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背后

2014-03-20 07:31任红云
未来教育家 2014年3期
关键词:牧童路程国王

任红云

选择的背后

任红云

有幸听了郭初阳老师执教的“牧童”三则。课堂环节简单,但环环推进符合“罗伯特议事规则”,提出核心的问题,言简意赅的规则,分组明确任务,独立思考形成判断,组内充分的交流形成小组共识,最后表决交流。问题的核心是对三则童话的价值判断,小学生的眼光是犀利的,感性的直觉符合理性的判断,表决结果一致认为《国王和牧童的问答》最好,绝大多数认为《牧童》其次,而《聪明的牧童》最差。由于课堂时间的约束,课堂只交流分析了《牧童》和《聪明的牧童》两个文本,《国王和牧童的对话》则无暇涉及。有意思的是,学生讨论得不亦乐乎,听课的教师也各抒己见,而且学生和教师出现了意见的分歧,有的教师认为《牧童》的语言显得罗嗦,有的教师认为《国王和牧童的问答》中,牧童回答国王的问题不似少年口吻,浑似阅尽人世沧桑的练达老人。更耐人寻味的是,学生的直觉很准而教师的判断失误,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有意味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聪明的牧童》和《牧童》这两个文本的分野的核心是聪明和智慧的区别。聪明人总是自信的,你看牧童面对国王,虽然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却自信地说:“请出题吧!”胸有成竹,不假思索。而智者是谦逊的,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都知道,他牢记苏格拉底的谦卑: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在《牧童》中,谦逊的牧童首先会问清问题,然后详细地解答,充分地展开:“他用钢笔在纸上点了好多小点子,几乎看不清楚,简直没有法子数,如果人对着纸上看一看,眼睛就要发花。”“它有一小时路程高,一小时路程宽,一小时路程深。”

回家和读三年级的女儿讨论这三个文本,粗粗一看,女儿马上就肯定了《国王和牧童的问答》。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开头和结尾很有趣,小孩子的盎然童趣跃然纸上,如开头的“他只当不知,照旧慢慢地走着”,结尾的“连忙说:‘我不要!我不要!’”——看来孩子天生就是爱自由的。其次是觉得牧童回答国王的三句话非常有哲理——看来孩子天生就是爱智的。

我不禁要思考:是否小孩的世界是相通的,是否小孩对于大人的抱怨,多的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两者的隔阂是否就如泰戈尔在《新月集•玩具》中所说“你呢,无论找到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东西呢”?

猜你喜欢
牧童路程国王
牧童学画
求最短路程勿忘勾股定理
贪吃的国王
好玩儿的国王
多走的路程
牧童
当当吃国王饼
多种方法求路程
走的路程短
国王的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