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丽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陈秀丽
读书,思考,质疑,表达——这是语文教师最应该重点培养的习惯,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应该养成的习惯。但学生越来越萎缩的问题意识使最艺术化最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学变得机械、枯燥、乏味,甚至让学生讨厌。学生不愿思考,提不出疑问,进而不爱读书更不会表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的现状。
1、教师是否具有问题意识。
极端的“满堂灌”,早就被我们视为落后于时代的教法而抛弃。但现在的课堂看似有问有答,热闹非常,也好像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由老师唱“独角戏”,变成了教师与少数学生一起唱“精英戏”。久而久之,精英学生的思维是活跃了,但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意识却越来越淡薄,上课变成了真正的“听课”,只用耳朵听,而不用头脑思考,因而提不出问题。
2、语文教师的权威性是否制约了学生质疑。
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讲求师道尊严,不自觉中把自己提升在学生之上,学生顺从教师成为天经地义的事,学生对老师的怀疑,挑战必然受到压制,学生的质疑能力必然难以培养。
经典的作家、作品往往让人产生无可挑剔的错觉,加上教材的提示、教师的引导往往让学生接受并模仿其优点,很少会有教师鼓励学生探讨教材的不当之处。久而久之,学生就只会被动接受,盲目模仿,敢于质疑的思维就给消磨掉了。
如何让学生善于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疑入境,让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从点面两个方面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如《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一文,重点刻画诸葛亮出山前神秘莫测的隐士形象,但作者先写司马徽,又写崔州平,其次写石广元、孟公威,又有诸葛瑾和黄承彦,最后才写到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一问题读书,再结合文章中刘备的求贤若渴,最后顺理成章得出诸葛亮是一个神秘智慧的隐士。
2、意味深长的导语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色编写一段话,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不妨设计这样一则导语:作者将他那陶醉于月色荷香中的淡淡喜悦和那抹不去赶不走的淡淡哀愁融于对景色细腻而传神的描绘之中,创造出一种朦胧柔美的意境,这篇文章一直被人们推崇为美文,它美在哪里?
3、巧妙板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授鲁迅的《药》教师可以板书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药?人血馒头是药吗?鲁迅先生为我们开了一副什么样的药?
4、以读促疑,让学生泛起思维的涟漪。预习课文,设下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欣赏性阅读,这是以疑促读,同时,大声诵读才能读出文章的诗意,才能读出自己的问题。这是以读促疑。书读百遍,既能读出文章的韵味,也能读出自己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感悟,因为许多文章本身就包含了多种解读的可能性。例如郑愁予的《错误》一诗,课本上说该诗继承了“闺怨诗”的传统,不少同学初读时普遍认为是写给等待中的恋人的。通过不断的诵读,有同学提出疑问,这首诗是不是也可以看作是写给等待中的母亲的?因为他在读的过程中想到了孟郊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所以有此一问。后来我查阅资料,果然,诗人自称:这首诗其实并不是写给深闺少妇或情人的,而是写给等待中的母亲的。我给了这个同学的提问极高的评价,这一来,更激发了他阅读的兴趣,学习语文的兴趣。
5、以辩明疑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带着疑问参与课堂讨论,然后明确自己的观点,这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我们要正确认识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开口说,大胆地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带着这些疑问参与课堂讨论。例如,我在教授《祭十二郎文》一课时,那些悲痛伤感的语句,使我不止一次的想到生命的脆弱,我将这些感受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开口表达他们的感觉,启发他们联系自身经历过的事,感受人间的生死离别。学生内心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就有许多感受不吐不快,在交流的过程中,在辩论的过程学生思维的火花四散迸射,即达到了以辩明疑的目的。
陈秀丽,教师,现居山东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