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登宇
(九江学院文献流通部,江西九江 332005)
庐山秀峰诗景的召唤性
周登宇
(九江学院文献流通部,江西九江 332005)
秀峰是庐山的重要景区,钟灵毓秀,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诸多石刻碑文,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诗景。诗歌具有召唤性,而能经过时间的淘选而流传下来的秀峰诗景,其召唤性更有独特性:与秀峰实景相应,主要体现在语义建构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层以及修辞方法的运用方面。既利于游客们对诗文的欣赏,又吸引着他们寻幽探胜。这对于景区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庐山秀峰;诗景;召唤性;语义建构;意象意境;思想感情;修辞方法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1],庐山秀峰山灵水秀,古往今来,不知引得多少文人墨客驻足于此,留下诸多感慨。至今,在秀峰的山壁上、碑石中、亭阁间,众诗歌作品,成为秀峰的一道风景——诗景。其实,从古至今,不知多少作品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现存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其独特的召唤性是重要原因。就美学而言,诗歌有它的召唤性。而秀峰诗景的召唤性更有它的特殊性,诗在景中,景在诗中,诗景与实景相应,并且有诸多是即景生情之作,这对于一个景区,无疑意义重大。现在,各地开发的景区日多,诗文往往成为重要的景点,其召唤性无疑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此命题对各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召唤性是德国学者伊瑟尔提出的重要理论。它认为,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间存在不确定性与空白,“它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正是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才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构,此即所谓‘召唤结构’。”[2]它发出召唤,呼唤读者进入文本,呼唤读者用自己的方式将确切的含义负载在未定性上,将文本中的空白一一填充起来。庐山秀峰诗景的召唤性就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在语义建构层,文学用语往往要打破语言的日常用法,而采取令人突兀醒目的超常乃至反常用法,从而赋予语词以新的独特的意义。如杜甫所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3]。而读者的阅读习惯中往往保留着语词的常态意义,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意义空白就是势在必然的,这就形成了召唤性。庐山秀峰诗景也不例外,语言的非常态使用,往往给游客带来新奇、震惊,乃至疑惑。同时,由于诗在景中,游客往往可以从眼前的景致中寻找答案,增添了兴致,使他们在游览当中恍然大悟,佩服大自然造化之神奇,感叹秀峰诗景之奇丽。明朝的徐岱,在读书台下留下了《登读书台》一诗,其中有句,“莓苔绣石蹬”,莓苔,苔藓;绣,指用丝线等在绸和布上缀成花纹或文字,如绣花,绣字等,是人的行为动作。在这里,据结构分析,莓苔是主语,其反常使用,成了人,绣石阶,为什么这么用呢?发人深思,但既然身在景中,游客们只需要亲眼目睹即可,顺着诗意,缘着石阶,“行行上层台”,一级级往上,看着苔藓爬满石阶,逐级延伸的情形,肯定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之妙。像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双桂堂后明朝李梦阳的诗篇《游庐山开先寺》,其中有句“清秋双剑削芙蓉”。从常态分析,清秋是状语,双剑是主语,芙蓉是宾语,但实际上,这里存在着超常性。如果游览了秀峰,熟悉了各景点,恐怕会不禁莞尔,原来,双剑不是武器,而是秀峰的山峰,芙蓉也非花名,而是山峰。这样,诗与实景相应,形成了召唤结构,召唤着读者去欣赏、去认识庐山秀峰,增添了不少乐趣。
文学作品并不直接提供意象意境,只能提示读者建构意象意境的线索和轮廓,读者唯有借助形象思维方能把语符转化为意象意境。由于文学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是语言学结构层的内在特性,所以形象思维在完成从语言向意象意境的转化时,这种不确定性与空白同样保存和转移到意象意境层了。而秀峰诗景,由于悠悠庐山秀峰就在眼前,沿着山间小道,一路游览过来,诗中所写,历历在目,语符容易转化为意象意境。读书台上的《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就有诸多此种召唤性。“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瑶草、玉树、绛气、白云,是其中的意象,这本身是一个个的语词符号,是抽象的,中间充满了空白,召唤着读者去想象。游客们可以通过对景致的欣赏,在头脑当中,把这些语符连缀成意境,形成完整的画面。白云在辽远的空中飘荡,紫霞在脚下缠绕,山上长满了泛着红色光芒的仙花仙草和郁郁葱葱的美丽树木。多美!
文学作品中,思想感情是读者可以感受到而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借助文学语言,通过建立朦胧而丰富的审美意象意境来显露的。清代王夫之对此有精辟的见解,“只平叙去,可以广通诸情。故曰:诗无达志。”[4]他的意思是,诗歌可用含蓄之语言、意象表现主体情志,由于语言、意象的不确定与空白多,所以可以与各种情志相联系,于是,平叙的语言、意象中可以包含多种思想感情。对于如此名山,既有瑰丽奇秀的景致,令人眼界大开,又有悠久的历史,关涉无数的人和事,抚今追昔,谁不感触良多,有限的诗句表现无限的复杂的情思便是可以理解的了。再者,“因为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处在某种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他的性格、文化水平、审美修养等各方面因素,会促使他在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色面前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乃至审美享受。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人在面对同一自然景色时所兴发的情感也有可能是极为不同的。”[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游客的人生经历、素质等不一样,阅读期待也各各不同,所以,存在不确定性。读书台上的《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思想感情层面的召唤性就比较明显。此诗所抒发的情感是多方面的,诗歌的前面,“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富有道家的意味。以修道开篇,奠定了本诗的基调,后面抒写庐山的景致,有仙鸟、仙人、仙草等等,一派道家仙境,渲染了庐山的神秘、幽深,再加上作者的感慨,“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抒发了作者在庐山秀峰胜景的熏陶之下,而产生的出世思想,似乎这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吧。但本诗的最后,作者又说,“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旍”这句是对建平王说的,此时的他在建平王手下当幕僚。此前建平王已有一篇诗作,江淹在这里附和,表示自己很荣幸地写了这篇诗作,附在建平王诗作的后面,愿意忠诚地尽力为建平王出力,看到这里,又有明显的入世思想。这样,此诗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比较复杂,既有出世思想,又有入世思想,那么主导作者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很复杂,难说。游客们在欣赏此诗的时候,同样会产生疑惑,产生召唤性。也许身在庐山,为胜境所感,会产生出世的共鸣,但在回到现实的时候,又可能认同入世思想。总之,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历、阅读经验,来进行有选择性的理解,或选前者,或选后者。
修辞,是语符与意义的分离、偏转、比喻、兴、象征、夸大、通感等,是不同形式的语言偏离效应。其共同特征是放弃直接指示而设立中介,离开正常意义而转指他义,或将正常意义无限放大或缩小而变成超常意义,从而造成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增强作品的召唤性。“古典诗歌的优秀作者十分重视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和修辞方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6]庐山秀峰的诗景也多用修辞手法,使得抒写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给游客带来惊奇感,让他们在一睹实景之前,产生美好的印象,产生召唤性,迫不及待地想一览秀峰风光。秀峰龙潭右边石壁上有首《瀑布泉》,里面有句诗,“鹤鸣山寺静”,有鹤在鸣叫,山寺怎么会静呢,乍读此诗,令人费解,这就是召唤结构。只要身临其境,深入庐山秀峰,切身感受一番,就知道,深山古寺,无比空灵,只听到鸟的叫声,空旷、辽远,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其实这是一种修辞中的反衬手法,所谓“以闹衬静,以热暖冷”[7]。像这种修辞形成的召唤,引起人们对景致的美好想象和探索的石刻诗景,秀峰还有很多。
庐山秀峰石刻诗景充满了召唤性,与其具体的环境相应,更增添了庐山的魅力和吸引力,增添了游客的乐趣,也为各景区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值得学习和研究。
[1]林言椒.中国佛教之旅(6册)两江钟灵秀[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8.
[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85.
[3]崔钟雷.古代诗歌名句必读[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137.1
[4]邬国平.中国古代接受文学与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229.
[5]罗筠筠.残阳如血[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378.
[6]《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编委会.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讲座15[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96.
[7]姚文岭.写作秘诀三百招[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63.
(责任编校:张广宇)
Talking about the Call of Lushan Xiu Feng Poem Scenery
ZHOU Deng-yu
(The ministry of literature circulation,Jiujiang College,Jiu Jiang,Jiangxi 332005)
Xiu peak is the important scenic spot of Lushan,which is very elegant and graceful,poets and writers have left numerous inscriptions,which has become a beautiful landscape.A poetry has a call,and the poems which have spread filtered by the time have greater uniqueness.They correspond with the Xiufeng scenes,whose features principally reflect in semantic structure layer,artistic conception layer,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layer,as well as rhetorical methods.It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ourists'understanding of the poetries but attracts their interests of exploration,which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enery spots.
Lushan Xiu Peak;poem scenery;call;the semantic construction;artistic conception;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rhetorical methods
I207.22
A
1672-738X(2014)06-0085-03
2014-03-02
周登宇(1976—),男,湖北崇阳人,文学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