社会支持是“重要的他人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亲属和邻居等为某个人所提供的帮助功能。这些功能典型地包括社会情感帮助、实际帮助和信息帮助。”[2]
目前,从社会学角度说,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包括物质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交往支持等。这一定义的界定,是本文研究的前提。
为了全面了解柳州片区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现状,我们对柳州片区的广西科技大学、柳州职业技术学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学校共计 400名贫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的专业包括车辆工程、医学、建筑、机械、电控、生化等,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8份,有效卷100%,并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由此获得的数据分析和访谈结果,构成本文的数据来源。
目前,学界大多从全局对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进行研究,也有部分论文是以地区和特殊群体进行研究,例如《河南省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现状与应对策略》[3]《贫困女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调查分析》[4]。可以说,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呈现以下特点:① 多学科角度分析。社会支持理论兴起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不同的学者分别从心理学、社会学、政策制度等角度来研究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心理研究方面,注重精神贫困问题;② 多数研究者以完善高等教育资助政策为重点,重在经济资助,以完成学业为基本目的;③ 研究项目多样,以单纯的心理困扰、社会交往状况、学业状况、经济支持、综合素质等为单独研究方向;④ 国外社会资助体系完善,相关研究也很成熟,学术成果多,被国内借鉴。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缺乏综合性探索,研究项目较为单一,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很好的诠释;二是不少研究者以贫困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加强心理引导和思想教育的观点,对其三观的研究和心理问题的探讨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三是对于如何构建,特别是如何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地区产业等构建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还属于较新的领域;四是社会支持资源利用不足,社会支持形式拓展不够,贫困生与社会支持网络的相接点单一,多数局限于经济支援,社会支持网络的精神支持比重较轻;五是对正式和非正式的范围界定较为笼统,略显狭窄。
就柳州片区高校而言,尚有以下调查维度:① 除经济支持外,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的组成还有哪些部分可以发挥关键作用;② 走访柳州片区知名企业、公益机构、爱心人士,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了解他们对贫困生的认识、帮助意向、建议等,选取一个特色帮扶样本做详细分析;③ 探索柳州片区发展特点和社会支持的优劣势,思考如何结合片区高校贫困生特点,在协同创新思维下运用所获取的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模式。
1. 奖助资金来源面窄,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发动率低
当前,重点院校的奖助学金较为丰厚,原因之一便是得到企业、校友的募捐,然而,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企业支持力度小,校友捐助、社会募捐等模式的助学方式得不到发展的问题较为突出。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各类奖助学金共计18类,除国家政府奖助性质外的奖助学金共6项,其中2项面向全校学生,而4项面对特定专业或人群,比如富达奖学金只面向机械学院,体育专业奖学金只面向体育学院,中国移动奖助学金只面向孤儿,覆盖率小。
2.资助链条的造血功能不足
按照国家政策,学校必须按时将奖助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对于如何让学生自力更生,通过辛勤双手换得物质帮助的尝试较少。就资助体系而言,符合条件的学生申请成为贫困生后,便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额不等的资助,而且不需要付出实质性的回报。高校都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但是,这一资助对于学生而言,只是暂时的帮助,不能长久脱贫,因而,怎样在资助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质,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的问题值得思考。总而言之,高校“重资助,轻自助”的现象较为普遍,资助体系亟需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3.专业帮扶受到资金限制
自古有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一门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自学的精神,鼓励其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是贫困生彻底脱离贫困的有效途径。除了专业课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成为重中之重。目前,柳州片区一些高校已经成立了汽车维修工、电子检修工等贫困生技能培训项目,但是,专业限制导致的覆盖面低、培训名额有限、培训资金不足等都是贫困生技能培训项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心理辅导团体可用率低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要求高校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5],每校专职教师不得少于2名。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心理辅导教师严重不足。就柳州片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而言,存在硬件设施不足,如心理活动室少、相关设备不齐全、心理辅导老师短缺等问题。据部分受访高校教师反映,学生需排队等候咨询。柳州某高校,全校学生将近2万人,单贫困生就有6千余名,无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而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仅7名,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据调查,广西科技大学2013年全年通过热线、面谈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为 804人,其中贫困生为 301人。咨询频率较高的,一是恋爱问题;二是人际关系问题;三是个人压力,尤其是就业压力。心理咨询硬软件的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及时找到合理的宣泄方式,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力量,然而,高校辅导员配备大多达不到标准,辅导员职责不明确,事务性工作繁杂,脱离学生生活……这些问题降低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机率,减少了辅导员与学生深谈的机会。对柳州片区部分高职高专辅导员进行的调查显示,辅导员与学生谈心的平均次数仅为15人次/年。大学生处于人生的转折点,内心容易充满彷徨和焦虑,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是较为突出。校内心理咨询资源不足,辅导员工作繁杂,柳州市内的心理咨询机构未被纳入学生咨询范围等原因共同形成了心理辅导团体可用率低的局面。
2.文化熏陶作用未发挥功能
文化育人是育人教育的重大板块,底蕴丰厚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胸怀,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怀,有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高校应创造浓厚的文学氛围,以传统“仁爱”、“博爱”的理念熏陶学生情感,激起青年一代的朝气和活力,特别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更应该注重智商和情商的共同培养。
然而,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处在发展阶段,怎样做到环境育人、文化凸显、氛围熏陶的结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柳州拥有文化名人柳宗元这张名片,历史上也曾经形成过柳州诗词派,而融水侗族自治县也有民俗、文化的丰厚资源,然而,高校对于这些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资源的文化熏陶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3.人文关怀作用不明显
强化人文关怀是思政教育的一个途径。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提出的关心理论,她认为关心是对生命的同情,是一瞬间的怜悯,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患和苦痛。她更强调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关系是相互的,要使这种关系成为一种关心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6]。因此,在关心贫困生方面,我们应以关怀为核心,强调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关心、理解学生,用“存在即合理’的思维认识问题、解决矛盾。深入贫困生内心,从心开始,更好地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目前,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比例,辅导员配备不足,任课教师担负着教学和研究的负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往较为局限,师生间深入谈心的机会逐渐减少,师生间情感传递的桥梁不畅通。
4.交往支持问题突出
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始因多为交往问题。良好的沟通方式是青少年打开内心世界的途径之一,较好地促进青少年宣泄内心的烦闷、不满甚至压抑,是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式。社会支持的构成有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而交往则是完成这两类支持的有效桥梁。这座桥梁的支架有朋辈、教师、同学、同乡等等。一些贫困生因为自卑等原因,产生了交往怯场。调查表明,自动与他人沟通并表现出积极热情的贫困生为 16.8%,在交往中处于被动的贫困生为56.2%,还有6%的人感觉与人交往有点胆怯、不舒服,后两者中,去做过心理咨询的人达到78%。
在前文,我们已经从社会支持广泛的定义中梳理出社会支持网络的构件,在对策研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扩大物质支持来源面,特别是有效结合高校所在地的企业,通过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和互助,建立一条国家、政府资助外的贫困生资助方式。二是运用“助人自助”的方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以血造血”,将资助由“输血型”变为“造血型”。三是加大情感支持力度,特别是发挥教师情感支持的力量,让学生获得尊重感和接纳感。四是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学生从中掬取灵光,帮助其解决问题。五是改善学生的交往支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应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使其将感恩注入社会,将真诚注入人生,对生命思考,对他人关怀。
贫困生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单一的力量可以解决的,不管是从获得支持的来源面即正式支持的主体和非正式支持的主体,还是获得支持的经济困难学生,都应共同努力。当然,贫困生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还有诸多的研究余地,笔者还会继续作文,继续探讨,提出更加详细、可行的建设方案。
[1]House,J. S. Work,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M]. MA:Addison Wesley,1981:3-5.
[2]Thoits,P. A. Social support as coping assistance[J].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86,54(4):416-423.
[3]黄永斌,陈凤兰.河南省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现状与应对策略[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1):57.
[4]贺斌.贫困女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102(5):79.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Z].2011.2.
[6]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