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与译者的重写探究

2014-03-20 07:18杨寒星
科技视界 2014年21期
关键词:翻译者原语译语

杨寒星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是知识信息时代,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这种知识信息的交流是各国不断提高和强化自身竞争力最有效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翻译无疑发挥着最核心的作用,离开翻译谈交流是不可想象的。其中,文学翻译是文化交往的主要途径,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人们沟通思想、丰富情感、塑造精神的重要手段。随着翻译实践的不断深入,翻译理论的总结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对翻译活动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译者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的探讨一直是翻译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1 文学翻译和译者

文学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不同于信息资讯内容,文学作品具有“文学性”这一独特的价值,这种“文学性”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具有独特的诗学(poetics),是文学作品存在的理由也是文学翻译所要传达的核心内容。所以,文学作品的翻译既是将新的诗学引入到其他语言体系中也是将原语文化中存在的特定理念、习惯和价值观介绍传播到译语文化中。因此,翻译活动并不是单纯地将不同语言,即原语和译入语进行语言间的置换,而是在原语文化环境中创作的文学作品所包含的诗学之间的转换,从更广泛的层面可以说文学翻译是原语社会体系内存在的特定理念的转移“过程”。

翻译是译者将既有的原语内容以符合译入语文化特征的形式进行的“重写”(rewriting)过程。作为这种重写活动的主体,译者个人能力的不同和创作风格的差异会导致译作的风格笔调不尽相同,这可以看做是为契合译者特定意图或目的的“操作(manipulation)”过程。尽管翻译者是主体,但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许多其他主体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些主体同时作为译入语体系的要素,还会受到译入语语言体系的影响。正如勒菲弗尔(Lefevere)所说,“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语言转换行为而是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制约”。

2 文学翻译理论的变迁

关于翻译标准和译者规范的讨论从中世纪时期翻译《圣经》的活动就开始了。此后的数百年间,对翻译方法和标准的讨论形成了“词汇(word)”对“意义(sense)”,“直译(literal)”对“意译(liberal)”,“忠实翻译(faithful)”对“自由翻译(free)”等二分法为主的局面。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于翻译特别文学翻译的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强调原作的绝对权威或者将译者复写原作的能力看做是最重要的能力,即不再以是否能够精确再现原文为唯一标准而更加关注翻译过程本身。并且认识到翻译者在进行翻译之前先是以读者的视角来解释原作的,然后才成为重写原作的主体。有观点认为翻译的内容不必解释,苏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则主张翻译和解释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是“所有的阅读都是解释,因此解释和翻译这两种行为不能被割裂开来看”。

西蒙(Simon)在《翻译理论中的性别》(Gender in Translation)中指出,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后翻译研究开始将翻译活动看做“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的一部分,对于翻译的讨论也不再局限于该如何翻译或者到底什么是正确的翻译等规范化(prescriptive)的标准中,而是朝着翻译应起到怎样的作用、如何循环、应引起怎样的反应等技术性(descriptive)标准的方向发展。并且从七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对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翻译学科并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包括语言学在内又融合了文学研究、文化史、哲学、历史、心理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诸多领域的独立学科。

翻译不是用来与原文进行比较的标准,而应是通过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转移和接受,明确人类行为的目的关注译作内容形成过程的学科领域。因此,“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这一命题的意义就在于启示我们关注译语文本产生的过程,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的关系、各自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也让我们认识到研究翻译和译者的功能与作用的必要性。

翻译是将既有的一种语言文本转换成其他语言文本的工作。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把翻译分为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的翻译,即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将一种语言符号解释为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以及非语言性的符号解释的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三种类型。由于翻译活动一般是原语语言和译语语言间发生的符号转换和沟通,所以雅各布森提出的“语际翻译”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义的翻译,也是众多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认为“翻译不是原语信息被译语语言的符号单位所代替的过程而是其内容本身被转换的过程”,这说明了翻译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不同文化间的最佳沟通。巴斯奈特将翻译定义为“将语言内容从一种文化中转移到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强调了“文化翻译”的必要性。金孝忠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适用问题》中主张应明确区分以经验技术为基础的直译和包含了讽刺、摹写、解释、分析、引用等多种方法的文学翻译,使翻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文学翻译作为“文化对文化”层面的翻译,不是单纯的译语语言对原语语言的再创造而是由原语文化移植传播到译入语文化的复杂过程。作为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译者应首先以读者的视角解读原语内容,以实现与译入语文化的衔接,而被重新的译作将在译入语文化中传播、循环,发挥其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作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翻译领域就译者的作用及其道德性的争论产生出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将译者看做翻译中的主导者,认为译者具有创造性是能够使作品超越时空而永存的艺术家,同时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协调者和解读者,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普及的重要任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权力关系不平等的情形下译者所翻译重写的内容只能反映原语社会关系中的逻辑观念和意识形态。但是今天,我们已经将原作和译作都看做是原作者和翻译者同等的创意产物。原作者和译作者各有其作用和使命,前者致力于将语言使用固定化从而形成一种理想的语言使用状态,后者的责任则是努力使语言脱离原语言的束缚在译语的形态中获得活力。这导致了强调应以原文为主导的传统主张逐渐丧失了其权威性。与此相关,巴斯奈特指出将原作以精确度的标准将重写活动划分为翻译、改写或是改编是不具创造性的方法。迈克尔·霍尔曼(Michael Holman)和博厄斯·贝耶尔(Jean Boase-Beier)认为译作不应是原作的镜子,译作有它自身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翻译者和原作者一样,都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按照特定的目的和意图,以自己的方式来安排文本内容的。

但是与此相反,在所有的语言体系中,存在着制约、过滤、既有形式、道德性等尺度,而存在于这种体系之中的译者不得不受到这些尺度的制约。勒菲弗尔以“所有的文本都是其他资料的临摹、借用和重写”的观点为基础,扩大了重写的范围,主张译作和原作都是对解释和转移的“重写”,是一种“政治性行为”的结果。他同时指出,“译者与其全盘接受原文不如以两种文化传统之间的仲裁者身份按照自己的目的安排内容”。翻译是以译者的表达方式再创作的内容,这种表达方式与其说是译者自身的东西不如说是因为译者受到自身所处场所、时间、文学传统以及语言特性的影响而产生的制约性结果。即,译者的重写活动作为政治性的行为与其所属的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里存在着力量的优劣对比关系。同样的脉络下, 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在 《译者的隐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1995)中提出与译语体系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相比,应更加注重原语文化圈与译语文化圈之间的地位优劣关系。他认为语言就是力量,话语权体现了一国的文化权威,以第三世界文化圈的作品翻译引入时原作的个性丧失现象为例,说明了在翻译过程中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地位优劣关系。

译者作为翻译中独立存在的主体,以具有创意性的重写将其他文化介绍引入到译语文化中,在整个过程中译者既是引发文学革新甚至文化革新的作用者,也是促进译语文化发展和革新的实践者。但是,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与独立的地位和创意能力相比翻译者更容易在译语文化中成为该文化体系内主导势力的从属者。这两种观点都突破了将译者的忠实性与原作的权威性联系起来的局限,而将翻译看做是文化间的转移,将译者看做文化仲裁者。这种局面被巴斯奈特总结为“翻译者作为次要角色存在的现象,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巨大改观,他们成为了文化和文化、语言和语言之间的仲裁者和具有创意性的艺术家”。

3 结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而文学翻译则是以“文化对文化”的观点将文本内容从一种文化迁移到另一种文化的重写过程,而不是“语言对语言”的简单转换。文学翻译,固然是翻译,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实践。由于原文的语言是受到所属体系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而固定化的产物,所以译语内容也可以看做是对译语体系中占支配地位的理念和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因此,只有在充分理解译语语言社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特性的情况下才能在文本的转移过程中实现理想的翻译效果。作为译语体系中最重要主体,译者在以翻译者的身份进行翻译活动之前应以读者的视角对原语文本进行解读后再进行重写。翻译既是将原语内容进行重写的过程,也是译者以读者的视角将原文进行主观解读的过程。文学翻译不仅需要基于语言能力的精确,还需要译者主观的见解和偏爱。而出色的翻译,无疑是这种精确与偏爱的完美结合。只有这种基于忠实的解读和重写才能使文学作品跨越民族跨越文化带来永恒的的审美感动。

[1]张文君.解读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改写理论[J].琼州学院学报,2010.

[2] [J].語文學,2005.

[3]葛校琴,严晓江.文学翻译研究导引[M].2013.

[4]王学勤.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与诗歌翻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

[5]张香宇.论西蒙与翻译的政治[J].作家,2010.

猜你喜欢
翻译者原语译语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