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坤
在解答高考主观题时,通常都是以情境材料为依托,对考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分析与解决主观题的能力进行重点考查。在解答主观题时,不仅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而且还要在应用时加以创新。现以政治主观题为例,分析其答题技巧与方法。
在政治高考主观题中,主要包括材料分析题、辨析题与简答题。因为政治主观题答案可塑性比较大,和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不同,使得一些考生出现望而却步的情况,还有一些考生将试卷填满,却得分很低。其根本原因是考生并未正确掌握主观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一、分析设问方式和题型设计
1.设问方式
整体而言,政治主观题设问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a.问题主要体现了什么,是怎样体现的;b.问题的意义,像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等,有什么影响;c.应该怎样认识问题;d.试题所述情况的具体反映等。
2.题型设计
对近几年政治高考主观题进行分析发现,政治题型设计方面主要分为五种:a.时代感比较强;b.情境材料非常新;c.试题答案多元化;d.知识跨度比较大;e.命题形式多样化。这些主观题主要对考生整体把握知识程度、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进行考查。
二、解答主观题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1.由于主观题有其自身特点,像事件具体性、材料热点性等,通常有些考生很难掌握这些特点,找不出问题关键。有的无限发挥,有的主观想象,有的答非所问,有的照搬书本,还有的套话、大话及空话连篇,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在对主观题进行解答时,首先要确保观点正确,其次知识要恰当地运用,最后要准确地表达语言文字。所以,在答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逻辑问题严密性,大处着眼,细处落笔,不能信马由缰,提笔就答。
3.在解答主观题时,必须走好关键几步:a.一定要读完、读通以及读懂试题材料,找出试题设问角度及考查内容;b.答题前要先进行思维谋篇布局;c.通过准确、简洁的语言对主观题进行解答,不能泛读材料忙作答,有口无心想当然,结果导致文不对题,词不达意。
4.规范化学科解题语言的运用是解答主观题的重要标准。历届高考生解答主观题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就是口语化。然而依照评分规则,出现不规范的答题用语也是会被扣分的。
5.在对主观题进行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所谓灵活运用,是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材料中所隐藏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所谓有机结合,就是有效结合试题材料与所学知识。若考生死记所学知识,缺乏灵活运用,照搬课本,这样不仅缺乏主观看法,同时又得不出准确结论,还会让阅卷老师认为是理论脱离实际。
三、主观题解题技巧
1.审读设问,细阅材料
由于主观题设题顺序通常是首先提供情境材料,然后提出材料中的问题。也许由于受其他科目的影响,所以考生通常喜欢顺序看题。未带问题看材料,使得考生阅完问题后,还要重新读材料,造成时间的浪费。若抛开问题看材料,那么考生头脑中就会产生不同于题设问题的结果,对正确判断题设问题造成直接性影响。
2.明确范围,分层答题
通常主观题在对知识范围进行运用上,大致分为不明确指出与明确指出。其中,明确指出是直接指出试题所需要运用的知识。而不明确指出就是间接指出试题所需要运用的知识。不明确指出通常在解题时存在一定难度。所以考生在最初答题时,一定要将几个层次划分清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此为主观题常用的设问方式。有时这些层次被单独提出,有时被同时提出,所以,考生必须认真审题,对问题进行区别性对待,将解答明确、行文简练以及满足设问要求作为答题根本准则,做到认真答题。
3.精心组织,重视逻辑
对所需答题层次及知识范围予以明确后,依照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精心组织,将与题设有关的、考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对试题材料中的问题因素进行具体分析,通过逻辑性思维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推导。在行文中一般通过分述、概述以及总述的答题方式,因为只有这样逻辑严密、抽丝剥茧地回答问题,主观题才有可能得高分。
4.紧扣教材,抓交叉点
在进行主观题审题过程中,考生必须紧扣教材知识。政治主观题需要考生通过教材知识对其时政热点进行解答。主要变现形式是,给考生一个时政热点材料,再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方式提出问题,而所提出的问题答案通常都隐藏于教材中。在明确材料关键词句与热点问题后,考生通过对照教材知识,将其热点有效对应于教材知识点,从而找出两者交叉点,以此作答。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考生出现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情况。在备考复习中,考生一定要将对课本知识的熟练掌握视为备考复习的关键,因为主观题答案生互动,形成的知识结构图如下。
矛盾分析法(微观落实)
矛盾分析法(中观把握)
矛盾分析法(宏观把握)
然后对学生在自我复习中发现的而且尚未解决的疑难知识,做适时的引导、点播和化解。为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对学生的学案进行批阅,对疑难问题加以整理,从学生角度出发,明白学生为什么无法理解这些知识点。属于个别问题的,则个别解决。有些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则需要教师在课堂复习中重点讲解。讲解的时候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通过生活化例子、典型例题讲解等,让学生能够接受,真正理解。在复习《矛盾分析法》时,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了两个疑难问题:1.如何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及其关系?2.为什么说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这两个疑难问题,笔者专门制作了PPT,花了一节课进行讲解。首先通过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讲清知识点。例如为了讲清楚为什么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笔者举了一个例子:水+水=水,水+盐=盐水。然后告诉学生不同的事物在一起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并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会制造得这样精美吗?”通过课堂举例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解开心中的疑惑。最后通过讲解典型例题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突破难点。
三、 限时训练,有效提升高考所需四种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有些知识感觉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学生也都弄明白了,但是题目变化了又会做错。所以知识理解了不等于能运用,实际运用水平如何,这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训练来落实。为此笔者专门设计了高考仿真限时训练,每节课精选一至两道高考主观题。在选编试题时,要突出重难点,保证课堂训练练在“疑难处”。训练时不是简单地做题目、报答案、对答案,而是给学生限定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题量,训练学生的解题速度,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完成题目后,要求学生和教师一起分析题目,组织答案。教师的讲评要“透”,一要让学生明白答案的每一要点组成及生成,借助于幻灯片呈现整个解题过程;二要注意举一反三,注重答题方法的总结、解题思路的归纳。然后让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或相互批改,并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回味、思考、整理、内化。在复习《矛盾分析法》时,笔者觉得学生对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完整把握还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第三个方面的表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和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这两个知识点。针对这个难点笔者专门设计了一个题目,结果真如笔者所料,10分的题目大部分学生只拿到4分。计时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紧张感,然后通过学生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四、依托热点初尝编题,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水平
积极反映国内外形势中的重点、热点问题,体现时代性和思想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发展方向。因此笔者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让学生尝试高考命题。这对学生来讲会有一定难度,所以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法,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教师选编年度时政热点,给定学生命题材料,每个学习小组分别从不同的主观题题型(如图表类、原因意义类、措施类、认识类、辨析类)编制题目,并组织好答案。学生编好题目后,教师把题目投影出来,然后师生一起来评价探讨并完善这些题目。笔者曾以美丽中国建设为背景材料,让学生尝试命题。在让学生尝试命题之前,笔者自己首先编了一道经济生活的高考题,给学生做了之后,鼓励学生也来尝试,要求他们编一道哲学的题目。通过学生尝试编写试题,既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又有利于学生全面巩固书本知识,提高高考应试能力。
总之,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成功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和学情的深度把握,离不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离不开对不同复习阶段特点的把握和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灵活确定。因此,在上高三政治复习课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考纲要求和政治课的特点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复习课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