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晶 图+巴岳户外提供 李晶
探秘红岩洞屡建奇功的古代军工厂
Red Cave an Old Arms Factory
文+李晶 图+巴岳户外提供 李晶
英文导读: There is an arms factory hidden in the red cave. It is amazing that hmong people ever made saltpeter for wars there. The red cave is full of legends.
在探洞者眼里,这是一个高差“爽透”的山腹岩洞;在民俗专家眼里,这是了解明清时期民族风俗习性的绝佳标本;而在历史学家眼里,这里藏着苗人从元至清,数百年间的曲曲悲歌。
在彭水桑柘镇诸佛乡红岩村外一座小山坡上,有一个少有人踏足的巨型山洞。大洞位于方圆五公里的山体范围内,呈东高西底的姿态,黄色的花和葱郁的大树堆满洞口周围,洞顶长满了灌木,远远望去,像一个巨人长满胡茬的大嘴。洞子学名红岩洞,当地人更习惯于叫它“棺洞”,因为这是专门存放当地癞子的棺木之地——人们相信,癞子不能土葬,只有进洞埋葬才可超生而不影响后人。山洞内呈豁口状,又深不见底,洞外无法耕作,也没有野物,所以很少有人过来。加上村里的老人们说里面藏着菩萨,去了容易惹怒,于是孩子们也不敢靠近,渐渐的,这洞也就成了村子外一个被遗忘的地方。
直到进入21世纪后,一群群外来客开着越野车,手持各式仪器闯进红岩洞,一番探险和科考后,红岩洞的面貌这才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
左页图:这群探洞者打破了“巨人大嘴”几百年来的平静。右页图:红岩洞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洞穴。
红岩洞其实是个溶洞,内部长达十公里,洞底是个充满各种钟乳石的美丽世界。石笋形状丰富多姿,分布有十来个罕见的莲花盆,里面还有“天漏地缝”、石旗、地下峡谷等。而谁都不知道,在巨大的底下厅堂里,竟然隐匿着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古代军工厂。
这是一个制硝工厂,处处分布着熬硝的遗迹。有与熬硝相关的硝池、灶台、地面被挖的硝石、粗细不等的废料以及古人用石块垒砌的石床,在主洞穴口附近还有大量积水。其中大硝池附近的土经过夯实,池底开有小孔流向下面的小池子,在小池子旁边有垒砌的灶台。
硝,俗名火硝,化学名硝酸钾,在古代,硝的主要用途便是制造火药。把天然硝土放在新瓦片上烘干,或者放在土锅中焙。再刮扫粗硝放进缸里,用水浸一夜,捞去浮渣,然后放进锅中,加水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并又充分浓缩时,倒入容器,经过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结晶,这个结晶一旦点燃,便是土火药了。
一方面,红岩洞里面的硝土资源丰富,且水源充足。另一方面,因为当时官方不允许私人熬硝,所以就改在具有隐蔽性的山洞里。根据现有的遗迹,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制硝的场景:先从洞内挖掘硝石,用筛去除土块砖石等杂质。然后在大硝池里面装入七分清水,加约100斤硝土,边加边搅,使硝土充分融化、静置,捞去水面浮沫。大硝池滤出的溶液通过开的小孔流入底下小硝池,澄清后,将较清的滤液移入灶台上的铁锅中,加热,充分搅拌,然后静止等待结晶,最后制成块状,装入袋内,置于干燥通风处贮存。
左右页图:红岩洞内深达十公里,走进去可谓别有洞天,当年不知藏着多少苗族子弟。
据《彭水县志》记载,彭水硝土资源丰富,熬硝历史悠久。古代彭水县城曾设厂制硝,彭水也是公认的川东三大产硝县之一。按说发现硝石工厂并不稀奇,但仔细推算年代,这个藏在红岩村的硝石工厂为明清时所建,正好是地方政府严禁硝石生产(除县城外)的时期。也就是说,这是一家“违禁企业”。为什么当地人要在这里建立这么一座秘密的地下军工厂呢?相关专家表示,红岩洞熬硝遗迹很可能与明清时期大规模苗族起义有关。
南宋末年,由于兵祸及天灾等原因,加上战乱,苗族从武陵、五溪地区迁入贵州、广西和四川。当时,渝东南与湘西北、黔东北连接地带,多有苗族。“人织斑布以为衣,佩长刀而捕猎,镇蛮洞而带五溪,连黔彭而接荆楚。”便是说的当时渝东南地区苗族人的形貌。
元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重庆苗族与汉人们一样,地位十分低下。元二十一年,朝廷以黔州等6州“蛮僚叛服无常”为由,拉开了大规模“赶蛮”的帷幕。但重庆苗族并未屈服,举行了“洞蛮”起义,朝廷派重兵镇压,七年后才平定。
从“洞蛮”开始,贯穿元、明、清的数百年里前后共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苗民起义,无独有偶,其中竟有三次,都与红岩洞息息相关,而每一次红岩洞都能发挥奇效,可谓是战功卓越。
明代洪武年间,有个名叫“长脚佬”的苗族首领,不堪官府压迫,最后隐居在红岩洞中。为反抗压迫,他带领族人在洞中熬硝制火药自卫,红岩洞的熬硝工厂很可能便是“长脚佬”所开设。以后,红岩洞作为地方武装制造火药的秘密基地一直沿用很多年。
红岩洞所在的半山腰上,有一个名叫二磴岩的地方,离地约300米高。明代洪武年间,“长脚佬”和他的苗人部族不堪官府压迫,带领苗民占领了涪州。后被明朝大军打败,残部溯乌江而上到达洪渡对面的周家寨一带喘息,却夜遭官军突袭,混战中双方损失惨重。他见寡不敌众,便带领幸存的兄弟杀开一条血路,向北部崇山中躲藏。后来,他们攀上二磴岩,总算摆脱了官兵的追捕。从此隐姓埋名,潜居险岩。
“长脚佬”改名庹中朝,并编造逃荒活命的故事隐瞒真情。其他弟兄也随称庹姓子弟,一起开荒种地,繁衍后代,生活渐渐富足。不料,此段隐情被当地痞子夏三探得,这个游手好闲之徒,意欲侵吞庹姓财产,便向官府告密。官兵星夜出兵,庹家人夜里觉察异常,立刻逃出家门,藏进红岩洞。可惜官兵来得太快,尾随庹家人追到红岩洞口,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通。官兵本以为手到擒来,于是便没有马上进攻,准备调集柴木,打算将洞里的人熏出来。没想到,围到深夜时,突然从洞里射出火弹和霹雳雷,官兵的火没点起来,倒被这些天降的火器烧了个通透,一时间死伤惨重。原来,几年的时间里,庹家人未雨绸缪,竟然在红岩洞里制造了大量的火药和火器!
硝烟未尽,庹中朝率领部下挥舞佩刀杀向敌阵,阵斩官军首领后轻松突围而去。此后,虽然庹中朝终被擒斩首,但石洞喷火的故事却一直流传了下来。数百年来,由于太过离奇,人们都把此事当做天方夜谭,但现在看来,这民间传说倒也算不得完全虚妄。
到了清雍正十一年,旗兵屠杀苗民。居住在大地、沱田、小河一带的肖、余、汪、汤、易五姓苗民,携带粮草藏进红岩洞,躲避清兵屠杀。
第二年,官兵大队人马又一次从靛水、文武杀了过来。由于其他部族的苗人告密,藏身的大洞被发现,一场大屠杀在所难免。苗民们无处可逃,就倒在尸体中佯装死尸,并拖一具尸体盖在自己身上。红岩洞深,自然光线暗淡。清军进入洞中,也无法分辨哪些是真的尸体,哪些是伪装的活人。不过,当时清军中流传一个以死人耳朵记战功的规矩。于是,打扫战场时,装死的苗人只能咬紧牙关忍住割耳之痛,才幸免于死。“肖、余、汪、汤、易割耳,是杀不尽的残苗”这句话也因此流传至今。回望这段历史,如果没有幽深的红岩洞供于躲藏,这些苗人的伪装极有可能第一时间就被发现,那么当时被屠杀的苗人将不计其数。尽管被割掉了耳朵,但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活命比什么都重要。能够顽强地活下来,红岩洞可谓是功不可没。
左右页图:红岩洞周边地势险要,这也是其成为反抗者藏匿所的重要原因之一。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当地苗人头领张长率领土家百姓,在乌江边阻击官兵上山,终因寡不敌众,一直退到张家山一带。张长等人被逼到大石壁下,见无路可逃,便领着众人躲进半壁上的红岩洞,此时洞里还供有不少菩萨。眼见天色已晚,官兵举着火把上山,张长便急中生智,悄悄吩咐大家赶快找地方坐下伪装菩萨,不许出声。于是众人便按计化装成各形菩萨。不一会儿,官兵举着火把进洞搜索,不见生人,却见满地的菩萨。一官兵突然看见一小孩伪装的菩萨,便唤同行官兵前去观望。见有官兵凑近,周围的土民吓得全身发抖,小孩也被吓得说不出话来。官兵们一看,以为是得罪神灵,连菩萨都被气得全身抖动。一时间,官兵们叫嚷“菩萨发怒了”,不顾死活地拼命往外跑,不少人被挤下悬崖做了冤死鬼。
从此,官兵再也不敢前去搜洞,只得退兵返回。张长这才领着幸存百姓,下山安居乐业。红岩洞有菩萨的传说,也就从此时起逐渐流传了下来。“菩萨发怒吓官兵”的桥段成了后来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越传越真,自然就没有人再敢踏足红岩洞半步,这座古代军工厂就这样被“无心插柳”地掩藏了几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