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光
(赤峰三中,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2001年语文课程改革及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场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课程改革,而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现就此略作阐述。
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扎实的掌握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相互统一,语文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秉承了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并强调语文是交际的重要的工具。[1]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弱化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倾向,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不注重学生正确的写字训练。加强写字教学,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教育学生写字的目的、意义。
2.不注重对文本的解读,解读文本时粗枝大叶,并借题发挥,使语文课变成了思想教育课或班会课等。
3.不注重启发学生体味和掌握一些课文中出现的关键的词句和生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而学生不能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各种表达技巧。
4.不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如: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一节《苏州园林》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播放大量的有关园林的图片,但是图片数量过多,老师忽略了这堂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并不是认识苏州园林及其特点。
5.不注重使用黑板。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不注重运用黑板,如:某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授《皇帝的新装》这课时,整整一堂课没有在黑板上写过一个字!这在教学过程中严重地疏忽了词语教学。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能够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教学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思想感情的培养,丰富的“人文性”是语文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人们情感态度和思想观点的真实反映,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其生活中的思想认识和自身的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关系密切,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把握“人文性”。语文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大量的教学弊端,要求广大语文教师重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在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许多语文教师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重视人文性的教学。如:在教授《本命年的回想》一课时,王首维老师能根据课文中丰富的人文性进行实际教学。针对这篇文章,王老师根据课文的内容重点提出了三个问题:
1.课文中的哪些过年的习俗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在过年时,从晚辈给长辈拜年得到压岁钱这一习俗来看,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彼此间的良好祝愿。
2.如今过年的习俗与传统的过年习俗有哪些不同之处?学生针对一些不同的习俗提出自己的观点,随着科技发展,现代的多种拜年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如: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和录像光盘拜年等。但是,一些学生对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和录像光盘拜年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种拜年的方式不能体现出彼此间的亲切感。
3.一些过年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你是怎样看待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各抒己见。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根深蒂固,这在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满堂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和记,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不能思考,从而丧失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发挥。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强调既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往往都是以讨论问题的形式展开的。如:在教授《本命年的回想》这课时,笔者针对“一些过年习俗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你是怎样看待的?”这个问题上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对于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感受到“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的方式不能拉近亲人之间的关系,也很少让人感受到新年亲人团聚的亲切感,有的学生认为那些过年不能陪在父母跟前的儿女,可以寄一张在异乡过年的录像给父母看的这种拜年方式得到了认可。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可谓“与时俱进”。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对那些新的、有价值的过年方式敢于接受,对一些传统的、有特色的过年习发扬并传承。因此,这种学习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了学习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地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如:提出研究性课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设计展示研究成果等方式。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有很大的收获,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教师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知识的传授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评判,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指导和组织,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对话中。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应加强自身素质和提高自身修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水平。
教师高尚的人格能够激励学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新的学期开始了,一个男生独自一人提着行李到北大报到,在报到时得到了一位老人的帮助,在老人的帮助下这位男生很的办完了入学手续。在第二天的开学典礼上,这名男同学发现帮助他的那位老人竟然是北大的副校长季羡林先生。这个故事说明像季羡林先生的这种人格感化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真、求善、求美”,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2.教师应该注重于学生情感的交流。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懂得关心、爱护、帮助和信任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
教学实践表明,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很多教师能够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师们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EB/OL].http://wenku.baidu. com/link?url = YSD2j0PzKaYUq _Su3oRvF1x4PBHfpEg52Uu2 _xU8wzcRdmkpBxzAjpd6QHYzMBe7krvPLkk_gPEsOTYfjn-HDQ2mBudr23KTy_cqP2iVIr-3
[2]李默申.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和浓厚的兴趣的具体措施[EB/OL].http://xwzxx.miyunedu.net/xxkyw/go.asp?id=3739
[3]杨俊.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4]马道彩.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EB/OL].http://www. diyifanwen. com/jiaoan/zawenshoulu/234013076123401355629399.htm
[5]翟新召.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3).
[6]朱连成.略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