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学校为本,理实合一、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4-03-19 05:25王志年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理实工学合一

王志年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

自2006年以来,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且正指导着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实践。

笔者以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以学校为本,理实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究高等职业院校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1 构建“以学校为本,理实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1.1 坚持理实合一、工学结合的核心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二者是一个双向过程。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和信仰广泛地存在于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多方面解释之中,其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这种基于工作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对学习者的刺激最强烈,它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进行自我调整,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从而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育部教职成[2006]4号文件指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1.2 坚持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根植于行(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是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要处理的第一个外部关系,又是人才培养目标内在要素优化和建设的终极目标。

1.3 遵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培养各类学术性或职业性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质,“中等教育基础上”是指高等教育的起点或基础,“学术性或职业性”是对“专业教育”的类型及其“有机结合”要求的进一步揭示。因此,高等教育的本质应是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的专业技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构建“以学校为本,理实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2.1 以岗位(群)任职要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学校各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在充分的市场、行业、企业及毕业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特色确定方向,并由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应的能力需要,从而对技术能力、关键核心能力以及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生产过程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2.2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设计企业生产真实氛围的教学情境

遵循为职业而学习的原则,让职业成为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根据工作任务精心设计,以企业生产具体产品的质量控制全过程来设计检测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按照岗位任务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所有教学做活动均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教师引导,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2.3 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理论实践有机融合

依据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经过归纳、整合,按照实际生产顺序设计课程体系的每一项任务。通过对每一项任务的学习,学生逐步完成岗位全部任务。通过对若干个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所在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资格。以情境教学为主,按职业岗位活动顺序的每一个环节传授相关技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训练各项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3 构建“以学校为本,理实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点

3.1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

按照传统的学科型教学理念组织教学,注重知识目标的完成,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各种分析方法。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框架,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实习(训)教学环节,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2 以项目为载体,以实验(训)为手段,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由学生、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环境组合而成,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和不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遵循学生心理认知发展规律,体现实践技能的生成、发展过程,使学生参加活动、获得认知、增加体验、发展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过程在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3.3 全方位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评价,辅以阶段性考核。考核可以是闭卷、开卷、半开卷、技能操作等多种形式,考核内容以技能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参照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精心设计考核评分标准,在完成每个任务后,要求学生按照评分标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检、互检,同时开展小组互评和竞争,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保证公平、公正、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使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理实工学合一
盐工学人
人剑合一
盐工学人
——沈 妉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盐工学人
——李 琦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