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扬+邵曼
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里,如潺潺细流般流进人们的心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随着岁月的流逝,《论语》、《大学》、《老子》等一批批经典名著的价值逐渐得到彰显,它们是广大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学习、诵读、推广与传承的经典,更是我们心灵深处的寄托与期望。2013年12月21日至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华诵”经典诵读协会主办、北京经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首届首都高校“文化回归·中国梦”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三层报告厅隆重召开。全球读经推广倡导者、台湾学者徐端先生,香港学者凌友诗先生和大陆学者张湘同先生分别从传统文化传承与经典诵读的不同角度做了专场报告。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赵晨、圣火集团董事长王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立军、北京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方增泉、北京师范大学校团委社团部部长史佳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张燕玲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方红珊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此次论坛。此外,众多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们怀揣对经典诵读的期望也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
此次高峰论坛以“文化回归·中国梦”为主题的宣传片开始。王立军副院长在开幕词中指出,经典的价值在于它的典范性,在于它恒久的社会价值。经典诵读的对象必须以原点为主,不能只看别人的转述。阅读经典、理解经典、还原经典、践行经典,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它的不易,才更能考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的身后是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的面前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复兴之路,我们背负的是历史的寄托与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共同携手,不负使命,在文化的回归中实现中国梦。王丰董事长则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几件事来讲述他是如何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结缘的。赵晨主任认为近年来西方文化的迁徙彰显了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使命及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认为经典文化应该融合在我们中国人的血液中。
一、经典与道德文化传承
徐端,全球读经教育倡导者、台湾学者,曾经担任台湾鹅湖出版社责任编辑,创办台湾中华止观基金会并任董事长,王财贵文教基金董事,从1993年开始推动全球儿童读经教育,是儿童读经教育实践推动的引领人。
此次论坛,徐端先生从“经典与道德文化传承”这一视角讲起,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而且是这三者的共同影响,认为儒、释、道三家文化构成了中国古典士大夫处世的哲学基础,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形成与当今中国人习俗传统的形成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她认为,这三家思想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人性本质,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四端”,指出儒家的“心”关注人性的道德本质,即仁心、道德之心,这是人的良心、本心;道家的“心”是人性中的自然本质。道法自然,所谓“自然”取本然、天然之意;佛家的“心”,一言以蔽之即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心即佛性,这是人性中的本心与本性,是人之心性,即清净。此外,徐端先生从其亲身体验与现实生活深入地阐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都会揭示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无论哪一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同时,徐端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用“上学而下达、下学而上达”的治学方法,对经典的学习要达到一种境界,用心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可以引领世界发展,中国人要守住人类传统文化的结晶,用备受西方人推崇的儒、释、道的人性哲学与理念引领世界走向“天下大同”。此外,徐端先生不仅自己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更是从这些经典诵读中探求生命的意义。徐先生讲述其自15岁就开始致于学,研究儒家经典,一生都在追随孔子,并从《论语》中寻求到传统经典的命脉。徐端先生指出,影响她一生发展的一句话是“君子不器”,由于台湾社会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台湾女子很小就养成了“三从四德”的思想观念。但是徐先生指出,通过诵读《论语》,她懂得了“君子不器”,作为女性,虽然生活在这种“小家庭”的环境中,但不应局限于家庭生活,于是她开始走向外面的世界,在倡导经典与传播传统文化方面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以说,《论语》拓宽了她生命的范围,帮助她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此外,徐端先生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看似难以理解,实则不然,其亦可通过家庭伦理给予显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一阴一阳则为道。每个人都由家庭而生,孕育于家庭,养育于家庭,被爱于家庭。三十而立,成家立业。在家庭中,我们应该有对待父母的孝顺之心、对待子女的宽容之心、对待夫妻的爱人之心。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在谈及读经教育时,徐端先生认为读经可以醒世。那么,读经要先读什么呢?徐先生指出要从《论语》开始读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世人称为“圣人”,而《论语》更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儿童读《论语》百遍,可以“自见其义”,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成人读经,同样也可以从《论语》开始,在经典中汲取做人的道理和做学问的基础。
最后,徐端先生提出她会支持王财贵教授倡导的读经教育,指出她的心愿就是在大陆建立万家学堂,实现“每省一书院”,更好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凌友诗,香港学者、香港公共行政学院高级研究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高级研究主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她围绕“传统文化的衰落与复兴”阐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凌友诗先生以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严密的逻辑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指出西方文化孕育出个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而中国文化中的德性观主张个人发挥“良知良能”,促进个人“小我”与社会“大我”的和谐共生。凌先生坦言她很喜欢“中国梦”这个词,因为我们的镜头终于可以不用对准洋人,不需要借助洋人的认同来认同自己,而是回归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来。
凌先生笑谈,中国的文化体系并不像人们喜闻乐见的“八大菜系”那么简单,而是有其自身的特定价值观:主张人生的价值是发挥“良知良能”,行事合于道,努力成为圣贤。凌先生指出,说起“人性”,人们一般会认为是对“食色”的欲望,而这种欲望会招致罪恶;或是像汶川地震中先于学生逃生的“范跑跑”一样,是一种出于对自身利益保护的“血气之性”。然而,中国老祖宗所言的“人性”是一种高层次的“天地之性”,即克服自身的“血气之性”,发挥“良知良能”,表现出利他行为的道德性。此外,凌先生也指出,中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与西方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她以自己所作的博士论文为依托,将中西方伦理的内在结构进行对比,归纳了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谱系。凌先生表示,中西道德谱系的不同关键在于对自我以及自我跟他人关系的理解存在差别。中国人的道德标尺在于注重自身修为,并且在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中做到臻美,正所谓“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在这种德性论的伦理架构中,个人对他人有道德义务,要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并且是不计回报和一以贯之的,在言语中常常表述为“我是……”例如,我是“儿子”,就应该对父母尽孝,并且是主动的、自发的。在这种类似于宗教的纯粹情操里,人之“小我”与社会“大我”之间是和谐共生的,个人主义与群体主义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与之相反,西方的个人与社会之间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凌先生进一步以“两口井”的意象为例形象地描述了中西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指出中国以“和谐大同”的思想进行物质分配,“易经井卦爻爻辞:井收勿幕,意为井既成,以出水为功,不宜盖覆”。而西方则是每个人都拿着武器站在井边,保卫自身取水的权利,别人在不经同意的条件下不能使用,否则就是不道德的。事实上,由这种“互不侵犯”的个人基于某种社会契约组成的社会缺乏内在的黏合力,人与人之间是对立的,人与社会之间是讲求付出与回报的,这在描述上常常表述为“我有……”即“我有这口井,我便有支配它的权利,别人要取得使用权需要付出对等的义务”。在对比了中西道德谱系之后,凌先生指出,这就不难理解中西政治体制的差异:西方由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产生出对立紧张的关系,继而在政治上表现为三权分立、政党轮流执政等政治制度;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知良能”酝酿出的悲悯精神,则与共产主义相当接近。凌先生深切感言,在西方单一参照系的背景下,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人们对于西方政治的一味推崇是有失公允的,应该充分考虑到中国传统的道德体系,负责任地思考中国政治制度的改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