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锋,齐玉梅
(荆楚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据专家分析预测,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于21 世纪20 年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至2025 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8 亿左右,约占总人口的18%;预计到21 世纪中叶,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达到4 亿,每4 个人当中就有1 个老年人,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超过1 亿[1]。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加上“4-2-1”家庭结构的形成和“空巢家庭”的增多,促使各种高级福利院、老年护理院应运而生。但是,现今全国老年福利机构的职工只有22 万人,取得养老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的不超过2 万人,不仅与我国几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差甚远,而且由于服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都无法满足老人的护理需求[2]。面对广阔的、迅速发展的养老产业及用人市场,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根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目前我国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医学院校只有几所,其中本科院校只有1 所,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也很少[3~6]。
五位一体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用人单位为方向,以学校为基础,以科研机构为纽带,将学校、科研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五者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集科技开发、人才培养及培训、技术推广与应用、医疗护理服务于一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科技与产业结合,形成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质为产学研结合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从2011 年开始,在本科护理专业中增设了老年护理方向,两年来,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医学院校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办学优势和特点,初步构建了五位一体产学研结合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1 年2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护理学专业成为一级学科,这使老年护理专业申请成为二级学科成为可能。我们经过参观学习,认真调研,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科层次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即通过人文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学习与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尊老、敬老、爱老,具有对老年人群实施整体护理、长期照护、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服务基本能力,能够胜任医疗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工作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普通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要学习老年护理学相关课程与操作技能并达到熟练运用水平,毕业时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岗位,亦能胜任各类养老机构护理和管理工作,服务对象主要为健康、亚健康或患病老年人群。
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需紧密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需求,突出老年人群的特点,反映老年医学和老年护理领域的新动向、新成就、新技术,体现多学科交叉和渗透。根据当前我国国情及老年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老年护理专业要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老年护理行业发展及从业人员个人发展的原则,围绕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优化重组课程结构,实现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连接,达到课程体系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现代性、课程组合的选择性和培养目标的现实性。
根据李静[7]对护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设想,为完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我校对湖北省10 所三级医院、60 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 所养老院及3 所医学院校从事老年护理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最后确定老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三大模块为:人文基础学科、专业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人文基础学科模块中排名前两位的是护理心理学及人际沟通课程;在专业基础学科模块中,将健康评估与老年用药护理确定为核心课程;应用学科模块的核心课程是老年营养学、急救护理学、老年内科护理学、健康教育学以及老年康复学。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围绕模块主题,将与主题相关联的课程组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与主题对应的能力,突出实践性和服务意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老年护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老年护理人才。
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目前承担老年护理教育工作的大多是护理专业教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或教学工作,缺乏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经验,最多也只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接触过一些老年患者,老年护理教学水平不高。要想使老年护理学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满足社会对老年护理人员的需求,就必须尽快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老年护理专业教师队伍[8]。我们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师资水平:(1)开展国际间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解燃眉之急。(2)安排专业教师到涉老机构挂职锻炼,一方面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涉老机构的现状,另一方面能切实提高其实践能力。(3)通过护理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为年轻教师提供科研和实践场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4)聘请涉老机构中具有多年老年照护工作经验的高级护理师、护士长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在理论授课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综合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PBL、专题讨论、探索式等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大教学实习基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全方位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9]。充分利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机构,采用临床见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主动、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专科护理操作能力及发现、分析、解决护理实际问题能力。
目前我校虽然建有高水平的老年养护实训室,学生在校内可以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但这些训练多是模拟的,与真实职业环境和服务对象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学生将来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实习和实训内容是要对真实的老年人进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医学护理,否则不可能真正掌握对老年护理技能。因此,老年护理专业必须依托涉老机构,在涉老机构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我校临床学院现有老年病床120 张,在建老年病床200张,完全可满足我校老年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教学和见习需要。由于70%以上的老年患者分布在社区,因此社区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在主城区浏河、白庙、泉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社区实践教学基地;在民政局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荆门市福利院、荆门市福寿居公寓挂牌成立了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拥有养老床位2 000 余张,还与待建的拥有6 000 张床位的候鸟养老机构签订了教学基地协议。
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早期进入涉老机构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涉老机构实践过程中,学生成为工作的主体,这一改变大大增强了他们接受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学生在实践中直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体会到涉老机构需要什么样的护理人员,自己目前还有哪些不足,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再次,学生接受涉老机构人文环境的熏陶,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经过努力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磨炼了意志,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我校先后与多家养老机构,如天下春萱集团签订合同,采用“订单式”培养和“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所谓“订单式”培养,即学生自愿与企业签署协议,由用人单位资助一定的学费,学生完成学业并通过企业考核后可进入该企业工作。“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指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在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作为人才储备与培养对象,通过与学生签订协议,明确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培训,校企双方共同承担日常教学工作。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必须依靠科研,老年护理专业更是如此。老年护理乃至整个养老产业在我国起步不久,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限,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有待探讨。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优势,依靠政府大力支持,成立了首家老龄事业科学学院,组建了一支由3 位博士牵头,以12 位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该团队结合我国现状,采用校企合作、跨专业合作甚至跨校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发老年护理科研项目,目前正在进行的老年护理科研项目有养老服务人才需求调研、养老服务需求调研、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老年护理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老年护理教学方法改革等,以上课题均得到了学校专项基金支持。老年护理科研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该专业整体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护理实践,最终促进老年护理质量的提高,造福社会。
总之,我们对老年护理专业五位一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无论在理论高度上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实践,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9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006/20100600080798.html,2011-03-01.
[2]王冬梅.由日本养老护理浅谈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4):84-85.
[3]杨新.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09,6(4):179-180.
[4]胡燕,王燕.在本科护理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51-54.
[5]陈四清,王海荣.老年护理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5-226.
[6]侯晓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127-128.
[7]李静.护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探索性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0.
[8]]刘宇,郭桂芳.我国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及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5-9.
[9]姜小鹰,郑翠红,许乐,等.福建省老年护理学科调研报告[J].海峡科学,2010(1):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