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亮
气在课堂教学中的美学值价
黄伟亮
气,乃自然界气象变化所呈现的各种气息,它客观地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而课堂教学作为客观现实构成的一个小世界,其存在的气必然会感发、触动师生的心灵。气是课堂教学内在逻辑的力量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调谐。课堂教学之气是师生精神力量的物化形态,它包括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的良好氛围以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教学内在力量,是课堂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相统一的美学追求。优秀的课堂教学必蕴含艺术化的质感,它与气同根、同构,从而创造了交感共鸣、师生合一、情景交融、优美和谐的审美境界。本文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探讨气的美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运用。
气是万物之基,生命运动和创造之精灵,艺术的本源和动力。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气,散则为死,死生为伴,通天一气也。”(《庄子·知北游》)故得气则有力,泄气则无力,气以运而实,力从气出,气稳而力显。语文课堂教学是艺术的、审美的,师生之互动,课堂因之生气盎然。气之生,神之聚也,因之师生聚精会神,课堂气氛热烈。故气乃师生内在之精神力量,是教学环节推动和调控之力量,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课堂之气分教师之气、学生之气和师生之气,三者相互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教师之气离不开其人格魅力和驾驭课堂能力。人格魅力指人在性格、气质、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吸引人的力量。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形成课堂之气的先决条件。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不等于具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涵职业道德、教育理念、专业知识。若然教师教学教法僵化,或专断强横,或唯我独尊,则其气必不能聚。教师完美的人格和优美的气质有助于课堂之气的创造;教师风趣优雅、精神焕发、机智敏捷之风格,有助于建立宽松、活跃、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正如宋其蕤教授所言:“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熏陶学生,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培育和语文的美去陶冶学生。”[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驾驭课堂的能力,会直接影响课堂之气的创造。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又包括熟练的教学技能和富于煽情的言语。教学技能包括起承转合、启发引导、板书、对教材的理解及课堂教学设计等,若对语文知识教师能顺手拈来,且教法灵活自如,那在他身上释放出来的正能量就大,容易形成教学的吸引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有强大的气源。学生之气有正气、邪气两极。所谓正气,乃积极向上之气。所谓邪气,乃消沉之气。邪气入侵,正气泄漏,课堂教学氛围也随之减弱。正气乃生气。气之生,动者也。只要学生“动”起来,那课堂教学之气就会源源不断,甚至喷薄而出,形成教学高潮。让学生“动”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扎扎实实做好“导演”的角色。“导”得当,才能“演”得好。例如,让学生翻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几句话,学生初看之,一头雾水,不知如何翻译。这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启发学生掌握“于”、“是”、“心志”等文言虚词、实词的意义,掌握“苦”、“劳”、“饿”、“空乏”文言文使动句的特点,这些关键字词解决了,学生就能将整句话翻译出来了。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让师生之气充溢课堂。
师生之气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过程所形成的课堂之气。该气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运动变化的。只有师生发出之气和谐共振,才能燃爆课堂教学氛围,获得最佳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欲求师生和谐共振,就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明了学生的学情,掌握学生的“频率”,因人利导,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教与学目标一致。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这是师生共振的前提。只有教师换位思考,才能有助于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脉搏”和学习“频率”。此外,要让教与学形成共振,就要师生双方发出的“频率”一致,即教与学的目标一致。例如,教师问:“《秋声赋》如何描写秋天呢?”若果学生回答:“凄凄切切,呼号愤发。”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显然有偏差。教师是问作者描写秋天的方法,学生却回答秋天的特点。因此教与学的共振,实际上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共振。只有三者共振,才能获得教学的共鸣。
优化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教学,课堂教学之气在师生的共同作用下,由离散状态变成是聚集状态。气之聚,神之聚。师生聚精会神,课堂的教学效率高,教学也得到优化。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固有的结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课堂教学结构是构成课堂教学各要素的比例和联结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课堂教学之气充盈,其各要素之气充盈,课堂教学结构便呈美的态势。师生之气汇集,教学便一气拖成,呈喷薄之势。势之所达,不可阻挡,教学之要素也因之迅速联结,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优化。例如体验式作文教学,其教学结构大致分为四部分:教师呈现教学目标及内容、学生体验生活、学生作文、师生评改作文。这四部分环环相扣,紧密结合,步步推进,以致气韵生动。学生体验生活,收获感悟,情于笔端,因而一挥而就,佳作自成。此成功教学,因气所致,气贯其中。
要课堂教学成一气拖成之势,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即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怎样教,分几步教,用什么方法教。教学思路没有固定的模式,如阅读教学,是从文章的开头说起,还是从文章的高潮部分说起,抑或从文章的结局说起,那得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思路明确,气之畅顺,教学也水到渠成。其次,学生要密切配合。课堂教学之美不是由教师独自创造的,它犹如双人舞,教师是领舞者,若然没有学生的配合,哪怕教师的舞姿多么到位,音乐多么优美,其舞蹈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朗读高尔基《海燕》,当教师领读“‘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一二读”,若果学生没有及时接上去朗读,那课堂教学之气就会突然中断,教学就骤然而止,学生一片哗然。由《周易》所知,气有阳气阴气之分。课堂教学中,教师属阳,学生属阴。阴阳配合,创造和谐,课堂教学之气也顺势成链,浑然一体,达到美的教学效果。正如英国哲学家休谟所说:“美是各部分之间的这样一种秩序的结构,由于人性的本来构造,由于习俗,或是由于偶然的心情,这种结构和秩序适宜于使心灵感到快乐和满足。”[2]
养气是以一种审美的心境来调畅发于课堂之气。最早直接言说“养气”乃孟子也,其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则刚,以直养而无害。”(《孟子·公孙丑上》)庄子亦云:“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庄子·人间世》)气因养而得,因德而信。气养而后生。养气在课堂教学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令课堂充满人气。人气是精神、情感的沟通实现的亲合与信赖,体现着群体的意向和凝聚力。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此过程始终在运动和变化,由此而产生人气。课堂人气充盈,气氛热烈,反之,气氛冷清。二是令课堂饱含真挚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语文课堂应是感情丰富的课堂,因为“语文运用美的语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表达了各种丰富细腻的感情,刻画了许许多多美不胜收的风光风景和场面,表达了深邃、给人以启迪的思想。”[3]正因为如此,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鼓气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手段。气可鼓不可泄。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表扬和肯定,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鼓舞他们的士气。学生学习难免会遇到困难,意志薄弱者会因此而泄气。为师者要想办法为其排忧解难。例如记叙文写作,不少学生不知从何下笔。如果教师放之任之,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不加以研究和分析,不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那学生学习之气就会衰减,会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记叙文写作,若果将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写作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不一定能写出像样的记叙文。若果采取阶梯式分层次教学,就会降低写作的难度,学生会一步步地获得成功。记叙文写作可分为说和写两个层级,每个层级又可分为若干个阶梯,如说此层级,可分为说一段话,说自己熟悉的故事,说一个场景或人物等。这样设计,化整为零,将片段累加便成整篇文章。鼓气既是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尽可能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不正确时,不能挖苦、讽刺、奚落学生,要善于启发学生破解难题。问题解决了,学生会有豁然开朗、恍然大悟之感,其学习情绪由低处走向高处。
气之流动形成气韵。南朝齐梁时谢赫《古画品录》云:“六法者何?一乃气韵生动是也;二乃骨法用笔是也;三乃应物象形是也;四乃随类赋彩是也;五乃经营位置是也;六乃传移摹写是也。”气韵本言画作之艺术魅力,但与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气韵是中国审美文化以和谐为美的心理定式。气韵作用于课堂教学上,它或虚实相生,或跌宕起伏,或刚健雄奇,或激情澎湃,或余韵悠长,给人以美的享受。
气韵表现为创意、布局和笔法。
创意为奇气,在课堂教学上有常出奇制胜及对学生学习热情可持续激励之效。课堂教学如果照本宣科,千篇一律,那么教学之气运行就不会畅顺,且随之散泄。富有创意的教学,犹如炎热夏天送来一阵清新的凉风,会令人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振。如古诗背诵,如果长期以默写古诗来检查背诵,那么易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学习失去动力。如果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背诵,那么,学生的学习感觉新鲜,趣味大增。当然,若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那其教学就无创意可谈了。
布局为蓄气,在课堂教学中为排兵布阵,属于教学设计,是备课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学设计之气为静,实在为实施教学而蓄气。气之蓄,势之立,因之成蓄势之美。蓄势之气虽静,但它能以静制动。教学设计是备课的主要工作,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学活动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科学安排。语文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也要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备课的工作做得越细致,其气流越强,越容易达到教学效果。
笔法为生气,乃为教学方法,是营造课堂教学之气的重要手段。教学得法,气之充盈,教学不得法,气之衰减,甚至抵消。同一篇课文,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可能不一样。如教授《殽之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故事背景、疏通文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写作艺术特色。若采用探究式教学,其教学过程大致为成立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进行合作探究、汇报反馈等几个环节。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之中,教学之气在衰减;探究式的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处于主动之中,教学之气在递增。教学应以生为本。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原则,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审美的教学环境中获得语文知识。
总之,气是艺术的本源和动力,存在于教学的各环节中。成功的课堂教学,教者会在各环节中储气蓄势,使课堂教学蕴涵审美,既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引领并满足学生的课堂审美期待,致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1][3]宋其蕤.语文教学美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休谟.谈美,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务印书馆,1980.
黄伟亮,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