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研究

2014-03-17 05:15:28张润芳周俊林
中国医药导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张 宏 张润芳 周俊林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护理干预对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研究

张 宏 张润芳 周俊林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60例术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的护理干预,治疗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住院天数及临床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护理工作满意率(87.4%)、护理干预的效果(95.7%)、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率(73.0%)、护理干预的效果(62.6%)、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全面护理干预,预防尿路感染对于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管是一种常见的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也是泌尿外科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的大部分院内感染中尿路感染仅次于肺部感染,位于第2位,而在泌尿外科住院的患者中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首位[1],其原因是泌尿外科的各种侵入性操作(如术后留置导尿管),使得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增高[2]。尿路感染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又一难题,逐渐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重视[3]。本临床研究选取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泌尿外科的部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比较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460例,所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男221例,女239例,年龄22~68岁,平均(40.0± 7.2)岁。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0例,前列腺摘除术84例,膀胱肾脏肿瘤切除术71例,泌尿系结石取出术35例,肾积水、肾切除术或肾盂造瘘术21例,外伤肾修补术19例。对照组230例,前列腺摘除术86例,膀胱肾脏肿瘤切除术69例,泌尿系结石取出术37例,肾积水、肾切除术或肾盂造瘘术20例,外伤肾修补术18例。两组研究病例术前检查均无泌尿系统感染,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两组的基础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原卫生部规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治疗组在留置导尿管前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的全面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3.1 术后导尿前干预为了让患者的心理恐惧降到最低,医护人员应该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使他们明白留置导尿管的意义,让他们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有的患者对疾病认识不了解,或恐惧或烦躁,不配合行导尿术。医护人员应于留置导尿管前向患者或其家属阐明留置尿管的目的以及必要性,使其患者能积极地配合。

1.3.2 留置导尿管时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按照留置导尿管操作技术行插管术,操作时需技术轻柔熟练,使患者感到舒适。在行留置导尿管操作之前,需要进行必要术区的清洗与消毒。男性和女性因为生理结构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男性选用较细的导尿管,经充分润滑导尿管后,将导管插入气囊分叉内,注入5~10mL的生理盐水或空气,使气囊固定在尿道内口上,对尿道、膀胱的刺激性较小,患者的舒适度增加[4]。女性患者选用粗一些的导尿管,一次性注入10~20mL生理盐水或空气。男、女待导管妥善固定后,正确连接引流袋。

1.3.3 留置尿管后护理干预留置尿管期间,鼓励患者多次饮水,这样起到了自然冲洗膀胱的作用,告诉患者这是留置尿管期间预防尿路感染最简便、可行、有效的方法,指导患者养成多次饮水的习惯,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4000 mL,保证尿液流出的量和速度,以减轻患者的膀胱刺激征[4]。

1.3.4 拔除尿管时的护理干预处理当患者自觉有尿意时,应先拔除导尿管,借助已经建立的排尿反射,只需稍加协助便能立即排出尿液。首次成功排尿者应给予鼓励,以后排尿就能顺利进行。也有部分患者不能顺利排尿,家属和护士也要给予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直到能顺利排尿位置。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治疗后,两组的尿路感染率、住院天数、总有效及满意度等。其中总有效=治愈+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测评,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干预措施均有效消除了患者的焦虑心理,复发率减少,患者舒适度增加。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护理干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的效果,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n(%)]

2.3 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治疗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造成泌尿外科术后尿路感染的原因有很多,留置导尿管是主要的因素,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4-15],本研究采取了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460例患者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干预,降低了尿路感染发生率(治疗组仅0.3%)。其次,护士在实施护理干预前主动同患者及家属沟通与交流,阐述护理干预的目的,尽可能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达到一次插管成功避免引起尿路感染。从表1中能看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均有效消除了患者插管时的焦虑心理,使患者舒适度增加。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较好且治疗组的满意率达到87.4%。

本研究对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观察,从表2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治愈率达83.5%,总有效率达95.7%。表3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出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护理干预对于预防留置导尿管后,防止尿路感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关注与重视。

护理行为如果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对于提高护理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导尿前适当利用患者休息的时间进行说教和鼓励,说明操作的原因和配合处理的好处,患者即可有效地配合操作,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在置管时要充分考虑男女性别差异,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免导致患者不适,导尿期间要鼓励患者多次饮水,并解释其缘由,这样可以得到患者有效的配合,减轻膀胱的不适。在为患者拔除导尿管时,要有效鼓励患者建立自我排尿的信心,指导患者能顺利排尿。

总体来讲,此次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对预防尿路感染发生率以及减少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相应的临床科室中开展。

[1]叶光前.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8(8):621-622.

[2]康信瑶.泌尿外科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774-4775.

[3]翟梅青.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与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248-2249.

[4]王芬,徐永兰.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0):3883-3884.

[5]曾秋菊,罗卫芳,何燕平.脑卒中尿失禁患者留置尿管的原因分析[J].广州医药,2011,10(4):75-76.

[6]王俊,李晋芳,田芬芬.如何做好剖宫产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0):977.

[7]韦淑龙.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662-1663.

[8]袁平西,张雪琴.泌尿外科感染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456.

[9]黄金平.泌尿外科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7):949.

[10]何敏.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708-709.

[11]陈世清,张晓容,唐亚琼,等.绩效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677-690.

[12]叶惠连.健康教育及护患沟通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2):2295-2296.

[13]丛媛,张淑琴,高欣.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5):1501-1502.

[14]李娟,陆皓,乔够梅,等.全军泌尿外科护理示范基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48-50.

[15]李丽,庞兰,黄琨,等.优质护理中泌尿外科护理带教方法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12):3233-3234.

Study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 to reduc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ZHANG Hong ZHANG Runfang ZHOU Junlin
Department of Urology Surger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Inner Monggol Autonomous Region,Huhhot 010050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ntro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 to reduc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M ethods 460 patients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with postoperative indwelling catheter,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3,and they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2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eneral nursing intervention,23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care interventions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care,these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the number of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and clinical satisfaction.Results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ate in treatment group(87.4%),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95.7%),and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in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time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rate(73.0%),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62.6%),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patients and discharge time(all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can improve the prevention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patientswith indwelling catheter urological.It should bewidely applied clinically.

Nursing interventions;Indwelling catheter;Urinary tract infection

R472

C

1673-7210(2014)02(c)-0121-03

2013-10-13本文编辑:卫轲)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3MS1199)。

猜你喜欢
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6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哈尔滨医药(2015年2期)2015-12-01 03:57:25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两种护理措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