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军
(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书法篆刻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孙世军
(湖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本文以中国书法元素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作为切入点,从而证明中国书法结构对平面构成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它在现代的设计表现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希望通过研究,来获得一种全新的具备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
书法结构 平面构成 启示
平面的空间表现从来就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表现领域,中国书法更不会例外,空间的分割、秩序和艺术意象的生成,都在这“一纸平面”上完成。而设计学科中的平面设计,也是在平面的空间上通过设计表现,从而完成视觉的沟通与传达。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在现代化的印刷出版工艺出现之前,汉字的书写一直承载着传递信息、传承文化知识的使命,这也是书法的实用价值所在。而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电脑书写工具”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毛笔和近代的硬笔,书法逐渐在书写领域失去了实用的价值,而成为纯审美性质的艺术形式。但是,汉字的文化并未改变,同时,文字作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更使得书法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有了“返青”的可能。因此,探讨中国书法结构和平面构成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纵观我们周围的平面构成,我们便会发现有诸多书法元素蕴涵其中。
在画面形式构成层面,书法艺术章法符合当代平面设计的要求。在书法创作中,除去对笔法、墨法的关注外,还重视章法的形式构成。中国书法章法中讲求“横斜疏密、各有攸当”,并极其注重字体之间的和谐处理。我国传统书法讲求“虚实相生、疏密结合”,从而达到视觉上的功能性和审美性。这一点同平面构成的处理理念是相一致的,在平面设计中,主体图形始终处在独立、醒目的地位,而其它文字信息或者辅助图形,在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价值,起着烘托和配合的作用,例如在日本设计师白木彰的作品中(图1),主题无永远处在画面的醒目位置,作为点缀的其他文字信息恰当的在空白处组织,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在中国的优秀书法作品中,点画线条的表现力达到了极致。人们大可在抽象的点线中体味“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若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孙过庭《书谱》)。书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时间和空间统一的艺术形式。有了时间的因素,便有了速度和运动。而这动态原理都要通过书法表现出来。
我们在林林总总的平面图形世界里,总能不时找到具备书法意味的图形。书法元素往往被创造性运用于标志、海报形象等方面。(图)归纳起来。书法结构意味的图形具备如下特征:(1)动态十足。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知,从书法笔触的视觉形态中,可以体察到书法并非单纯的视觉艺术形式,它同时具备强烈的时序性。所以现代图形设计者可以借鉴书法的飞白效果,创造出具有现代气势的动感图形。在这种视觉张力的引导下,平面传达的效果颇为显著。(2)质感丰富。传统书法结构强调的是用笔沉着痛快,从而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因此书法结构在视觉上传达出一种拙扑的意韵,极具美感。同时书法结构还强调笔、墨、水的关系,并籍此表现一种丰富和谐的精神,那么具备这种笔墨效果的现代图形便能传达出一种生动的人情味。(3)文化品位。毋庸置疑的是,中国书法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成为一种具有高度文化个性、文化品位的艺术形式。那么当现代的视觉图形借鉴这种形式时,它所具有文化品位也容易获得受众的认同。
汉字的构成体现了一种空间特质。拼音文字是表音的,意义要在时间的流动中展开。而汉字是既表音又表形,把时间与空间双重地凝定在一起,因而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尤其是用于艺术创造上。汉字的空间功能揭示了自然、社会与人的某些本质特征,揭示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每个汉字就其造字的来源和演变而言,都可能衍化为一幅画、一首诗。在设计平面结构时,中国书法结构可以给予我们的启示至少有:(1)最重要的是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人们在书法的学习中是非常强调结体的。汉字由横、竖、点、撇、捺、挑,钩等基本笔画组成,它是从书法中的永字八法的基本笔画延伸出来的,是创造优美字体的基础。(2)把握汉字的重心。汉字书法在长期的实践中早已注意到了重心的问题,例如“勺”的钩用弧钩,有些斜笔字(斗、也、七、互、专)也是运用了重心规律,从而达到了似斜反正的视觉平衡。(3)注意字角与转折相交等地方的处理。传统书法中对这些地方的处理也是颇为重视的,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书法的风格特色。书法用笔的方圆,两笔相交出现的水墨晕染,以及魏碑的刀锋,班驳的肌理都能给予我们平面设计的灵感。
汉字的造字法有“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和形声。所以汉字的结构极其丰富,信息含量也很高。一个汉字往往可以拆分为几个具备独立意义的元素。或者,通过对数个汉字的有机组合,又能产生全新意义上的汉字图形。汉字的这种特性为我们提供了形态同构与意义共生的可能。例如“止戈为武”,“出戈破国”等创意都来源于汉字本身所蕴涵的丰富信息。又比如“听”与“德”的同构可形成“善听为德”的意义共生。探寻汉字结构的本质,对于拓展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空间意义重大。当然,创意字体必须从内容出发,做到艺术形式和文字内容的完美统一,才能达到加强文字的精神含义和富于感染力的效果。而传统的书法之所以极富魅力,正是因为书法家们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感情。
在现代平面构成中,图案构成从来都是以装饰性结合抽象形式来表现,主要采用的是抽象表现形式,即点、线、面、几何形等。这是因为平面构成是以强调其形式视觉审美的感受为特征的。它无须多丰富的内容或情节故事,是以其构图、构成图案的强烈视觉感受为其目的。在这些构成、构图中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书法的结构,得到对称、比例、节奏、均衡的视觉审美,以此完成我们心理审美的过程。赏心悦目--在美的享受中完善我们的精神。
总之,在现代的平面构成中,我们如果能理解中国书法的精髓,结合现代的视觉构成原理,就能创造出体现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的汉字符号,彰显艺术的魅力。
[1]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乔志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解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3] 席跃良.平面版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天白.书法线条美的发现[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