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得与失

2014-03-18 21:44郑玉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弊端优势多媒体

郑玉国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程,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这种美,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是执教者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而任何艺术品都在于突破因袭的模式,创造独特的美学风范。本文即试图从多媒体本身特性和学生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领域所具备的优势及其缺陷,以求改变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观念。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 优势 弊端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4-0123-02

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新世纪的人才应是具有网络应用能力的人才。网络和教育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网络上的信息日新月异,我们要用时代的眼光去辨别它们,信息时代的来临,更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是对教育一次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已在语文教学中立足数年了,是多元信息与语文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小学语文提供一个更高的展示平台。全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知识的来源丰富多样,改变了信息的分布形态和拥有的关系,在引用过程中有得也有失。笔者就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得与失,谈谈自己的浅薄认识。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没有哪一门学科的学习能够背离语文。另外,语文学科也与其他学科整合,运用其他学科的认识来丰富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特别是现在在语文公开课中我们更加目睹了多媒体带来的风采。

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受外部刺激的,如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画面,动静结合、色彩的图像文字,使丰富多彩的故事在冷冰冰的书本中栩栩如生。学生全方位地、立体地接受信息,对生活的认识也由单一的看书或聆听教师的讲述后去理解想象更直观,如身临其境。这种直观无疑会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内驱力”,从而主动学、乐于学,取得最佳的效果。它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渠道完成教师所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验:特定的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的某种情绪或情趣。比如,商业街的热闹、繁华、缤纷的色彩等,可以引发人们购物的欲望;博物馆肃穆凝重的气氛,可以使参观者更加聚精会神投入到参观中……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出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也是极为必要和重要的。

例如苏教版《鼎湖山听泉》,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声音、视频、音乐等,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让外部的刺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前教师可先出示几幅泉水响叮咚的多媒体画面(唤起学生的视觉、听觉),通过声音的聆听,图片的欣赏,语言的讲述,来渲染泉水的美,泉水的悦耳。再与课文结合,展现鼎湖山的水,学生仿佛被带入其中,亲自与它零距离接触,体验也就更深了。

再如,书本上的内容都是静态的,不能唤起学生的直接欲望,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变静为动。因为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最根本的就是训练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思维的培养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多媒体独特的动画效果,它能使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生生人物,在头脑中活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自从多媒体进入课堂,逐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带来课堂不同凡响的效果,但是多媒体的频频出现,代替了“录音机、投影仪”,成了“独”媒体课件。多媒体形象、直观,解说词生动、清楚。但仔细透析一下,不难发现多媒体使用的时机存在合理性、科学性问题。生动形象的图像取代了课本,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削弱了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解说词的应用,把本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再经过积极思维,概括所得到的知识,一股脑儿地塞给了学生。

例如,在苏教版《海底世界》中。

师:海底到底什么样呢?让我们穿上潜水服一起去看看吧。

(生一边观看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一边听解说:海底是个……里面有……有……还有……)

师:下面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海底到底什么样?

学生根本就不是从文本中去寻求知识,而是教师已把他们思维空间限定,于是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学习语文的方法也不能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加以领悟。

通过上面简单的案例,不难发现,在各层次的公开课教学中,运用课件成了一节成功公开课的必要条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哪怕你的课堂组织得再好,也不可能获得好评。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已被广大教师认识并接受。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为教学服务,关键在于对其本身作用的定位。多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为完成其教学任务而向学生灌输的手段和工具。多媒体也并非限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一种,应是广泛的,符合学生认知特征和教材特点的各种认知工具。

首先明确媒体作用是为学生知识的认知服务的,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的阶段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选用对应的教学媒体。并非每节课都要用到课件,并非人人要用课件。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则是:不到不得已不用,没必要不用,不能起到最优化作用的不用,可有可无之处不用。只有让多媒体技术真正用到点子上,用到传统教育所不能、无力达到的地方,才能真正为教学所用,发挥体现它的价值,体现出优越性。

其次熟练掌握教案,然后熟悉课件的使用。要安排好课件演示与教师讲解的次序与搭配。因为再好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讲课,将两者配合好,教学过程才能流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再次,注重课件与真实体验的统一性,真实体验是教学必须的手段,体验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取信息与感官真实,认同现象与过程的客观性,结果的多变性使学生感性认识的活动更加活跃,再加上课件对体验多角度、多层次的剖析,更有利于学生认知过程及规律的理解与把握,增进学生的理性认识。

另外,课件的制作尽量以小型课件为主,多种教学媒体并重。小型课件的制作对大部分教师来讲并不困难,不需要花很多的精力,也不需要考虑整个课件的系统性,只需着重于某个知识点(重点与难点)进行分析、说明。同时,随着自己小型课件、课件片段的建立,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可以用这些小型课件组成自己的系统教学课件,减少大型课件制作的繁琐与精力投入。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片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当前我们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把握其在教学中的地位,积极运用又不过分推崇,才能使我们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充满魅力,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情景,这必将大大提高课堂信息的传输效率,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学科系统,开放性是保证它充满活力的源泉,而信息技术为语文教育的开放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作为一种划时代的新的文化正在迅猛发展,我们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去深入了解信息技术,我们才能知道哪些东西可以使用,哪些该存放,哪些应毁灭。为我们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想文化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及早掌握这一新的技术,灵活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这是时代的挑战,也是现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性机遇。

(连云港市电化教育馆,江苏 连云港 22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弊端优势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张银珍:拓展性课外阅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跟踪导练(四)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画与话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探讨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