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坛对法国“新小说”的研究*

2014-03-12 16:44姚公涛
关键词:罗伯洛特论文

姚公涛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新小说”派是法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罗伯-格里耶为代表的实验小说流派,主要代表是:罗伯-格里耶(1922— )、娜塔丽·萨罗特(1902— )、米歇尔·比托尔(1926— )和克洛德.西蒙(1913— )。“新小说”问世后逐渐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小说作家及其作品不断受到关注。1955年,格里耶的《窥视者》获得法国当年的文学大奖“评论奖”,1983年格里耶又获得意大利蒙德洛文学奖;1984年,杜拉斯的《情人》获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奖;1985年克洛德·西蒙的因创作《弗兰德公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文坛对“新小说派”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取得进展。柳鸣九先生于1986年编选的的《新小说派研究》开设了“批评家论新小说派”板块,收录萨特等人有关新小说派研究的论文五篇,为中国读者提供了研究法国“新小说”的重要参考资料。自此开始,中国文坛正式开始了对“新小说”的研究。在这一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既注重流派研究,也注重作家研究和文本研究,同时不乏全方位综合研究的成果。笔者主要就对“新小说派”的研究、对主要作家的研究和对代表性作品的研究作一简要归纳和评说。

一、“新小说派”研究

根据对中国知网的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接以“法国新小说派”为题搜索,出现的文章达103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70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29篇,会议论文4篇。《外国文学报道》1981年第3期刊载了里卡尔杜的《为什么“新小说”遭到冷遇?》应为介绍“新小说派”中具有研究性质的早期作品。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始对新小说派进行专题研究,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冯汉津先生是法国文学专家,是“新小说派”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在1981年第4期的《社会科学战线》上发表论文“当代法国文学流派披涉”,分析了“新小说”作家的创作,1983年第1期的《当代外国文学》,又发表了他的题为“新小说漫步”的论文,对新小说的继承和新意作了论述。就“从传统小说到‘新小说’”、“‘否定’的小说”(即否定虚构故事、否定人物形象、否定心理分析、否定道德使命、否定语言规范)、“‘新小说’的两极”(即格里耶的客观现实主义和萨洛特的主观现实主义)和“小说的悲剧”(即阉割意义、自我否定)四个层面展开了论述。林秀清先生1981年撰写了“关于法国新小说派”,归纳了新小说派的七大特点:即反巴尔扎克式的传统小说、不从主观感情出发描写客观世界、人物的非中心、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反对虚构情节、以场景组合代替传统小说的情节发展、注重语言创新等。《法国研究》1985年第3期登载了江伙生的“论新小说派”,从历史的回顾、罗布格里耶的创新观和写物主义、萨洛特的心理描写说、比托尔的多声部文词等角度对“新小说派”作了较全面的评介和研究。《外国文学》1986年第5期刊载了廖练迪的文章“法国的新小说”,1987年第1期登载了戈德曼的“新小说与现实”。这一时期郑克鲁先生的《现代法国小说史》和陈慧先生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中,也对“新小说”派作了评介和研究。

90年代以后,对“新小说派”的研究有所发展,学者们更为关注这一流派的艺术观念与表现手法。1990年,钱林红发表了《艺术交叉口的选择》,对新小说派与法国同时期产生的“左岸派”电影的相互交融作了分析:“新小说派与电影的关系比较明显,主要吸收了电影的具体表现语言,运用于文字语言的表达上。”当然“新小说派在小说创作中对于电影表现手法的仿效,并没有促进小说的本质的发展,而只是在小说面临危机的局面情况下,吸收了别种艺术的因素,进而在小说中注入新鲜的养料,促使小说发展成熟”[1]17。1994年,马小朝发表了《揪着自己的头发不能飞离脚下的大地》,从“本体论、创作论和价值论”等三个层面,对“新小说”的艺术观作了辩证的探析,指出新小说派“沿着无目的、无内容、无意义的轨道走了一个半圆以后,又回到了目的、内容、意义的另一半圆,从而也就回到了与其起点相迭合的终点”[2]40。同年,李建东发表了《新小说派的美学理论与实践》一文,就“新小说”的反小说、反传统的美学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3]9-13。蹇昌槐在《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发表的《后现代视角下的新小说》、李伟在《河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发表的《论法国新小说派文学的倾向性》等,也是1990年代对“新小说派”研究的主要作品。

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对新小说派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有些文章对“新小说派”的技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理性总结,如李志华的硕士论文《法国新小说派的时间观念》(见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李志华硕士论文,2004年7月28日网络稿),陈为在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发表的《论新小说的技术美学特征》。有些文章开始冷静地反思“新小说”的文学“革命”,如映光在《革命的距离——新小说走过确没有走完的路》指出:“新小说真正的要害是它与生活的距离问题,新小说所做的一切尝试归根结底还会回到艺术与真实、真实与真相的老问题上去,新小说以一种发现的态度试图还真实以本来面目,为现实主义开辟一条道路,然而新小说的许多作者似乎过分沉迷于光影游戏中。”[4]103有些文章跨越国别、民族对新小说派展开比较研究,如王晓侠《法国新小说与中国新试验小说对新现实主义的共同理解》,详细分析了新小说派与中国新试验小说对“新现实”的理解,认为:“如果说中国当代新试验小说接受了法国新小说的某种影响,它绝不仅仅是叙述技巧层面的简单模仿,而是因为二者在对“新现实”——建立在作者、外部世界和语言之间的新现实——的理解上心有灵犀。可以说,‘新现实主义’是架在法国新小说和中国新试验小说之间的桥梁。”[5]22

二、“新小说”作家研究

中国对新小说作家的个体研究也开始于80年代,据对中国知网统计,“新小说派”四大代表作家的研究现状为:直接以罗布格里耶为题进行研究的论文有68篇,其中期刊学术论文47篇,学位论文20篇,会议论文1篇;就萨洛特的研究有46篇,其中期刊学术论文30篇,学位论文16篇;就西蒙的研究有31篇,其中期刊学术论文12篇,学位论文18篇,会议论文1篇;就布托尔的研究有40篇,其中期刊学术论文23篇,学位论文17篇。

罗伯-格里耶是新小说派的领军人物,当然就他展开的个体研究要多一些。在题名搜索到得140多篇论文中,有许多文章对罗伯—格里耶创作特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较早的论文是杨建钢先生发表在1985年第1期《法国研究》上的“罗伯—格里耶小说理论与技巧初探”。这篇论文主要分析了格里耶创作中展现的“物”的世界”和“迷宫”结构形式。这类论文为对罗布一格里耶创作文本的详尽解读奠定了基础。综观至今为止对罗伯—格里耶的研究成果,我们要特别提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之一是在研究中起到引导作用的具有研究性质的访谈类文章。这类文章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三个时间段的三篇访谈为代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辈学者徐知免先生等趁格里耶在南京讲学,对这位新小说领军人物进行了访谈。一系列的访问对话后,徐知免先生告诉读者:“罗伯-格里耶为‘新小说’提出了一种新理论,这就是‘空缺说’或‘漏洞说’……在他的小说中不安排完善妥帖的情节,故意留下许多漏洞、不周延的地方,以便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创造。”[6]20020世纪90年代初,廖星桥先生在《山花》1990年第6期发表了《访阿兰·罗伯-格里耶》一文,记录了他在巴黎对格里耶的访谈。访谈录中记下了一个与作者看法不完全相同的格里耶的观点:“所有新小说都比较被人们称为现实主义小说要现实得多。如高老头这个人物,从头到脚,从仪表待服饰,都是那么的典型化,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会有的。普鲁斯特比巴尔扎克更接近现实,新小说更接近。这不是现实主义,是现实。”2002年第1期的《当代外国文学》,发表了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刘阳先生翻译的卡特丽娜·阿尔冈对罗伯-格里耶的访谈,其中谈到新小说特点之一是难以理解时,卡特丽娜认为格里耶在这一点上是对传统小说的革命,格里耶则作了如下回应:“如果许多人都认为五十年代的新小说代表了一次完全的革命,这仅仅是因为他们从前为读过卡夫卡、福克纳和乔伊斯。实际上,很容易形成与先前的联系。”[7]174我们提出的另一方面内容是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罗布格里耶展开的研究。如王化学先生的《20世纪先锋文学:从艾略特到罗伯-格里耶》、程凤先生的《论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和罗伯-格里耶对余华的影响》等。王化学认为,20世纪具有反传统倾向的先锋文学中,艾略特和罗伯-格里耶是两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是这一时期西方先锋文学的缩影,是正确观照西方现代文学的镜子[8]3。程凤在概括罗伯-格里耶为代表的“新小说”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余华和格里耶在“颠覆性结构的运用”、“虚构和时空交错化手法的使用”等方面的相似之处[9]66。另外,张维嘉先生的《中国的罗伯-格里耶研究》(见《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对中国罗布-格里耶研究从起步到21世纪初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中肯指出了已有研究中的不足。

克洛德·西蒙是诺贝尔奖得主,对他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创作特色的分析。如王泰来的《文字的魔术师》(见《读书》1986年第2期)、廖星桥的《论克洛德·西蒙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见《法国研究》1988年第3期)、刘成富的《试论克洛德·西蒙意识流小说》(见《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其中廖星桥对西蒙创作风格的概括比较有代表性:“西蒙获奖(指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作者注)的原因是他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诗人与画家的想象力。可以说,这就是他的小说创作风格。他通过巴拉克式图案花纹那样千变万化的文学,把过去和现在同时表现出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客观的现实和想象交织成多幅的、有立体感的时代场景,从而构成了他这种独特的西蒙风格。”[10]31

对萨洛特创作的研究集中在对她的创作道路和创作技巧的总结和探析上。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吴岳添的《纳塔丽·萨洛特的创作道路》(见《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第1期)、江林《纳塔丽·萨洛特访谈录》(见《当代外国文学》1997年第1期)、田兆耀、李辰民的《萨洛特的“对话与潜对话”初探》(见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2010年第2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刊登了李凤的文章《萨洛特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对她的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以及我国对这位作家的研究作了梳理和总结。指出萨洛特的13部小说仅有4部有中译本,而由于“萨洛特作品的难懂和难译,目前我国研究萨洛特的论文相对较少”[11]136。

其实,“新小说”四大作家中,中国文坛进行专题译介和研究的最少的并不是萨洛特,而是创作了《变》等很有新小说特色的作品的布托尔。在较少的专题研究成果中,我们特别注意到刘亚津先生的《论布托尔的小说叙述理论》。这篇论文对布托尔的小说理论进行了概括分析,指出这一理论以小说与现实的“象征性”关系为立足点,以小说艺术形式革新为核心内容,对叙述技巧的革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一是借鉴音乐、绘画等相近艺术门类的艺术技巧,实现小说时空的深度掘进;二是摈弃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叙事的单一模式,尝试运用第二人称乃至多重人称符合叙事的可能性;三是突破单向叙事的局限,实现同一事件的多角度反复叙述。”[12]73-74

三、“新小说”作品研究

中国文坛上“新小说”作品研究几乎与对新小说作家的研究同步展开。至目前为止,已经取得可观的成就。柳鸣九先生1986年编选的《新小说派研究》,就已经列出“新小说派作品选”。这是较早地集中介绍新小说作家的作品的专栏。其中收入的作品有六部,分别是李清安节译的《嫉妒》,沈志明翻译的《去年在马里安巴》,尹弓翻译的《陌生人肖像》,韦正宜节译的《行星仪》(又译《天象馆》、《天文馆》),桂裕芳翻译的《变》和罗芃翻译的《度》。这里没有收入四大代表作家中的西蒙的作品,西蒙的《弗兰德公路》等也较早引起了中国文坛的关注。另外领军人物格里耶的《窥视者》等作品也比较早地译介到我国。接下来我们主要就以上述提到的作品研究状况作一简要梳理,从国内“新小说派”作品研究之一斑以窥全貌。

格里耶的作品的研究现状当然是要重点关注的。将《窥视者》输入“题名”后,中国知网显示,直接对这部小说进行研究的论文有24篇,输入《去年在马里安巴》后,研究的论文有3篇。输入格里耶《嫉妒》为题名,研究论文也有3篇。《窥视者》作为较早译介进我国的小说,80年代中后期就出现了研究这部作品的论文,1989年第2期的《外国文学评论》刊载了姚公涛的文章“试论《窥视者》的叙述艺术”,就《窥视者》的“叙述时间、叙述语式和叙述的功能结构”等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经过20多年的探讨研究,文学刊物《长城》2010年第12期刊载的李励的论文《罗伯-格里耶小说〈窥视者〉解析》,从“情节的不完整性、主题的不明确性、主人公形象的模糊性和窥视隐含的线索”等四个方面,对这一创作文本的研究作了组线条的总结[13]54-55。关于小说《嫉妒》,80年代中期,柳鸣九先生就对这部“篇幅不长而艺术容量不小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是格里耶“不断带来新意”的作品中的一部例作,是“一部奇特的作品”,因为它“写的是嫉妒,却又根本没有嫉妒”[14]。1989年第4期的《外国文学评论》刊载了晁召行的论文《隐蔽的视点在〈嫉妒〉中的作用》,就作品“隐蔽的视点”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曾艳兵的“写作的零度与阅读的创造”,结合文本分析了《嫉妒》由作者“写作的零度”带来的读者“阅读的创造”。(见《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中国知网上记载的近期以格里耶《嫉妒》为题名的论文,是罗四初的《试论罗伯格里耶〈嫉妒〉的文体价值》。这篇论文从“细腻的视觉与冷静的场面、物化的小说与客观笔法背后的主观浸透”等角度剖析了《嫉妒》的文体价值。(见《聊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去年在马里安巴》是一部电影小说,柳鸣九先生在80年代中期就将它叙事的“不确定而漂浮”与叙事确定性的作品相并列,指出它的新颖之处[15]。近年来涉及到这一作品的论文中,余璐瑶的《对传统时空叙述方式的革命性突破》比较有特点,文章指出《去年在马里安巴》对传统时空叙事的最大的突破在于:“去年”正是不断涌现着得“当下”本身,在对“去年”的不断召唤中,“马里安巴”以及“情爱”活生生当场释放出来,而一个作者与读者直接“共在”的自由空间也同时开放了出来[16]53。

输入“萨洛特”的名字,在中国知网可以直接查阅到3篇关于《行星仪》(也译《天象馆》)的论文。其中柳鸣九先生的《娜塔丽·萨洛特的“天象馆”与心理现实主义》,将萨洛特的这部作品看成一本奇书,而它的奇特之处在于独具一格的现代性,在于作者在西方心理现代主义中的独创性:“第一,她发展了内心独白这种心理描写技巧,把它推进到了现代的水平;第二,她第一个提出了潜对话这个特定心理描写领域;第三,她发现了‘内心独白的前奏’这一个心态领域,并艺术地把它表现在小说中。”[17]164对于萨洛特的《陌生人肖像》(也译《无名氏肖像》),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柳鸣九就在对萨洛特专访的文章中引用萨特的论述作了概括:“在这里,既无完整的故事,又无动人的情节,只不过是写叙述者自己如何窥探一对父女,然而,它却得到了萨特的高度的赞扬,萨特认为这部作品‘把一种能超过心理学而在人类存在本身中达到人类现实的技巧,发展到了最高顶点。’”[18]138

关于布托尔的代表作《变》(另译本《变化》),输入“布托尔《变》”在中国知网可以搜到4篇文章。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学者林青就发表了“《变》的第二人称叙述视角”(见《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从独特的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对《变》进行探讨。郭建辉的《论米歇尔·布托尔小说“变”的叙事特色》(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则从叙事过程中不断探索人的内心活动和这部作品的叙事语言和叙事技巧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四川外语学院2010届硕士罗捷的毕业论文《米歇尔·布托尔在“变”中的新构思》,就《变》在空间、时间的复杂网络和第二人称的运用等方面对传统小说美学的创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有关布托尔《度》的评论文章不是很多,刘亚律的《论米歇尔·布托尔的小说叙述理论》,对《度》的人称的显性存在与隐性位置作了分析(见《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对西蒙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弗兰德公路》上。中国知网中以“《弗兰德公路》”题名输入可查到20多篇论文。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更多集中在它的技术美学特征,蹇昌槐的“多媒体:《弗兰德公路》的技术美学特征”,从分级合成的“块”复制、多重套装的“文字画”和一唱三叹的“赋格曲”等三个方面作了剖析[19]。刘海清的《论“弗兰德公路”与绘画艺术》,认为这部小说中诗画结合的创作理念为当代叙事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文本范式,为写作的革新找到了有效的视觉美学手法[20]。值得提出的是,陈强的《再论“弗兰德公路”》,同样从美学特征出发,分析了这部作品在结构和语言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指出“国人对这部小说的推崇,其实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膜拜”[21]。

【参考文献】

[1] 钱林红.艺术交叉口的选择[J].外国文学研究,1990(1).

[2] 马小朝.揪着自己的头发不能飞离脚下的大地[J].外国文学评论,1994(4).

[3] 李建东.新小说派的美学理论与实践[J].新乡师专学报,1994(1).

[4] 映光.革命的距离——新小说走过却没有走完的路[J].文化月刊,2004(10).

[5] 王晓侠.法国新小说与中国新试验小说对新现实主义的共同理解[J].法国研究,2011(1).

[6] 徐知免.访问法国新小说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J].当代外国文学,1985(1).

[7] 卡特丽娜·阿尔冈.罗伯-格里耶访谈录[J].刘阳,译.当代外国文学,2002(1).

[8] 王化学.20世纪先锋文学:从艾略特到罗伯-格里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6).

[9] 程凤.论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和罗伯-格里耶对余华的影响[J].黄山学院学报,2002(4).

[10] 廖星桥.论克洛德·西蒙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J].法国研究,1988(3).

[11] 李凤.萨洛特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

[12] 刘亚津.论布托尔的小说叙述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6(6).

[13] 李励.罗伯-格里耶小说《窥视者》解析[J].长城,2010(12).

[14] 柳鸣九.《嫉妒》译本序[M]//罗伯-格里耶.嫉妒.李清安,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15] 柳鸣九.《去年在马里安巴》译本序[M]//罗伯-格里耶.去年在马里安巴.沈志明,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16] 余璐瑶.对传统时空叙述方式的革命性突破[J].四川大学学报,2008(6).

[17] 柳鸣九.娜塔丽·萨洛特的“天象馆”与心理现实主义[J].当代外国文学,1990(2).

[18] 柳鸣九.萨洛特专访[J].文艺研究,1982(2).

[19] 蹇昌槐.多媒体:《弗兰德公路》的技术美学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1999(3).

[20] 刘海清.论“弗兰德公路”与绘画艺术[J].安徽文学,2010(12).

[21] 陈强.再论“弗兰德公路”[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2).

猜你喜欢
罗伯洛特论文
卡洛特水电站:清洁能源赋能“中巴经济走廊”
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罗伯泰克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苏州高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年一度的罗伯日
福尔摩斯·斑点带子(下)
给心灵插上翅膀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