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卫生科技期刊编辑需具备的素质及能力提升的途径
—— 以《卫生软科学》为例

2014-03-19 05:02王晓锋张永光谢碧钰杨红梅何庆节
卫生软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稿件卫生

王晓锋,肖 杰,邹 钰,张永光,谢碧钰,杨红梅,何庆节

(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卫生软科学》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031)

● 经验交流 ●

新时期卫生科技期刊编辑需具备的素质及能力提升的途径
—— 以《卫生软科学》为例

王晓锋,肖 杰,邹 钰,张永光,谢碧钰,杨红梅,何庆节

(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卫生软科学》编辑部,云南 昆明 650031)

以《卫生软科学》为例,从政治及政策理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综合业务素质三个大的方面,探讨新时期综合指导类卫生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的素质及能力提升的途径。

卫生科技期刊;编辑;素质;能力

编辑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编辑岗位是宣传、报道、出版行业中的主要岗位,从事编辑岗位的编辑人员是宣传、报道、出版行业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该行业的发展态势[1]和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的高低。然而,人的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识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是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个人的固有本性与潜在能力[2]。

《卫生软科学》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的全国医药卫生系统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重点追踪报道国家卫生软科学重大研究课题和成果,开展卫生改革与卫生软科学理论研讨与交流。在新的时期(特别是在新医改启动实施的背景下),编辑部如何正确宣传报道国家新一轮医改政策、医改实践、经验及挑战等方面的理论文章?如何有效地开展卫生改革与卫生软科学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这与期刊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

近年来,许多学者发文探讨了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养)/能力[1~7],这些素质(养)/能力包括:文学及文字素质/能力、外语素质/能力、医学专业素质/能力、出版专业素质/能力、创新素质/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经营管理素质/能力、综合协调组织素质/能力、信息分析及利用素质/能力等;虽然这些都很重要,笔者多年从事《卫生软科学》编辑工作,从工作实践中发现,《卫生软科学》与其他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现以《卫生软科学》为例,从政治及政策理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综合业务素质三个方面,探讨新时期综合指导类卫生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的素质,同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年青编辑工作者能力提升的途径。

1 需具备的素质/能力

1.1 政治及政策理论素质

政治素质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任务是编辑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期刊编辑的政治素质主要是要求编辑懂政治、讲政治。

宣传报道国家卫生改革重大方针、政策及最新成果是《卫生软科学》办刊宗旨之一,这对本刊编辑的政治及政策理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编辑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理解力,能够站在新医改启动和实施的理论前沿,及时捕捉学术热点问题,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具有正确的识别、判断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把握好每一篇文章的政治方向,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刊登反映时代精神、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为新医改提供理论依据、实践经验和智力支持的好文章。编辑人员要不断学习法律法规,掌握卫生、新闻出版等有关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加强对新医改方案、“十二五”期间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学习,熟悉新医改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深刻理解卫生改革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是系统工程,只有这样,编辑人员才能正确的判断稿件的政治方向,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舆论导向。

“医患关系”是本刊开辟的栏目之一,主要是理性地报道医患关系及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为因“看病难、看病贵”表象上引发的医患关系矛盾和冲突提供交流平台。如果编辑人员对我国三次医改情况不熟悉,对目前医患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掌握,就容易在审稿过程中有失偏颇,对那些只站在患者角度抨击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或仅站在医疗机构和医生角度抨击患者的文章,编辑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旦刊登,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医患纠纷及矛盾。而对于将“医患矛盾”置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背景下进行理性分析,从政府、社会、患者、医疗机构、医生、医疗保险等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的文章则可以刊登。通过刊登此类文章,让社会公众知道医患纠纷或医患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明白只有通过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增强,通过有序、渐进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才能逐步解决,进一步缓解医患紧张关系,发挥卫生类期刊应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帮忙而不添乱”的作用。

1.2 职业道德素质

编辑对期刊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编辑职业整体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但在现实中,编辑职业一直游离于科技工作的外围,实际上编辑职业无论是在科技队伍还是出版行业内部始终处于边缘状态[3]。以《卫生软科学》编辑部为例,编辑部为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一个科室,编辑人员的主要专业背景是医学、预防医学,出版专业职称系列在单位不属于主系列,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在职称评聘上处于劣势地位,这给编辑人员的职业思想的稳定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提高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需要解决从业人员对从事编辑职业的思想稳定性问题。

首先,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爱岗敬业精神。爱岗是前提,只有编辑人员热爱编辑工作,并将此作为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追求及提高,才能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才能做好与作者、专家、读者的沟通、协调、联系工作,才有可能认真地对待每一份稿件、耐心地对作者的稿件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编辑人员的敬业精神及责任意识是期刊编辑质量的保证,由于科技期刊的特殊性,论文中涉及的公式、图表、数字较多,语言逻辑性很强,编辑工作较为繁琐、复杂,只有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及职业责任感才能确保科技期刊的质量[4]。

其次,编辑人员应具有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要做到乐于“为他人做嫁衣”。在众多的社会舆论中,编辑人员常常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优秀作品的助产士”、“善识千里马的伯乐”、“为人作嫁衣的无名英雄”等,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编辑工作的重视及对编辑人员的尊敬,另一方面对编辑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作者投稿、编辑部登记稿件、编辑部初审、专家外审、编辑修改、排版校对、印刷出版等各个环节,编辑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和心血,而名利却属于作者,这就要求编辑要有淡薄名利的良好心态和乐于“为他人做嫁衣”的无私奉献精神。各科技期刊对来稿都有一定的规范及要求,由于投稿者个人的局限性或不熟悉相关科技期刊规范要求,所有稿件都会存在一定的缺点、错误和不规范的的地方,编辑的作用就是通过细致的、辛苦的工作,帮助作者消除以上的瑕疵,提高论文的质量。编辑的职责,仿佛是给作者的文章洗澡,让文章干净,文字上漂亮、整洁,结构合理;文理通顺,符合逻辑,这是一个编辑基本的责任[5]。一个称职的编辑,不仅在保证稿件及期刊质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要通过编辑工作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与作者、读者共同成长及提高。

第三,编辑人员应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任何一个编辑部,由于编辑人员专业背景、工作经历等方面的差异,编辑人员的素质也会不同,但共同的目标就是办好期刊,奉献给读者最优质的精神食粮。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成熟的编辑部应倡导同行间、同事间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相互补台、携手共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只有这样合众人之力,才能编辑出版好每一期刊物。《卫生软科学》编辑部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编、审、校、排版一体化的工作模式,2011年从原来的双月刊变为了单月刊,在工作中,通过发挥编辑各自的优势,以“老”带“新”,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审稿、定稿讨论会,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各自职责等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保证了期刊编辑排版发行活动的有序开展。

第四,编辑人员对待投稿者既要一视同仁,又要尊重和理解作者。在对稿件的审核录用阶段,编辑人员必须坚持一定标准、原则和质量。但现实中,部分投稿者会托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打招呼”、“开绿灯”,如果我们怕得罪领导或熟人而放松质量要求,最终损害的是刊物在作者、读者中的信誉;也不能因为投稿者的既往“名气”、单位级别等因素害怕得罪人,决不能因为怕得罪人而降低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要牢记稿件质量就是期刊的生命。另外,编辑要尊重和理解作者,要理解作者急用刊登的心情,对稿件存在的瑕疵要给出具体的、中肯及可行的修改意见,指导作者进行多次修改以达到刊登质量要求,通过耐心、细致的指导,不仅赢得作者的尊重,同时也会培养一批忠实的作者。编辑工作中,由于栏目的变更、页码的限制等情况需要撤稿改期刊登是所有编辑部经常遇到的情况,如遇此类特殊情况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作者并获得作者的理解和支持,如处理不当会让作者认为编辑不守信用,对作者不够尊重,影响期刊编辑部的形象。编辑对稿件有修改权是行业赋予我们的权利,但编辑一定要慎用这个权利,在修改稿件时切忌大笔一挥随意修改,稳妥的做法是,在修改前与作者进行沟通及协商,请作者自己进行修改,如作者委托编辑进行修改的,修改好后也一定请作者看一遍并认可签名,这也体现了编者对作者及作品的尊重,同时也会避免由于编辑专业局限造成的不当修改。

1.3 综合业务素质/能力

目前,《卫生软科学》编辑部青年编辑大多是来自各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预防卫生、公共卫生等专业毕业生,通过在校学习系统地掌握了医药卫生等基本理论,具备了从事本刊编辑工作的专业背景知识。但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公共卫生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细分化、学科交叉化等特点日趋明显,青年编辑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从事审稿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之间差距较大;同时,医学院校毕业的青年编辑没有经过系统的编辑学专业的学习,无编辑学的基础知识,这给他们从事编辑加工、排版、校对等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1 医学/卫生专业知识及素质

具备扎实的医学或卫生专业知识是从事医学/卫生期刊编辑工作基础。现代医药卫生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要求编辑的专业知识更新速度也必须同步,编辑要密切关注医药卫生方面学术的新进展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新动态。本刊开辟了卫生改革、卫生政策、卫生法制、医疗保险、医学心理学、医学教育、疾病控制、调查研究等栏目,对从业需要具备的医学/卫生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医学、卫生类期刊编辑人员必须加强学习,扩大和延伸专业知识面和信息量, 始终站在本学科的“制高点”及前沿,建立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多学科、多层次、多功能的知识网状结构,做到专业知识的精深和广博的结合,了解本学科发展、跟踪本学科的热点,才能胜任本刊编辑工作。

1.3.2 编辑知识及素质

编辑知识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但这也是大多数医学/卫生类期刊编辑最为欠缺的知识。同时,编辑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具体的编辑实践中才能形成较强的编辑技能及素质。因此,编辑人员须认真学习和掌握编辑理论,熟悉编辑流程、编辑专业规范,多向老编辑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编辑知识和编辑素质。1.3.3 语言文字功底

语言文字是进行编辑工作最基本的手段和工具,文字功底应该是一名编辑的基本功。一方面,卫生类期刊编辑大多是理科专业毕业,语言文字功底相对文科学生要差一些,从事编辑工作在文字功底方面显得有点“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卫生类期刊的作者,大多也是理科才毕业的卫生工作者,写作水平也相对较差,论文中不仅是错字、病句较多,还有相当一部分论文存在结构混乱、层次不清等问题。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卫生类科技期刊编辑提高语言文字功底就显得非常重要,力求从逻辑、语法、修辞、语言规范化等方面加强学习,通过编辑工作提高论文质量。

1.3.4 计算机和网络知识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目前的编辑工作方式与传统的在纸上编辑文稿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许多编辑部工作流程也趋于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通过开通网络进行计算机组稿、约稿、投稿、退稿及返修处理,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排版、校对、改稿、图表处理等,通过网络约请外审专家进行审稿,在稿件初审时通过相关数据库进行复制比的审核、查阅相关文章、审核作者引用文章等。同时,网络也为编辑、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等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流平台,为了适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期刊编辑工作的要求,编辑人员要不断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加强信息收集、分析及利用的能力。

2 素质/能力提升的途径

编辑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编辑自身的努力和编辑部有计划的人才培养才能达到。

《卫生软科学》在具体的编辑实践活动中,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2.1 通过固定栏目审稿和交叉审稿提升编辑的专业知

识素养

首先,根据编辑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刊物栏目设置情况,在审稿阶段,每个编辑固定一个或几个栏目的审稿,要求编辑对其固定审稿的相关栏目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掌握该栏目的最新进展,保证编辑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其次,编辑部对部分稿件还采取了交叉审稿的方式开展审稿工作,保证编辑在某领域专业知识具有一定深度的基础上提高编辑综合专业知识的广度。通过这样的方式,编辑明确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提升的方向,在保证“精、专”的基础上,逐步向专业知识的“广、博”发展。

2.2 通过传、帮、带提高编辑的实践及操作技能

编辑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年轻编辑的操作实践技能,本编辑部采取了通过老编辑的传、帮、带方式,提高编辑的实践及操作技能。首先,将青年编辑与老编辑搭配在不同的工作小组,通过具体的审稿、编辑修改、排版校对等编辑活动加强青年编辑与老编辑的沟通及学习。例如,在校对过程中,要求青年编辑认真阅读老编辑已校对过的文稿,熟悉校对的方法和原则,同时对有疑问的地方及时与他们沟通,虚心请教,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编辑部通过“三审”稿件和部分稿件的“外审”制度,对部分三审意见不统一的稿件定期开展审稿、定稿讨论会及业务学习会,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和讨论,提高编辑的综合业务能力和素质。 第三,编辑部通过外聘1名已退休的编审参与期刊质量的把关,具体做法是,在最后清样前,编辑部将编辑排版校对好的稿件送该专家进行最后的把关,并定期邀请他就稿件把关过程中发现的关于审稿、编辑、文字、排版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具体的实例,提高年青编辑的实践及操作技能。

2.3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编辑部有计划的派出年青编辑参加各种业务学习,通过购买继续医学教育卡和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的网络继续教育学习币,鼓励并支持年青编辑通过网络开展继续教育学习,以此提升编辑的综合素质。

[1] 李 敏,王雅利.浅谈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1)∶141-142.

[2] 陈红叶.现代科技编辑的素质与能力构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1)∶103-106.

[3] 库 耘,余锦荣.科技期刊编辑的边缘角色辨析[J].编辑学报,2004,16(3)∶159-160.

[4] 邵舒扬.科技期刊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1)∶148-149,150.

[5] 蒋玲芳,史伟忠.论编辑活动中的具体要求[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329-330,331.

[6] 左文霞.论科技期刊编辑综合素质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225-227.

[7] 李 凤,李新仁,李 英,等.论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如何提高业务素质[J].医学信息,2009,22(5)∶651-653.

(本文编辑:杨红梅)

The pathway on quality and ability enhancement of health technical journal editors in new period—— Take “Health Soft Science” for example

WANG Xiao-feng, XIAO Jie, ZHOU Yu, ZHANG Yong-guang, XIE Bi-yu, YANG Hong-mei, HE Qing-jie
(“Health Soft Scienc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Yunnan Med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Kunming Yunnan 650031, China)

Take example as “Health Soft Sci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way to editors’ quality and ability enhancement of comprehensive guidance type health technical journals in new period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polity and policy theory quality, professional ethics quality and integrated service quality.

comprehensive guidance, health, technical journals, editors, quality, ability

R-058;Z6

A

1003-2800(2014)04-0253-04

2014-01-15

王晓锋(1972-),男,云南永胜人,硕士,副编审,主要从事卫生政策研究及杂志、图书编辑出版工作。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稿件卫生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卫生歌
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