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云德 郭波涛
“老把式”学会“新招数”
□廖云德 郭波涛
陈光晃(左)和社员在商讨合作社的发展大计
要说起陈光晃,那可是个种地的老把式了,在江西省万载县岐里村,只要一提起他,老庄稼人无不竖起大拇哥。过去他本人对自己的种地手艺也总是沾沾自喜,但现在你要遇见他,他可变得“谦虚”多了:“不行不行。自打学了新招数,才发现自己种地还差得很。”“新招数”是个啥,咋让老陈这么服气呢?原来,这个“新招数”,就是陈光晃在远教平台上学来的最新耕种知识。
话还得从四年前说起。老陈原来在村里种着180亩有机水稻,每年收成都不错,大家就把他夸成了种地的“老把式”。感觉自己有面子的同时,老陈有时也犯嘀咕:“这栽苗、除草、施肥、耕田啥的,都是老一套,农资损耗大,扩大规模难,受累更是不用说。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吗?”正当这时,党中央给农民送来了远程教育,岐里村也敲锣打鼓地挂起了远教站点的牌子。老陈寻思:“这上面难不成有啥更好的种地‘新招数’?”他犹犹豫豫地跨进了站点的大门。这一跨不要紧,一扇金光闪闪的大门向他敞开了。打开电脑,登上平台,老陈才发现:“这种地的‘新招数’啊,有的是!”于是,从那一天起,老陈就成了站点的常客,天天在这儿看课件,还一边看一边记笔记。
正所谓天道酬勤。老陈的课件可没白看,一天,他在远教平台上看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提法,而且课件里说了:成立合作社,还能解决资金、土地和规模等问题呢。这不就是上好的“新招数”吗!老陈如获至宝,琢磨了一夜没合眼,第二天就急匆匆地跑到了县上,注册了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名“红光”,寓意着红火和光明。当年,在他的动员下,村上有5户农民拿土地入了股,500亩稻秧插下去了,到了秋收,一算账,合作社这“新招数”硬是好使,社里赚了整整10万块!
老陈的合作社迎来了开门红,村民们都动了心,争着抢着要加入,合作社规模一下就上来了,可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等老大难问题还在。老陈没慌,还是向远程教育去请教“新招数”,别说,真有收获——在远教平台上,他发现这样一条信息:北方大米高产品种粳稻,已被列入国家“北栽南移”课题。这说明万载也能种粳稻了。他马上淘弄来种子,在社里张罗着试种了35亩,在远教平台的技术护航下,粳稻亩产高达1600斤!广州一商家闻讯而来,还下了3年的订单。这下社员们都乐开怀了,都说:“老陈就是高,总有‘新招数’!”老陈也更加信心满怀了,在站点学来的“新招数”是一个接一个:引进了芦笋、草莓、油菜、毛豆、玉米和茭白等中高端品种,填补了合作社农产品的空白;合作社种完毛豆种油菜、红花草,这茬刚收那茬接着下,一年四季没有闲田,可以收获两三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引进了滴灌系统,科学灌溉,节约用水;在草莓大棚里引进了蜜蜂养殖,既帮助作物传粉,又可以产出蜂蜜,一举多得……数不清的“新招数”,让老陈的合作社发展如虎添翼,现如今合作社基地已经拓展到三兴、双桥、罗城等周边4个乡镇,总种植面积1460余亩,年产值已达1300万元,纯利润超过260万元,入股农户年均增收3600多元,带动了600多户农户致富。“红光”,真的是红红火火又前途光明了。
“红光”能发展到今天,老陈坦陈道:“这都是远教的功劳啊,要不我这‘老把式’哪能琢磨出这些‘新招数’?”只要一有闲暇,他就带领社员们收看远教农技节目,还要求每周必须学习收看一次,雷打不动;看后不算完,还要讨论,共同探讨耕作技术难题,为合作社的发展献计献策。一年下来,学习讨论记录已攒下厚厚的三大本了。由于远教是真给力,社员们学起来也带劲儿。就说村里的喻所金吧,原来闷着头种地,日子一般般,自打入了社,老陈就手把手地帮他用远教科学种田。喻所金也真“听话”,远教让干啥就干啥,几年下来,这不,家里都盖起了二层小洋楼了。
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来的那一天,老陈立马召集社员们一起来商量,决定注册自己的“红光”牌商标。相信有了老陈这个学会了“新招数”的“老把式”带头,在不久的将来啊,“红光”牌农产品一定会走近你我的身边。
(作者单位:江西省万载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