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连勇+郭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学德育工作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通过认真研究传统德育工作,发现传统德育工作过于注重目标化,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所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多媒体成为了德育教学的新领域。多媒体给德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合理借助多媒体教学方式促进道德教育,加强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创新。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 现状 多媒体 优化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56-01
1 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
1.1 德育目标过于抽象
在中学德育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也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学校德育工作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制定固定的德育目标,使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全班学生,当然不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德育目标过于抽象化,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联系。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但在实际开展德育活动时,设定的教学目标太抽象,与学生日常生活缺乏联系,所以学生对此没有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1.2 德育内容滞后
学校的德育工作与整体教育工作是紧密相连的,德育必须对自身内容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德育内容取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应该与学生生活是贴近的,但目前我国的德育内容只存在于课本上,缺乏创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没有联系,内容太过抽象化,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再加上内容设置太难,学生更不愿意理睬。学生在学校当中只是较多地参加学习知识的活动,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还有,德育的内容过于政治化,没有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不少学校就将学生是否遵守学校纪律作为德育评价标准,只要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和班主任的课堂规定,就认为是德育工作做得好,就认为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导致在评价学生成绩时,只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的表现不予考虑。在评价一个学校好坏时,也是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1.3 德育评价机制缺乏动态化
德育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合理的评价方法,研究学生的表现情况,从而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判断的过程。长期以来,很多教育行政单位没有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制定德育评价内容时,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同时也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将学生的品德表现以分数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的考试分数越高,学生本身的品德就越好。从而造成不重视德育的局面,使很多人感到德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只依靠学生的分数,是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品德表现的。还有,在目前的德育中,依然运用传统德育方法,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更新评价办法,对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2 信息化创新给德育注入新活力
2.1 借助多媒体,明确德育目标
德育教学的目标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则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传统德育课上,单纯的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地听着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决定了传统德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学生来进行的。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地改变了这种现状, 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式,首先给学生创设问题,让学生自主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导课程成为可能。而虚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营造了一种随时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的“趣味的探索性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种逼真的独特的德育环境中,感受到道德力量,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从而有效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果。
2.2 借助多媒体,即时更新德育教学信息量
传统德育教学中存在的知识陈旧、手段落后、信息量不足等缺陷,借助多媒体信息的及时性、丰富性得到了有效的弥补。借助互联网,超文本链接技术的应用,给我们的德育知识传授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资源和更加多样化的选择空间。此外,多媒体信息传播的快速与便捷的特点,有效地节省了广大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学生参加德育活动的实效性、随机性和灵活性,使德育教学逐步由学生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地学习、吸收,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借助多媒体,对教学效果进行动态评价和管理
多媒体中呈现的多样性和交互性, 大大激发了师生共建德育的兴趣, 提高了德育教学的效能。多媒体中声、光、图、录像和动画的综合运用,增强了学生各种感官的注意力,同时,互联网的交互性功能使德育教学的双向互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网络情境下,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互动功能,随时向在线教师询问一些生活中的疑惑;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随时监控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过程,课后的知识掌握以及生活中的运用等做出科学的评价,并且将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同时,对于每个学生的教学过程和成果建立存储档案,利于长期及时地监测和评价。
总之,在现代化教学浪潮的推动下,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德育教学中会越来越广泛地得以运用,其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德育教学局限于课堂的现状,也改变了教师教材主导学生,限制学生的问题。给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更为便捷有效的教学方法,也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让我们德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侧重于教学创新与改革。
(淄博市周村区萌水中学,山东 淄博 255000)
参考文献:
[1]黄海.新时期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及其教育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1,(14).
[2]吕婷,王守恒.内化于生活的中学德育新思路[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5).
[3]周颖.多媒体对德育教学的促进功能及体会[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