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向梅
(河北建工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600)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崛起,其中交通运输业作为基础性行业,更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投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交通作为最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已经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多年来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十分庞大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公路里程屡创新高。但在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许多地区的公路质量堪忧,对来往车辆的安全形成了严重的隐患[1]。本文主要针对高温下沥青路面的病害以及相关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每当夏季来临,我国南方地区常处于高温环境中,温度较高,空气较为干燥,此时公路的沥青路面在高温环境以及过重的车辆负荷作用下,容易产生病害,对公路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巨大的隐患。一般来说,高温下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可以分为裂缝类、变形类、松散类以及其他共四类,包括横纵裂缝、龟裂、车辙等。
裂缝是高温对公路沥青路面造成的最常见的公路病害之一,主要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以及龟裂,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服务质量。
1.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公路沥青表面在高温环境影响下常见的裂缝类病害,一般出现在公路施工中的接缝处。由于施工工艺欠佳或质量不达标,在高温的软化以及频繁的温度变化下,很容易导致横向裂缝的出现。
2. 纵向裂缝
除横向裂缝外,纵向裂缝也是常见的公路病害。与横向裂缝不同,纵向裂缝多发生于行车道轮迹处,通常来说能够延续几十米的长度,甚至上百米。纵向裂纹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公路在施工汇总路基的压实度不够或压实不均匀导致的,另外还可能因为路基边缘浸水导致发生不均匀沉降,在高温软化和车辆负荷双重作用下产生。
3. 龟裂
龟裂也是沥青路面经常发生的高温病害,通常多见于车辆轮迹附近。一些公路在设计施工时未考虑到过高的车辆负荷量或建设时间较早,施工技术较差,导致沥青路面较薄,硬度不足。在日益增长的车辆负荷的作用以及高温的软化作用下,使得沥青结构发生疲劳,逐渐发生形变,进而产生了龟裂[2]。一般情况下,发生龟裂的地点一般常伴有沉陷以及坑槽等病害的发生。
变形类病害也是沥青路面在高温下常见的损坏现象。由于过高的温度以及施工工艺的欠佳,使得路面发生变形,导致路面的平整度较差,车辆驶过的平稳度降低,成为了公路的重要安全隐患。一般来说,高温下的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主要包括沉陷、拥包及车辙等。
1. 沉陷
公路在施工过程中,路面层、路基层可能发生局部压实度不足或者压实度不均匀的现象。当公路车辆负荷较高,经过大型货车时,在高温环境下,沥青发生软化,久而久之疲劳度升高,导致沥青路面发生局部沉陷。沉陷的产生给来往车辆的行驶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和隐患[3]。如果不及时处理,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会影响公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 拥包
拥包也是公路上较为常见的病害。在施工中,由于路面层用料不均匀,导致部分地区骨料较少,细料较多,含油量过高。在高温环境下,沥青发生软化,路面硬度降低,在来往车料的水平推移作用下,沥青发生水平移动,最终汇聚成拥包。拥包的形成,给车辆行驶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另外,施工中油料不慎泄露,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也有可能造成沥青含油量过大,致使拥包的形成。
3. 车辙
车辙作为多发的公路病害,导致的原因有很多。在施工中由于沥青混合物料以及各物料的质量不达标,或者混合物料的比例不符合标准,使得沥青路面偏软,在高温环境下,更加剧了沥青的软化。如果公路经常驶过吨位较高的车辆,沥青会产生疲劳,最终导致车辙的产生。另外,一些公路的施工工艺水平较低,沥青路面层较薄也是车辙产生的原因。
裂缝类与变形类病害作为公路产生的初等病害,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在高温环境和过重车辆负荷的影响下,很容易发展为松散类病害。常见的松散类病害主要是坑槽,其发生对公路的服务能力和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坑槽主要是指沥青路面产生龟裂等病害时,在来往车辆的继续作用下,龟裂的碎块发生松动、沉陷、损坏并且脱出,导致局部路面粗集料的脱落,进而形成了各类坑陷[4]。坑槽的形成导致车辆颠簸度提高,对车辆的安全行驶有着不利的影响。
泛油现象是高温下公路多发的其他病害,由于泛油后路面粗糙度降低,十分光滑,对车辆的安全行驶有着不利的影响。泛油是沥青路面中的自由沥青在高温下受热膨胀,由于原有孔隙无法容纳导致溢出至道路表面的现象,一般在路面呈现出沥青膜、镜面发亮、有车轮印等现象。产生泛油现象的主要内因是在设计施工中沥青用量过多,混合物料有着较高的饱和度,搅拌不均匀,导致摊铺后局部细料超量,而主要外因是高温环境的影响,加速了沥青的溢出。
针对高温下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需要从产生原因入手,避免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和养护,以防病害的蔓延和加剧,影响公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公路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对于裂缝类病害。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路基的压实度和均匀度,从根源处避免裂缝的产生。针对已经产生的裂缝,也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缝宽小于6毫米的横向或纵向裂缝,首先应当对缝内杂质进行清理,然后用热沥青进行灌缝,其深度约为缝深的2/3,而后在缝口表面处撒粗砂或石屑,并进行捣实,填满裂缝后清理溢出的沥青和粗砂[5]。而对于缝宽大于6毫米的横向或纵向裂缝,在缝内杂质清理完成之后,需用沥青混合物料进行灌缝,捣实之后表面撒粗砂扫匀即可。
对于发生龟裂的沥青路面,如果路基强度较高,龟裂面积较大,通常对龟裂部分进行刨除并重新摊铺路面。如果路基强度较差,应当先对路基进行处理,在对路基进行压实换填后,当路基强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沥青路面的摊铺。
对于变形类病害,应当区别性地进行处理。当沉陷产生时,如果路基较为稳定,只是路面层发生了不均匀沉陷,一般将路面沉陷部位清理后,直接用沥青进行填补,使其与原路面相平即可。如果路基不稳固导致路面层沉陷,先对路基层进行换填压实,保证路基强度达标后再对路面层进行处理。对于桥涵台背这一沉陷多发的特殊区域,由于压实度不够,路面薄弱,极易发生沉陷。针对这一区域,应当在清理沥青路面层后,先对路基进行压实处理,保证压实度满足要求后,重新对沥青路面进行摊铺。
针对车辙,也应根据严重情况区别处理。对于深度在 25毫米以内的轻度车辙,直接用沥青稀浆进行表面处理即可;对于深度在25-35毫米的重度车辙,需要进行铣刨处理;对于变形度超过35毫米的车辙,则应对路面层结构进行铣刨后对沥青路面进行重新摊铺。
对于拥包,应当在温度较高、沥青较软、处理较为简便时予以铲除,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即可。
裂缝类和变形类病害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发展成坑槽等松散类病害。对于路基结构完好的坑槽,只需对路面层进行修补。可先进行测量和设计,划出与路中心线垂直或者平行的修补轮廓线,沿轮廓线进行挖掘,挖至稳定部分并保证深度大于坑槽最大深度,之后对坑槽的槽壁与底部进行清理,涂上粘层油后填入沥青混合物料,保证略高于原路面,而后用压路设备反复压实至与原路面高度一致。对于路基结构发生损坏的坑槽,一般先对路基进行处理,之后再进行路面层的修补。
针对泛油病害,由于公路结构未发生损坏,因此处理较为简便。对于泛油较轻的路段,一般均匀撒5毫米以内石屑和粗砂,引导车辆碾压致不粘轮即可;对于泛油较重的路段,通常先均匀撒 5-10毫米的碎石[6],碾压后再撒石屑和粗砂,最终引导车辆碾压即可。对于含油量过高,泛油十分严重的路段,通常在高温沥青较软时进行处理,撒5-10毫米的碎石碾压至平整不粘轮即可。
高温作为诱发沥青路面病害的重要外因,造成了许多常见的病害,影响着公路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成为公路安全的重要隐患。本文主要对高温下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相信随着相关工艺的不断完善,我国公路质量必将不断提高。
[1]吕明.非洲地区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成因及处治方法[J].现代公路,2013,109(3):30-35.
[2]柳音,等.夏炎热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分析[J].四川建筑,2008,28(6):20-22.
[3]韦璐.路表温度对沥青路面疲劳损伤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3,30(1):52-61.
[4]薛爱民,史泽岗.论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及防护[J].现代商贸工业,2010,8(3):32-41.
[5]潘永明,孟宪峰.沥青路面病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7):15-17.
[6]赵淑铭,刘亚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9(7):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