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梅 黄德辉
(江西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现在的青少年是“短信一族”、“网络一代”,很多时候“拇指”代替现实交流,导致在口语交际中讲话不流畅,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网上聊天聊得挺熟的同学,见面时却讲不了一句话,这些现象已司空见惯。上海市语文学会理事、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吴天锡指出,中学生口语交际时,不仅自己要能口若悬河,还应懂得让别人讲,懂得倾听、互相沟通理解的重要。口语不但是“宣讲”,更重要的是“交际”。很多中学生不善“倾听”,不会交际。当前,不仅是小学生,中学生甚至一些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学生一分钟只讲几句空话、套话,有些学生“板板正正”背书式的“讲话”有明显的“套题作文”痕迹……为此,我们认为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应仅停留在书面层次上,而且扩展到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上。
最新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听说教学”也为“口语交际教学”所代替。最近几年,在一些学术期刊上经常也能看到一些口语交际方面的文章。目前,很多中学都开设语文课,但单独开设口语交际课程的很少。且授课老师往往也不太重视这一课程的教学,随意性教大,针对性不强,学习途径单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得到充分有针对性的提高,以致学生的口语交际潜能未得到充分的开发。
本文站在家校合作的视角,总结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和经验,以期推动口语交际教学的真正展开,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口语交际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显示出其重要的意义。著名演说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十五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美国人把口才、电脑、金钱称为世界三大法宝,其中口才放在首位。口语交际教学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较早,发展得较为完善。比如美国,他们将口语交际设为《核心课程内容》。在德国,说和写是首要的言语技能。在加拿大,不仅有专门的口语交际教程,还建立一套完整的口语测评体系。
相对来说我国的口语交际教学还是较为落后,社会的重视程度也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重文轻语”的历史传统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口语交际的教学直到改革开放才受到一定的重视。2000年,由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把听话,说话整合为“口语交际”,并指出口语交际的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但是在教学理论上,口语交际教学理论严重不足。目前,关于口语交际的理论研究较多,如《口才学》,《职场口才学》,《成功口才学》等等,但是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却较少,特别有些研究是仅有理论而无实践,不能有针对地解决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的切实问题,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
1.家庭教育与学生语用能力的关系。现代大教育的终生观是从时间和空间的整合。在时间上指的是人的一生各阶段的有机联系与贯穿,在空间上指的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因素结合。现代社会的大教育观是将各人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一个人仅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不仅要关注各成员的生活,也要为其心智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每个成员要利用好环境,促进自我的完善。家庭教育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1)家庭是口语交际的第一语用环境又是终身语用环境。口语交际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语用环境。语用环境包括主观环境和客观环境。主观环境包括表达者和接受者。客观环境包括说话的时间,地点,场合,氛围,文化背景,生活状况等。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等是主观语用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是客观环境。家庭教育中的口语交际正是通过表达者与接受者的听说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形成的口头表达模式。
2)家庭教育影响口语交际的社会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影响人类个体。在家庭中,父母的职业,教养方式,知识,言语,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言语的社会化。俗话说“兵家的孩儿早识马,木匠家的孩早识斧”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环境,父母是唯一的行为榜样,家庭承载着人最初社会化的责任。
2.学校教育与学生语用能力的关系。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口语能力是习得和学得的产物。所谓习得是指在日常生活的环境中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而学得是指在教育目标指引下学习者获得经验而产生行为变化的过程。但从本质来说,口语是习得的。但是一个人如果从不与人交流,不去参加口语实践活动,是不能生成口语能力的。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要求个体应亲自到大量的口语活动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获得大量的口语经验。主体的亲身实践是关键,这就是口语能力的习得性。而我们的课堂口语教学是通过科学引导,利用学生的智力发展,抓住言语能力形成时机,科学地加速这一进程,使学生口语能力获得由大量经验变得少而精的知识学习,由自发变得自觉,由慢变快,由习得变成学得,这种学得是习得规律下的学得。因此,我认为有效地语言学习不是教育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学习过程是第一性,学习内容是第二性的。
3.正确认识家校合作下的口语交际教学。我们的口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出发点,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悟,并能在实际的交际情境中,学会交际。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仅提供师生口语交际的知识和少量的训练话题,远不满足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需要。课堂的口语教学课时一般安排为2课时,时间太短,没有口语训练的连续强化,必定不能达到好的效果。课堂上的口语交际课相对来说形式单一,老师上课的侧重点一般在于演说类口才教学,而互动口语类的内容由于难以现场掌控和细化测评,因此开展较少,这与口语交际课程的培养目标相违背,我们要培养的不是演说家而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即使互动口语课开展,一般也就是创设情境,这种情境的口语交际教学更多考察学生的演戏能力和模仿能力,虚拟的情境与真实的现场毕竟有很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家校合作下的口语交际教学。
家校合作下的口语交际教学即以老师为引导,以家长为推手,相互形成合力,利用好学校和家庭两个阵地,共同培养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有效拓展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优化教育环境,通过家长与学校相互合作弥补时空间隙,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协调一致的教育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